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用过的中国充电宝,一年营收250亿

作者 | 橘涂

编辑 | 菲菲


4月29日,安克创新(下称“安克”)发布了2024全年财报,全年营收突破247亿元,较上年增长41%;净利润达21.14亿元,同比增幅达30%。

亮眼的业绩表现并非毫无征兆。早在今年3月,一组安克的内部会议照片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照片显示,2024年公司奖金分红高达8亿元,年收入破百万的人数达到494人,占公司约5000名员工总数的近10%,且这一数字相较于2023年的287人近乎翻了一倍。

有人这样评价道:“能发钱的公司都是好公司。”派代跨境则认为,更为正确的说法是,能发钱的公司,都是赚到钱的公司。

安克创始人阳萌曾说过:“把钱分对,创造才能持续。”与年报同日披露的一季报数据似乎也佐证了阳萌的说法。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安克营业收入达59.93亿元,同比增长36.91%,净利润4.96亿元,同比增长59.57%。

不过,安克自身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如对亚马逊平台54%的营收依赖度依然暗藏风险,新兴市场本地化运营难题仍存。

“一家充电宝公司”的狂奔

提起安克,充电宝、充电器是绕不开的品类。“安克是家充电宝公司”,已经成为了外界对其的刻板印象

安克当初靠着充电器、充电宝等起家,之后又将业务拓展到智能影音等板块,营收由2019年的66亿元跃升至2024年的247亿元,而其中超过95%的营收都来自海外

2024年,安克营收、净利润双增,被业界称为“业绩狂飙”。不仅如此,其自身造血能力也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92%。

翻看其2024年财报,可以一窥其发展背后的核心品类与经营策略。

从品类来看,安克的产品类型分为充电储能类、智能创新类、智能影音类和其他,分别占2024年当期营收的51.26%、25.64%、23.04%和0.06%。

具体来看,安克的充电储能类产品实现营收126.67亿元,同比攀升47.23%,占据总营收的51.26%,成为支撑业绩的核心增长极。细分来看,储能业务尤为亮眼,全年营收达30.20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84%。

年报披露后,阳萌还向媒体表示,2024年安克的充电宝业务收入占比已不到12%了,已不是主力品类。

此外,安克智能创新类产品实现收入63.36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9.53%,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5.64%;智能影音类产品实现收入56.92亿元,营收同比增长32.84%,占总营收的比例为23.04%。

上述数据表明,安克凭借多品类协同发展,成功摆脱了对单一业务的依赖。研发投入是背后的支撑。财报显示,2024年安克研发投入高达21.08亿元,同比增幅近49%,研发投入占营收比重达8.53%。在人才结构上,企业5034名员工中,研发人员占比高达53%,共计2672人。

值得一提的是,事实上,在以移动电源、数据线和充电器构筑起品牌竞争优势后,为破解“单一品类依赖”困局,安克于2020年提出“浅海策略”—通过拓展更多细分品类,向综合型企业迈进

其中,安克对“浅海”与“深海”品类有着明确界定:年销售规模低于500亿美元的品类,如充电宝、扫地机器人、安防摄像头等属于“浅海”;而手机、电脑这类年销售规模达数千亿美元,需投入数千人力与数十亿资金的品类,则被归为“深海”。

基于“浅海策略”,安克曾一度组建过27个产品团队,探索储能、3D打印等新领域,业务版图从传统的移动电源、数据线和充电器,延伸至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硬件、智能屏显和智能声学等多元领域。这种广泛的业务布局虽然开拓了增长空间,但也带来诸多挑战。2022年,安克果断削减10个品类,快速进行业务收缩调整。

阳萌近期公开发声还提到,安克以前选择“浅海”是基于资源配置和效率最大化的考量。但如今安克营收已近250亿元,三五亿投入做一个品类完全有能力做到,在关键复杂品类上做饱和投入,目前没有任何困难。

如今,安克选择新赛道,核心标准有两个,其一,是否有能力做到全球前三;其二,选择进入能与现有主航道(安防、储能、智能家居等)有底层技术协同的赛道,可以形成合力,比如充电和储能的底层技术相通。

“我们现在极少会从零开始进⼊一个全新的行业。如果主航道之间没有合力,这样的事情尽可能少做。”阳萌说。

独立站收入增长势头强劲,亚马逊依赖症仍存

2024年,安克践行“线上+线下”全渠道多元化销售战略,实现双线业务协同。数据显示,其全年线上渠道营收达176亿元,同比飙升43.01%;线下渠道营收71.09亿元,同比增长36.72%

在线下渠道拓展上,安克已构建起辐射北美、日本欧洲、澳洲及东南亚等核心市场的网络矩阵。通过与WalmartBestbuyTargetCostco等国际零售巨头达成合作,同时成功进驻日本7-11等本土头部零售体系。

线上业务板块中,独立站发展尤为突出,成为财报中的一大核心亮点

数据显示,2024年,安克旗下七大核心独立站(Anker、AnkerSOLIX、eufy、soundcore、Nebula、AnkerWork、eufyMake)合计实现收入25.0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01.34%。与之相对的是,亚马逊平台营收同比增长为34.23%。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安克因与亚马逊平台紧密绑定的经营模式,引发业界对其渠道抗风险能力的广泛讨论。如今看来,其“亚马逊依赖症”,稍有缓解。

另外,阳萌近日对外回应外界对安克“亚马逊公司”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安克约5000名员工里,专职做亚马逊的人只有90个,数量还比不上专职做算法研发的人。”

不过,安克独立站的高速增长背后,仍面临诸多现实挑战。一方面,站外引流难度持续攀升。在谷歌、社交媒体等主流流量平台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独立站获取精准用户的成本不断走高,流量转化率也存在较大波动。

另一方面,线下渠道的协同运营复杂程度超出预期。从仓储物流体系搭建到零售终端的渠道管理,安克需要投入大量资源,不仅成本居高不下,且市场拓展速度相对缓慢。这些因素共同导致,尽管独立站增长势头迅猛以及持续推进线下渠道,但安克短期内仍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对亚马逊平台的依赖局面。

目前,亚马逊平台仍是安克营收的核心支柱。2024年,安克在亚马逊的营收达到134.18亿元,同比增长超34%,占总营收的54%。

可见,安克若要实现真正的渠道自主化,仍需在独立站与线下渠道的运营效率、用户粘性上持续发力。

安克依旧存在多重压力

2024年,安克凭借多元化的产品布局和全渠道销售战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不过,安克也在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首先,产品质量问题。安克在年报中自称为“全球领先的智能硬件科技企业”,不过,2024年,因旗下部分充电设备内部锂电池存在过热风险,可能引发火灾并导致使用者烧伤,安克不得不启动召回程序。

这一事件不仅暴露了产品在设计或生产环节存在的缺陷,也让市场对其作为行业领先者的品控能力产生质疑。如果安克不能更好地管控产品质量,未来可能面临用户流失、市场份额下滑等风险。

派代跨境亦留意到,安克2025年主要工作规划之一就是,提升端到端产品品质保障能力,为用户交付高品质可信赖的产品。

其次,全球关税政策变化与贸易摩擦加剧,也给安克带来了巨大压力。

从营收结构来看,境外市场是安克的绝对主力。2024年,境外营收达238.25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96.42%,同比增长41.23%;而境内营收仅8.85亿元,占营收比重为3.58%。这种高度依赖境外市场的营收结构,使得企业在全球贸易环境动荡的背景下,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安克自身也在年报中提到,自2024年第三季度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关税政策持续调整,并在近期调整有所加剧,对全球企业的运营成本形成普遍性压力。若未来国际贸易规则进一步收紧或区域贸易壁垒显著提升,可能导致关键市场的准入难度增加、物流及交易成本上升,从而对公司的出口业务及整体经营业绩带来额外风险。

目前,安克通过“涨价+供应链调整”的组合拳分散关税政策带来的风险。根据SmartScout最新发布的数据,自4月3日以来,安克在亚马逊美国站上销售的商品中,已有五分之一商品的售价有所上涨。其中,约127件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18%,其中大部分涨价操作发生在4月7日(特朗普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税率达104%)之后。

不过,涨价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成本压力,但后续是否会对产品销量产生负面影响,市场需求是否会随之萎缩,这对安克的市场份额与营收增长而言,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挑战。

此外,新兴市场拓展的挑战也不容小觑。尽管在中国大陆、澳大利亚、东南亚等市场呈现出一定的业务增长势头,然而其市场份额仍处于较低水平。从财报数据来看,2024年报虽未单独披露新兴市场营收占比,但同年半年报数据显示出明显短板:中国大陆市场营收仅占当期总营收的不足4%,澳大利亚市场也仅占3.56%。

上述数据显示,安克在新兴市场的渗透程度仍有待提升。如何打破品牌认知度不足、市场拓展受阻的双重困境,已成为安克亟待攻克的核心命题。

总的来看,虽然安克在2024年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但产品质量、全球贸易环境和新兴市场拓展等方面的问题,犹如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未来,安克需要积极应对这些挑战,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资料:

1.出安克CEO跟我们聊了聊,特朗普阴影前业绩“爆表”的底层逻辑.虎嗅

2.对话安克阳萌:痛苦关掉10个品类后,我学会了找对人和分好钱.36氪

3.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回部分安克牌移动电源.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4.安克创新2024年年报报告.巨潮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