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银行女员工在工作群里自曝被迫与领导发生特殊关系,事情以男领导被免职结束,不过影响并不止于此,智能汽车却由此受到影响,原因事件的起因与智能汽车有关。
据了解,女员工在自曝这关系之前,已被她丈夫知道,原因就是该女员工不懂管理汽车的摄像头等管理APP,因此让老公操作,由此她丈夫的手机上装载了女员工私家车的APP,智能汽车APP会将汽车的特殊事件提醒车主,由此她丈夫了解到了她与他人三次车震的消息,并通过汽车的摄像头获悉进入汽车的人员。
她丈夫头顶呼伦贝尔大草原,自然非常愤怒,因此质问她,打算公开相关信息,而女员工为了避免难堪,宣称为被领导胁迫。
由此就引发了消费者对智能汽车各种参数上传的担忧,如今都清楚夫妻之间总有一些个人隐私,不希望对方知道,甚至夫妻之间对于拿对方的手机查看信息而反目,更不用说上述这种涉及敏感的信息了。
对于车主来说,这种夫妻之间了解的信息尚且容易引发争议,更别说一旦信息泄露到网络,更可能造成巨大的伤害,而如今都清楚手机的信息安全存在隐患,数据上传到汽车企业的数据中心同样存在泄露信息的隐患,这都提醒着消费者使用智能汽车可能导致的问题。
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消费者对于个人隐私高度重视,正因此消费者对于手机、电脑等物品的使用非常小心,甚至连美国许多知名影星都曾因为手机泄露个人隐私而受害,促使手机企业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汽车相比起手机更是涉及到驾驶人的生命安全,这种数据泄露造成的危险性更大,如果车主的日常行踪被泄露到互联网,造成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特别是对于一些重点人士,个人的行踪特别需要隐蔽,避免被外界获知。
智能汽车的另一个问题是可以通过网络操纵汽车,早前美国就已发生一起盗车案,盗贼无需强行破坏车窗或车门,可以通过程序控制汽车打开车门,几分钟就盗走一辆智能汽车;英国国家统计局( ONS )统计数据显示,英格兰和威尔士共有89000辆汽车被盗,相当于每小时有10辆汽车被盗,这些汽车大部分为智能汽车。
这些事实说明智能汽车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猜想一下,如果车主正在驾驶汽车,盗贼通过远程控制汽车,就可能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这样可怕的前景尤为让人担忧。
当然智能汽车的兴起,确实是科技的巨大进步,这大大增加了驾驶人的舒适性,不过其中存在的隐患却让人相当担忧,汽车行业应该认真加强智能汽车的信息安全,避免导致严重的后果,人的生命安全终究比科技更重要,技术不应以驾驶人的生命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