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啦!

2023年8月8日,国家标准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

这是国家层面首个氢能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文件指出,到 2025 年,支撑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标准体系基本建立,制修订 30 项以上氢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重点加快制修订氢品质检测、氢安全、可再生能源水电解制氢、高压储氢容器、车载储氢气瓶、氢液化装备、液氢容器、氢能管道、加氢站、加注协议、燃料电池、燃料电池汽车等方面的标准,打通氢能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鼓励产学研用各方参与标准制定,支持有条件的社会团体制订发布团体标准,增加标准有效供给。

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氢能的开发呢?

因为氢能是一种来源众多、绿色低碳、用途广泛、利用高效、形式灵活的二次能源。能帮助可再生能源大规模消纳!实现电网的大规模调峰,进行跨季节、跨地域储能,能够加速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低碳化。并且氢气的制取方式多样产物无污染。

那么,氢能跟卡友有什么关系呢?

氢能的交通和储能应用场景跟卡友息息相关。

01交通场景

燃料电池是氢能源下游应用的一种清洁使用形式,具有转化效率高、无污染、安全可靠的优点,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成电能。交通运输是燃料电池最主要的应用领域,可应用于各种车辆、无人机及船舶等。车辆方面,乘用车、卡车、工程机械等多用途车辆以及摩托车和自行车等小型车都可采用燃料电池作为动力。由于燃料电池具有零碳无污染、续航长的特点,在大型重载车辆方面,燃料电池具有突出的优势!

02储能场景

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和便于存储的优点,作为大规模储能介质,可满足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系统对大容量、长周期储能的需求。氢能的能量存储边际成本远低于电化学储能,且无须发电后回输电网,可直接应用于交通、工业、建筑等终端用能部门!大幅提升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规模。

总的来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国,每年生产的附产氢气高达数千万吨,具有巨大的开发价值。氢能作为能量的主要利用方式是燃料电池,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能量转化过程不受卡诺循环的限制,与内燃机相比,其能量转化效率更高。因此燃料电池将成为未来车辆发展的重要方向。

同时,氢能的储能能力也让它成为可再生能源的有力辅助。这些都让氢能在未来能源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国家对氢能的重视和支持,氢能产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卡友们带来更加环保、高效的出行和能源储存方案。(内容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