多地金融监管机构在205号文的基础下公布了与本地商业保理行业情况相适应的行业监督管理办法。日前,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了《上海市商业保理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上海作为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前沿阵地和发展最壮大的地区之一,此次的《暂行办法》也在205号文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我国商业保理行业已结束试点初创期,进入了成长期。自2012年商务部开展商业保理试点以来,其产品不断发展创新,行业的领域也在扩宽,对实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扶持了中小企业的发展。但商业保理行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面对当下的挑战时,如何得到创新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眼前共同的课题。
强监管行动仍将持续
虽然现在已经过了商业保理监管205号文所提及的清理截至时间,很多省份的清理工作却还在加速持续中。其实自2014年以来,法院受理保理纠纷案件就超过万件。比如深圳市,在今年3月份公布了5238家涉嫌“失联”的商业保理企业后,,7月又公布了第二批倒闭的商业保理企业名单,共有600家。安徽省也在七月完成了全省商业保理清理规范工作,据了解,安徽省共有商业保理企业和兼营商业保理业务公司105家,经清理,初步认定正常经营类企业19家,非正常经营类企业86家,其中17家被注销营业执照,20家通过变更经营范围(名称)方式退出市场,49家被列入市场监管异常经营名录。根据各地方金融局网站公布信息显示,各地的商业保理行业出清仍在持续。
此外,商业保理公司自商务部门转隶银保监会和地方金融管理局监管后,也开始可以纳入央行征信。将失信行为纳入征信体系,对商业保理公司防范业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8月10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商业保理专业委员会发布通知,表示将遴选推荐一批有一定实力、经营业绩好的商业保理企业,并与中央银行征信中心协调,尽快实现中央银行征信系统接入。根据该会披露信息,有接入征信需求的商业保理企业,需上报近三年业务数据,包括业务量、业务笔数、融资余额、营业利润、客户数量、服务核心企业数量、服务中小企业数量。
向数字化模式转型已成定局
随着新兴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渗透,越来越多的商业保理公司也逐步正在发力于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化建设,探索创新发展道路。不论是借助区块链技术,还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都可以提升商业保理公司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商业保理公司应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风控是保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数字化建设有助于保理加强风控能力,拓宽市场领域,也是适应行业新常态,积极拥抱监管的有效行动。商业保理公司应与银行、信用保险、征信机构、金融科技服务商等机构达成密切合作,利用多种手段,提升数字化能力,携手服务实体经济,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各地政府陆续发布有关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新政推动保理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如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在上个月正式对外发布了《关于发挥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特色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工作的通知》,鼓励其提升服务质效,应针对性地创新产品及业务模式,充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借助线上业务系统和供应链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安全、便捷高效、优质的供应链金融服务。
瑞理通赋能保理行业,数字化引领新变革
瑞理通——保理业务与数字科技的融合与创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保理业务迎来数字化、平台化时代。近几年来,不少核心企业出现了债券暴雷现象,连累保理公司,加上保理从一开始就脱离供应链体系,不可避免存在一些保理业务中虚构基础交易、伪造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以金融创新为名过度扩张信用等乱象。数字化转型一方面可以解决这些风险问题,运用瑞理通银行体系能够在资金监管、合规操作上重点把控贸易真实性审核、应收账款受让、回收等关键环节,有效防范业务风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提高商业保理公司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扩大市场竞争力。
瑞理通促进了保理行业的线上化进程,减少甚至消除人为干预,有效避免融资企业通过伪造贸易合同、贸易单据、对账单、发票等方式虚构商务贸易骗取保理商信任获取融资的行为。结合瑞理通的专业账户体系,避免在保理商放款后,中小融资企业私下通知核心企业变更付款账号,或者要求核心企业付款至中小企业的其他账号,保障交易资金真实,资金专款专用,防控虚假贸易。
防控保理的信用风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回款管理。针对间接还款,在款项到期前应该能够自动预警,及时有效防控风险。借助瑞理通的银行资金监管体系,配套专业的银行账户结算体系和现金管理类产品,可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回款管理细则进行保理回款的管理和考核,并可以设定保理业务回款情况的经常性监控,一旦发现客户出现间接回款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如提前冻结账户保证金等措施)来控制风险。
以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体系,在保理交易的过程当中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支付服务。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效率、质量、管理水平及支付效率,促进支付产业和保理行业的融合贯通。
企业大数据风险管理引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