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诉状是自己搜索网页,还是使用人工智能来书写

写诉状是自己搜索网页,还是使用人工智能来书写,你真的会用人工智能吗?,写完以后是您会人工审核发现人工智能的错误吗?,聊聊使用人工智能应诉的智慧,大家好, 看视频的各位您要是觉得写诉状是个麻烦事儿,那我跟您聊聊这人工智能写诉状和人工写诉状的差别,教教大家如何使用人工智能辅助自己写好诉状,这个视频就是一个适用观点,也是帮助您理解诉讼问题的一个策略,感兴趣的可以听听,您必然会有所收获。


找人工智能写诉状,比如大家经常会用到百度腾讯阿里的网站去使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来询问和书写法律文书,主要的就是深度求索公司开发的智能助手,大家都比较熟悉,使用人工智能就跟找了个机器人厨师做饭似的,您点个菜它就能立马给您整出来。这机器写诉状那叫一个快,一分钟能写十篇,就跟印报纸似的,关键是还不会累!

但它写的那些东西呢,有时候就像是机器人刚学会说话,虽然语法没问题,但总觉得有点生硬,而且经常是会出现适用法律错误,比如已经最高人民法院已经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预付式消费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而在人工智能数据库并没有这个知识,就会出现在书写消费者维权的案例中,给出关于预付费的相关主要法律法规,但是不会给出这个司法解释的内容,因为大数据模型并不会很快更新,所以对于新的法律、法规的适用电脑里面没有这个知识,自然也就不会给你回答出来新的知识问题,只会适用旧的法律知识,这样写出来的诉状就会存在问题,适用法律错误。

再看人工书写诉状存在的问题,人工书写诉状是非常灵活的多变的,能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把事情说的既专业又接地气,也会审核适用的法律、法规是否正确,并且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加以分析和制定诉讼策略,这也是法律咨询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人工书写的诉状就像是手工制作的老北京炸酱面,虽然没机器做的那么规整,但那股子匠心和味道,是机器人永远学不会的!

不过人工智能也有它自身的绝活,可以很快的找到与案件相关的各种法律、法规、案例整理的一清二楚,写起来的资料也会非常的规范,用人工智能来处理一些简单的民事纠纷,还是非常得力的助手,就跟找了一个电脑打字员一样,即快又省心,但是要是涉及到需要分析案情,比较复杂的诉讼了,这时候就是人工智能力所不能及了,还是需要找人工来审核把关才可以,复杂的情况下,人工只能主要缺乏的就是心眼,不像人类这样诡计多端可以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灵活应用。

总之就是大家要记住,人工智能写诉状就像你找到了一个非常能干的快递小哥,效率高、速度快就是准确度差了一些,而人工写诉状虽然效率比不了人工智能,但是那份用心和温情,能让您的事办的更顺心,如果您遇到了诉讼问题,其实可以使用人工智能来辅助你书写诉状,但是不要迷信人工智能才好,而且使用人工智能仍需人工审核的情况下,您就需要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基础才可以,而不是盲目的去追求免费的人工智能分析,虽然省钱但是真的会耽误你的事情,导致你败诉的结果。其实很多网络上的法律专业人士,部分都会觉得人工智能会替代一些从事法律的工作者,并影响到其收入。

我倒是不这么看,我就觉得就像看到一个人傻傻的去犯错,然后就可以赚到他犯错的费用了,毕竟最近找我代书上诉状的粉丝大量增加,就是这个原因很多粉丝,用了人工智能写好的诉状就去打一审了,结果不出意外的败诉了,当我看到他们书写的诉状,我就像看到了某个影片,《祖宗十九代》贝小贝为解决“丑”问题,穿越到现代美容院寻找“父亲”。护士见到贝小贝后惊呼:“院长,来大生意了!”,并吐槽其长相“好丑”,随后贝小贝对院长喊“爸”,院长无奈回应“哎!,就是这个同样的心情,我好激动。

说到这里正好我手里有两份判决书,一个非常简单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诉讼,同一个法院、同一个小区,两个不同的业主,一个业主找我代书了诉讼文书,另一个自己写的诉讼文书,得到的结果完全不同,这也是为什么?找人工书写文书的重要性,我并不是在这里炫耀,我写的文书有多么厉害,只是说不懂的事情真的需要花钱找懂的人来处理这样才不会吃亏,这世界上没有白花的一分钱,哪怕是你花钱被骗了,也是花钱买了一个教训而已。

先说一下某物业公司的诉讼请求,因为两份起诉状都是一样一样的,就是金额不同而已。诉请一判令被告支付原告物业费,垃圾清运费,违约金。诉请二判令本案诉讼费用等全部费用由被告承担。事实和理由都差不多也就不读了。

第一个找我代书诉状的业主,判决结果是物业要求业主一共承担8千元的费用,费用包括物业费、垃圾清运费、违约金,结果判决是仅支持了4800元的费用。

第二个业主自己书写的诉状进行答辩,判决结果是物业要求业主承担也差不多8千元的费用,费用包括物业费、垃圾清运费、违约金,判决结果是7400元的费用。

几乎一样的事情,一样的欠费金额为什么差别这么大,因为找我代书的业主在一审中提出了诉讼时效抗辩,法院支持了诉讼时效抗辩,而自己书写答辩的业主并没有在一审中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故而仅仅是减免了一个违约金的费用而已,相比较一下就差了2000多元的费用,所以说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并不会同案真的同判,最后的费用结果也是看当事人的抗辩结果来决定。

那位看我视频的朋友说了,就是不找你写,我自己写也知道诉讼时效抗辩权这件事,没错但是不是每个人都知道,其实法律咨询来说赚的就是信息差,您还别不乐意听,为什么这么说,常看我视频的粉丝,尤其是能够认真看完我视频的粉丝基本上都能做到自己应对诉讼,虽然说可能写诉状不是那么专业,但是也可以做到把该主张的请求都主张出来写道诉状上面.

毕竟我讲述的视频是非常详细的,但凡认真看完我的视频,即便来说不找我代书诉讼文书,也是可以自己提出诉讼时效抗辩权的,当然通过这两个判决书的对比,大家就应该知道一件事,如果您自己对法律知识并不了解,那么请不要盲目自信,需要多多学习法律知识才好,我也真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看看学习学习我的视频,因为真的对您的诉讼会有所帮助,要是找我代书更好,不找也没关系我还是会认真给大家分享诉状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重点是你真的要认真看完视频,因为我的视频基本上都是有点长,关键是实用。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物业服务合同纠纷的案例,其实通过案例大家也能够发现,你通过自己盲目的写,和找人代书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便结果都是败诉交纳物业费,交钱多少是不是也要考虑一下,您说人家交费5000,您交费7000多,邻居之间碰面了一看判决书,同样的面积、同样的费用,差了几千块您心理得劲吗?还有就是记住一件事人工智能只能作为你诉讼的参考,而不能直接使用,因为你会发现一个问题,使用不同网络服务运营商提供的人工智能得到的答案和给出的适用法律、法规完全不同,而您在打行政诉讼的情况下,往往可能会涉及很多地方的规范性文件的问题,需要审查规范性文件,这个不是法律专业的大数据模型人工智能就不是很理想了。

在我们国内也有很多专业的法律人工智能产品,比如北大法宝、Alpha法律助手等等,都是非常专业的法律知识产品,不过我有点担心这些平台的使用成本,特别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或者小型律所或者刚入行的律师来说,都觉得高昂的订阅费用可能不太划算。更何况,连几百块的咨询费都不想花的当事人,几乎是不会去订阅这些费用更贵的法律专业平台,去检索内容了获取专业的法律知识。

更多的会需要看看有没有免费试用版。另外,在实际操作前最好先尝试一下,了解各个平台的功能是否符合自己的具体需求。在选择这些平台时,个人更倾向于根据具体任务的需求来决定使用哪些工具。很多时候真的需要为知识付费的,任何知识都不是免费的,如果来咨询我的当事人支付的费用比较多,那么我会首先考虑把当事人的问题付费去找几个律师在咨询一下,或者去专业的法律平台进行查询,毕竟对于这个订阅成本还是值得的,而付费比较少的当事人来说,我也就只能全靠自己的知识了.

实在不行也会去参考一下免费的人工智能来处理,我也发现了处理这些法律事情还真是一分钱买一分货,因为我毕竟不是专业的法律从业者,有的问题可能我也不懂,很多时候尤其是标的额超过百万的诉讼,或者事情复杂的再审案件我都会咨询专业的法律从业者,加上自己的分析理解,得到一个最佳的处理方案,很多时候并不会轻易的就给出答复,尤其是在咨询的当事人上来就咨询,能不能赢的时候,基本上我也没有办法给出答案,只能是看诉状和证据来进行分析,大概知道差不多的结果,很多时候也纠结一个问题,就是看完了知道当事人肯定败诉,要不要告诉当事人的问题,毕竟当事人咨询没有付费的情况下,要是告诉了答案,也许我用了半天的时间分析完事,就能得到一句谢谢,就没有然后了。

这就是法律咨询的困局,一方面我希望赚到应得的咨询费,另一方面当事人对于法律咨询的付费意愿是非常低的,其实很多当事人没有想过,上班摸鱼一天也会和老板要工资,为什么不能理解做法律咨询工作来说,看材料分析也付出了时间和精力,是不是难以理解这个思维。通过法律手段解决问题通常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成本,对于经济条件有限的个人,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机构的帮助。在中国,法律援助是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服务,能够为符合条件的公民提供免费的法律支持。但是要知道更多的时候,维护正义并不总是免费的,但投入必要的资金可以换来公正的结果和长远的利益。与其被动接受不公,不如主动采取行动,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你想啊,国家每年得花多少钱维持法院、警察、监狱这些机构啊?法官得养家糊口,交警也有房贷车贷。所以说,维护正义本来就得花钱,只不过这笔钱是由纳税人承担的。但你要是自己打官司,就得给律师开工资了。很多朋友吃亏,不是因为他们不会维权,而是因为他们平时不注意防范。比如,签合同的时候不看条款、跟别人借钱不打欠条……这些都是给自己挖坑啊!所以啊,与其等事儿出来了再花钱解决,不如平时多学点法律知识,把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也有些朋友一听说要打官司,就非得找个全国闻名的大律师。其实,不是每个案子都需要“大炮”,有时候用个小炮就能解决问题。与其花高价请“明星律师”,不如找个专业又靠谱的本地律师。

其实,现在科技发达了,很多AI法律工具都能帮我们干活。比如查案例、审合同、写文书……这些工具虽然比不上真人律师全面,但能帮咱们省不少钱。记住:“别怕花钱维权,但也别当冤大头!”

最后,我想跟大家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花钱维权不是丢脸的事情,而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你敢不敢花钱维护正义,决定了别人敢不敢欺负你;你花不花钱投资法律知识,决定了你能不能在社会上站得稳。所以啊,与其当个“冤大头”,还不如做个“明白人”。学点法律、请个靠谱的律师、别怕花钱维权……这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该有的觉悟!

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希望下次咱们还能聊得开心。记住,法律不是为你设套的陷阱,而是保护你的盔甲。如果你遇到事儿了,记得来找我聊聊,我永远是你最靠谱的“法律顾问”!感谢你关注“三十六计数字媒体”短视频频道的内容,希望我的内容对你事情会有所帮助,我们下个视频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