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发布的小米14 Ultra上,为了用上“捅破天”的卫星通信,小米为其配备了两颗小米澎湃 T1 信号增强芯片。其中一颗控制卫星天线,提升天线性能;另外一颗控制 Wi-Fi和蜂窝天线,使其提升16%-37%的性能。
在此之前,澎湃C1影像芯片,澎湃P1/P2充电芯片,澎湃G1电池管理芯片,都已经纷纷应用在小米旗下机型上。不过大家最为关心的,还是小米手机何时能再度用上自研的Soc芯片。去年Mate60系列的热销,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麒麟9000S芯片的回归。
这段时间,小米自研的全新Soc芯片——澎湃S2终于有了新消息,这款Soc芯片,就是7年前商用的澎湃S1(小米5C首发搭载)的继任者。
爆料消息显示,澎湃S2基于台积电4nm工艺,CPU可能为Cortex-X3+Cortex-A715+Cortex-A510的8核架构,和高通的骁龙8Gen2类似,性能和骁龙8+差不多。
考虑到小米和高通的深度合作关系,借鉴非常成熟的骁龙8Gen2架构,也是非常合理的解决方案。
基带方面,澎湃S2是由联发科提供的M80基带,支持5G Sub-6G和mmWave毫米波两种5G频段。
若消息属实,这款性能大幅落后高通旗舰芯片骁龙8Gen3的澎湃S2,肯定不会上来就给旗舰机型用,而是应该在旗下的两千档的机型首发,甚至是千元机上。
当然,这款芯片,也可以用在小米汽车上。车机对于芯片的性能要求没有手机那么高,基于5nm工艺的高通8295尚未普及,很多车型还在使用基于7nm工艺的高通8155,因此澎湃S2的性能绰绰有余。
小米虽然不像华为,可以自由市面上的各类Soc芯片,但这几年少了麒麟芯片的牵制,以及代工费的水涨船高,高通的Soc芯片是越来越贵。在骁龙8Gen2手机发布后,业内人士就表示这颗芯片要十张大红票,骁龙8Gen3自然是只高不低,就算小米是高通的最佳CP,打个折也还是有点吃不消。
推出自研Soc芯片,还能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
小米在2017年推出的澎湃S1,说是自研,实际上是和大唐合作研发,80%的设计工作由大唐完成,连基带都是大唐提供的。
第一款产品往往都有问题,采用台积电28nm工艺的澎湃S1功耗等方面翻车,导致其首发机型小米5C销量和口碑都很差,小米6就又改成了高通的骁龙835。
在华为“跌倒”的这几年,小米过得还算不错,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都是出货量全球第三的智能手机厂商,仅次于三星苹果。但随着华为的强势复苏,小米就算今年还能保住这样的成绩,明年就不好说了。
IDC的数据显示,在2023年Q4,华为以13.9%的市占率,回到了中国第4的位置,将小米挤出前5。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2024年前两周,华为重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销量第一的宝座。
小米去年推出了澎湃OS,由小米14系列首发,小米表示今后会逐步替换安卓内核的MIUI。相信在今后,小米也会向华为学习,去安卓化,推出“纯血版”的澎湃OS,打造有护城河的小米生态。
手机越来越不好卖,华为很可能这几年就王者归来,小米的澎湃S2,虽然短期内无法给小米很大的帮助,但只要商用,就是迈出了自研Soc芯片回归的关键一步。只要坚持下去,迟早可以让小米成为集自研Soc芯片和自研系统于一身的“下一个华为”。
澎湃S2参数频频曝光,7年后,小米自研Soc芯片再现曙光。如果小米接下来推出搭载澎湃S2的机型,你会考虑支持一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