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他辞职离开华为,没要股份没抱怨,只揣着一门技术跳进了“欧美垄断”的自动化行业。2024年,他的企业汇川技术市值超千亿,新能源汽车子公司联合动力准备IPO,估值逼近500亿。
他叫朱兴明,湖南岳阳人,一手干出国产伺服系统、电控系统、一体化电驱核心技术,覆盖电梯、轨交、汽车三大产业链。
外企说你做不了的事,他偏要做;外企不卖的设备,他逼自己造。这20年,他不靠融资靠打仗,一寸一寸啃开了中国高端制造的缝隙。
“华为弃将”,电机出手就是重拳
2003年,朱兴明在深圳创业,创办汇川技术,首个项目是矢量变频器。这技术当时的门槛,在电机控制芯片和伺服算法。外资品牌西门子、安川、施耐德牢牢占着主阵地,国内厂家做一半都要靠进口。
朱兴明出身华为安圣电气,干的是嵌入式控制系统。那时候没人看好他这个团队,技术难,钱更难。早期融资是靠老同事“拉一把”,但核心研发靠的就是两件事:自己写代码,自己搭电路。
汇川干得很狠。成立第三年,就出手打进电梯控制市场。他们做出了全球第一款“电梯一体化控制器”,把变频器和电梯控制器合成一块主板。这件事把日本东芝、德国西门子当场打懵,原来中国厂商也能搞这种高集成度设备。
2006年,汇川技术开始盈利。2010年,公司在创业板挂牌上市,募资用于扩张生产基地。那年,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超过80%,汇川仅是“一个变量”。但到2013年,汇川已经悄悄成为工业自动化本土龙头。
突破靠的不是一个产品,而是整条链。朱兴明在2014年明确提出:“关键零部件要自主可控,不然就是受制于人。”从主控芯片、功率模块、散热系统、磁路结构,汇川一项项往下啃。到了2020年,公司核心部件全部实现自研。
从电梯控制,到工业机器人伺服,再到精密数控、轨交牵引,汇川技术在10年时间里,从中低端迈入中高端,再到自主标准体系。
这场技术仗没几人看见,但一线工厂最清楚:国产设备装上去,真能干活。汇川的胜,不靠包装,靠的是车间里真跑出来的机器。
电控起飞,不靠PPT,全靠手上功夫
2016年,汇川技术将新能源汽车电驱、电控、电机业务分拆,成立全资子公司联合动力。朱兴明不做纯控股,而是直接带人下场,一口气组建“整包解决方案”。
一开始没人把联合动力当回事。彼时整个电动车供应链都压在日德品牌手里,日本电产、博世、大陆、联合电子一统天下。
联合动力第一个突破口是商用车。2017年,公司推出五合一电驱总成,集成电机、电控、DCDC、PDU、充电系统等模块,装车即跑,省空间省装配,电流稳定。全国首家商用化落地。
2020年,疫情之下供应链震荡,车企大面积寻求国产替代。联合动力应对迅速,调整策略,把五合一变成可拆可装的“积木化模块”。这件事打了同行一个措手不及。
2023年,联合动力实现电控系统销量全球第二,国内市占率10.2%。这年公司交出一份高密度财报:营业收入达60.55亿元,占汇川技术营收的近40%,净利润同比增长86.8%。
更猛的是:2025年1月,联合动力完成IPO问询,估值达485.7亿元,募资48.57亿,用于芜湖、岳阳两大电驱基地扩产。
技术核心是三电控制逻辑。外资厂商芯片算法闭源,联合动力从头搭建控制平台,功率器件、电磁热控、扭矩响应、能量回收全部自研。他们不做PPT讲故事,只做测试台开验证。
每一个功率模块出厂前至少经42轮高温老化,每一组电机定子都要经过三次应力校准。
一开始,业内说联合动力拼的是成本。到了今天,同行开始“拆机学习”。拼到最后,靠的是底层控制力。
岳阳布阵,本地供应,千亿产业链就这样落地了
2022年6月,联合动力岳阳工厂一期投入使用,占地6万平米,设计年产能30万套电驱系统。这是朱兴明“回湘布局”的核心环节。
岳阳是他的家乡。朱兴明没说过什么“情怀”,但在实际动作上,他干得比谁都实。该厂全部使用国产化设备,关键工段70%以上实现自动化,一条线一天能做400台成品电驱。
设备是中国的,零件也是中国的。整个岳阳厂90%的零部件来自本地供货,电机定子、转子、铁芯、铝壳、电容、电感、母排全部在30公里范围内完成。
为了打通供应链,他不止搞一家厂,而是拉来十几家配套商共同落地,形成一个完整的“小闭环”。地方政府给土地,他给订单,金融机构配政策。
2023年6月,二期破土动工。扩产的同时还新建测试中心、质量控制中心、供应链集成中心。每一个环节都要闭环验证。
汇川技术已在深圳、苏州、岳阳三地形成“自动化+新能源”产业轴,联合动力将在未来3年内实现百万套级规模。以平均单价1.2万元计,千亿产值近在眼前。
朱兴明回过一次岳阳,对地方干部说:“我这辈子,只信三件事:人、技术、制造。”
这话没说大,却句句压实。岳阳的工人知道,这里的产线不闲着,晚上也亮着灯。自动化设备自己会跑,电机自己会测,测试数据自动上传工控系统,夜班班长不用说话,数据先开口。
这些小细节,拼的都是大功夫。一套国产电驱系统背后,是二十年工程人咬牙过的坎,是中国制造人干出来的突破口。
参考资料:
汇川董事长朱兴明:只有方向,没有价值,就没有干的必要.2024-11-12.
朱兴明回岳州 一心挂“三头”.湖南城陵新港区.2023-07-11.
朱兴明岳阳“布道”:洞察产业,“教科书式”级别.红网.2024-04-15.
出身华为,背靠小米,湖南大佬又要收获百亿IPO.北京财经天下.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