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风口下,智能驾驶成为起飞的猪。国内供应链发展也十分迅猛,现在10万级的车也能体验智驾,那么在未来,智能驾驶会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呢?答案是“车路协同”。
车端智能是基础
现在带智驾功能的车都有一定的硬件基础做支撑,比如毫米波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芯片等,通过这些硬件,可以采集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信号灯状态,并通过算法让系统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策略。
路端协同弥补不足
路端协同是“车路云一体化”的最大亮点,其实意思很简单,就是除了在车上布置感知硬件外,在道路两侧也布置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数字道路基站等设备。这样有个好处,可以提供连续无盲区的环境感知,弥补了单车智能的不足。
目前车路协同做到什么程度了?
其实早在2016年,相关部门就发布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目前能做得还比较初级,可以把实时路况、红绿灯状态、绿波信号、事故信息等上传给行驶的汽车,但是车与车之间的避让和自动驾驶方面,还没有实质性的应用。
写在最后
智能驾驶与车路协同的深度融合,早晚会重构人、车、路的关系。那天来临的话,可能就是l4级自动驾驶的落地之日,这一进程不仅需要技术创新,更需要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社会认知的共同推进,我们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