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源于百度 侵删)
文 ▍陈博
昨晚,在2022雷军年度演讲上,雷军对"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以及"小米创业思考"展开了总结和分析,同时他还透露了小米在造车上的新进展。
壹
本次发布会共有两个重头戏,第一个重头戏就是发布了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IX Fold 2。现近年来手机市场整体销量有明显下滑趋势,oppo、vivo、华为以及荣耀这些手机大厂的日子都不好过。荣耀从华为中分离出来之后,由于有之前华为销量的底子在,看上去相对高一些,但是手机市场的整体趋势都是下滑的,就是看谁下滑的少一些。
唯一表现亮眼的部分就是高端机领域,其中重点是华为和三星的折叠机,这两个机型近两年销量还是不错的,在手机市场中也能分一杯羹。但目前小米折叠机的市场销售份额刚刚挤进前五,就是因为当前折叠屏手机的厚度,相当于两部普通手机,厚重问题对使用感影响很大。而本次发布会的重点机型MIX Fold 2是雷军憋了很久的一个大招,这部手机展开厚度只有5.4mm,折叠厚度11.2mm,重量只有262g,是折叠屏手机的一大进步。
折叠机最核心的设计就是铰链,铰链在使用中是很容易损坏的,铰链的耐用度,屏幕的平整度以及续航是否足够给力都是评价折叠手机是否好用的关键要素。毕竟屏幕大了一倍,对耗电量的要求是要提升很多的,既要机身薄又要耗电低续航长是很难做到的。至于最终效果如何,我们就要看小米的这款MIX Fold 2上市后的销量了。
贰
第二个重头戏是雷军展示了小米汽车的进展。雷军表示,官宣进入电动汽车行业已经过去500天,造车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进展顺利,甚至超预期。毕竟手机已经是夕阳行业了,未来小米是否能发展得好,主要还是看在汽车行业上有没有突破。雷军说:“小米对汽车工业有了更深的理解,做车一定要有敬畏之心,汽车非常复杂,绝对不能着急。”
从这次发布会我们可以很清晰地看出小米在造车上后续的发展定位,小米将自动驾驶作为智能电动汽车第一个突破方向,采用全栈自研算法,全力研发自动驾驶技术。雷军表示,小米自动驾驶技术第一期规划140辆测试车,将陆续在全国进行测试,目标是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
新能源车有两个核心技术,一个是“三电”,另一个是智能驾驶,或者广义上的智能座舱。“三电”就是电池、电机、电控,对于这部分技术来说,无论是起步最早的特斯拉还是国产的比亚迪,小米都是追不上的。小米想要在两年内进入行业第一阵营几乎是不太可能的。技术赛道和小米擅长的软件赛道差别是很大的,小米希望在新能源市场有所作为,只能选择另一个核心技术去进攻,也就是智能驾驶,这部分技术就对应了小米比较擅长的软件技术。
虽然雷军说小米在自动驾驶项目第一期投入33亿研发费用,团队规模已超过500人,要在2024年进入行业第一阵营。但是在我看来,小米目前的配置和雷军的目标还是很有距离的。要知道华为的研发团队可是有至少5000人,百度的自驾团队光是技术大牛已经上百人。所以按照小米的这个投入和配置,2024年想跻身第一梯队还是很有挑战性的,我建议雷军还是要在自驾项目上加大投入。
雷军选择的赛道是对的,小米汽车之后想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必须有自己的亮点。“三电”技术上是不大可能了,整车制造上估计也会找代工厂来做,能自己研发的无非就是智能座舱和AI。智能座舱更多在于产品设计方面,比如说著名的新能源品牌理想,虽然理想的“三电”技术并不强,但在智能座舱的设计上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小米一直在追求用户体验,相信在智能座舱的设计上也不会差,智能驾驶也许是小米汽车可以突围的一个绝技。
叁
最后雷军还通过人形仿生机器人CyberOne展示了小米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实力。特斯拉之前在发布会上也展示过人工智能机器人,但那次的展示有许多人质疑机器人是真人扮演的。而这次雷军所展示的显然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小米自研全身控制算法,协调运动21个关节自由度,还能做扎马步的动作,虽然看上去略显笨拙,但还是很有特色的。去年发布会上雷军“秀”了机器狗铁蛋,这次“秀”了人形的铁蛋,显示出小米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成果和决心。
雷军的发布会我们分两场解读,今天解读了雷军在产品上的一些展示,下一篇再来给大家解读一下雷军的奋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