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2025年遭老罪了!卸任董事又遇车祸,小米这回还能挺住不?

2025年5月,小米之家工商信息悄摸儿变了——雷军的职务从“执行董事”改成“董事”。就这俩字的变动,跟往舆论锅里扔了颗炸弹似的,炸出一堆问号:雷总这是要放权了?小米是不是出啥大事儿了?咱今儿就掰开揉碎了,聊聊雷军今年有多难,顺便看看小米这船在风口浪尖上咋掌舵。

以前雷军当执行董事,小米之家2000多家门店的事儿都得他点头:今儿哪家店该促销,明儿哪款智能音箱该摆C位,全得他操心。但2025年的小米,早就不是当年那个靠性价比打天下的愣头青了——小米汽车SU7四月份交付量环比跌了,智能驾驶系统还因为高速事故被骂上热搜;手机业务被华为苹果夹得生疼,高端市场咋冲都冲不进去;智能家居那摊活儿增速也放缓了,新搞的美发饰品业务还被吐槽“不务正业”。

这种节骨眼上卸任,说白了就是雷总没办法的办法:他得把精力从卖手机壳、卖扫地机器人这些琐事儿里抽出来,一门心思扑到小米汽车上。您想啊,小米汽车可是他押了百亿身家的“命根子”,现在SU7在市场上左支右绌,21.59万的起售价夹在比亚迪海豹特斯拉Model 3中间,跟两头受气的小媳妇似的,他能不着急吗?


要说今年最糟心的,还得是3月SU7那起高速事故。事儿刚出来时,小米想跟用户掏心窝子,赶紧公布了点数据,没想到舆论直接炸锅了:“智能驾驶失灵啦!”“雷军造车就是瞎胡闹!”各种骂声铺天盖地,连带着小米股价都跌了5个点。


可后来慢慢发现,这里面事儿没那么简单:行车记录仪显示司机打方向盘时明显打偏了,刹车踩得也不及时,很可能是操作失误。但公众情绪早被点燃了,哪管你这些细节?这时候雷总团队才明白,在这种“车跟人到底谁犯错”的糊涂账里,“冷处理”不是装聋作哑,而是给专业鉴定留出空当——辅助驾驶说白了就是“搭把手”,开车的人始终得把安全攥自己手里,硬把锅扣车上,那不是胡搅蛮缠嘛!


现在的雷军,活脱脱一个“救火队长”:


- 汽车业务像烫手山芋:SU7纯视觉方案在暴雨天识别不了白车,被车主拍视频吐槽;德国研发中心因为当地政策卡壳,进度拖了仨月;更揪心的是,每卖一辆车还得亏6万,全靠小米手机业务输血。


- 手机高端化碰得头破血流:好不容易堆料搞出个万元折叠屏,结果华为Mate X5一发布,订单量直接腰斩;芯片研发团队挖了半年,核心技术还是得靠高通,气得雷总在内部会议上拍桌子。


- 生态链跟着拖后腿:小米之家新上的美发梳三个月才卖出去2000把,供应商天天追着要账;以前靠性价比打天下的小家电,现在被美的、苏泊尔按在地上摩擦,市场份额跌了12个点。


卸任董事这事儿,表面看是放权,实则是雷军在跟现实“认怂”:他再怎么劳模,一天也只有24小时,与其在小米之家跟职业经理人掰扯货架陈列,不如把精力留给小米汽车的电池实验室。现在的他,每周有三天泡在SU7的生产线,盯着工程师优化自动泊车算法;剩下的时间,不是跟高通谈芯片定制,就是飞去欧洲特斯拉的老对手,活脱脱一个“空中飞人”。


但这转型也有阵痛:小米之家换帅后,新团队把智能马桶盖的陈列区砍了一半,改卖宠物智能项圈,气得老经销商直拍桌子;生态链企业没了雷总的亲自站台,融资都难了,华米科技的创始人上周刚在朋友圈抱怨“找投资比追对象还难”。


2025年对雷军来说,就是一场实打实的“渡劫”:往左一步,可能是小米汽车技术突破、生态链重新盘活的康庄大道;往右一步,也可能是手机业务失守、汽车赔得底儿掉的万丈深渊。现在网上对他的评价两极分化:有人说“雷总老了,管不了这么大摊子了”,也有人说“企业家就得有这破釜沉舟的狠劲儿”。


您说,雷军这次能带着小米挺过去不?他是该继续死磕汽车,还是回头保住手机基本盘?咱评论区敞开了唠!(反正我觉得,就冲雷总55岁还能在工厂熬通宵,这股子韧劲儿就没人敢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