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祭出“第二刀”:鸿蒙之后,欧拉驾到

如果要问最近什么事最值得关注,我想没有哪件事情比孟晚舟女士回归祖国怀抱更令人激动的了。

9月25日,时隔1028天,孟晚舟女士终于再次踏上了祖国的土地,这无论是对于华为还是国家,都具有着非凡的意义。同时,这也是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中国政府不懈努力的结果,是全国人民鼎力支持的结果。而她在机场发表简短讲话时说的那句:如果信仰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更是令无数中华儿女动容不已。

值得一提的是,同样在9月25日,华为祭出了其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第二刀”——全新发布了操作系统欧拉(openEuler)。那么,这款操作系统与鸿蒙系统相比有何不同呢?它的功能和其诞生的意义又是什么呢?今天圈哥就深入来和大家聊一聊。

· 欧拉系统是什么?

根据了解,华为欧拉系统是一款面向B端、面向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具有较高的性能、可靠性、易维护以及安全性。并且,其还能够与业界软硬件实现良好兼容,满足日常业务运维和管理的需求。可以被广泛部署于服务器、云计算、边缘计算、嵌入式等各种形态的设备,应用场景覆盖IT(信息技术)、CT(通信技术)以及OT(操作技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安全、稳定、易用的操作系统,实现统一操作系统支持多设备,一次开发覆盖全场景。

功能方面,欧拉操作系统采用全量组件原子化结构,支持内核灵活组合,可以根据不同设备的资源能力和业务特征进行灵活裁剪、全栈服务化按需求构建,满足大多数设备对于操作系统的要求。

同时,欧拉系统还支持构建服务自助化,通过“菜单式”配置内核和系统服务,可以对软件包、文件,甚至是函数等不同层级进行灵活组合,从而实现简化操作系统版本构建。

并且,欧拉系统还能够提供多设备协同套件,包括“边云”协同,统一数据、网络和管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能力互助和资源共享,使硬件发挥出最优性能。

此外,欧拉还创造性地提出全站原子化解耦,支持版本灵活构建、服务自由组合,通过一套架构灵活支持南向多样性设备,北向全场景应用。

事实上,华为欧拉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新产品,早在2019年其就以开源社区的形式上线,只不过当时只单纯应用于“鲲鹏”服务器。如今,欧拉全新发布,这无疑标志着这款操作系统已经具备成熟的商用能力。

· 华为为什么推出欧拉?其诞生的意义是什么?

说到这里,相信可能会有很多朋友会提出疑问:华为之前已经发布了鸿蒙系统,为何又推出了欧拉系统?这两个系统有哪些区别呢?

熟悉鸿蒙系统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其主打万物互联,主要应用于手机、手表、平板电脑等终端产品,致力于推动不同品牌、品类硬件终端之间的无缝切换。而欧拉系统主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目标是成为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统一操作系统和生态底座,承担着支撑构建领先、可靠、安全数字基础的历史使命。简单来说,鸿蒙系统服务的是普通消费者,欧拉系统服务的是企业用户。

虽然两款系统在定位上存在一定的区别,但其根本目标是非常一致的。众所周知,目前市场上不同领域都有着各自的操作系统,例如手机等智能设备领域有iOS和Android,PC端主要是Windows,尽管在这些系统的加持下,我们日常的使用体验还算不错,但其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那就是系统和系统之间生态是相互独立的,导致数字基础设施在不同场景下难以协同,存在生态割裂、重复开发等问题。而鸿蒙和欧拉的出现,可以通过统一的操作系统架构,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而这也就是华为打造欧拉和鸿蒙的根本原因。

此外,由于技术限制,我国ICT行业无论在硬件方面还是软件方面都相对落后,这也就直接导致了中国科技企业的发展,容易被他人“卡脖子”,华为就是最好的例子。而鸿蒙和欧拉的出现,将有效缓解操作系统受制于人的局面。

· 欧拉+鸿蒙=未来?

推出鸿蒙和欧拉只是华为在数字终端领域布局的第一步,接下来华为将实现鸿蒙和欧拉的互通互联。

发布会上华为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表示,鸿蒙和欧拉目前已经实现了内核技术共享,下一步会将鸿蒙系统中的分布式软总线能力移植到欧拉系统上,让搭载欧拉操作系统的设备,可以自动识别和连接搭载鸿蒙操作系统的终端。

不仅如此,未来两者还将进一步完成在安全OS、设备驱动框架以及新编程语言等方面的共享,通过能力共享实现生态互通,从而进一步实现万物互联。简单来说,华为的目标就是“鸿蒙+欧拉=数字时代的未来”。

当然,想要成为数字时代的未来,必然少不了生态系统的搭建和用户的支持。据悉,欧拉系统从2019年开源以来,凭借诸多方面的优势获得了业界的积极支持和响应。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6000名开发者和100多家企业、组织和机构加入欧拉。而随着系统生态体系的不断完善,未来势必会有更多伙伴加入欧拉社区,共同加速欧拉在数字基础设施全领域的覆盖。

至于鸿蒙系统自然不用多说了,自今年6月2日开启升级以来,HarmonyOS 2.0的升级用户数已经突破了1.2亿,是目前全球用户增长速度最快的移动操作系统。并且,HarmonyOS 2.0已经有400+应用和服务伙伴、1700+硬件伙伴、130万+开发者共同参与到鸿蒙生态的建设中。

· “魂”有了,“芯”还会远吗?

对于欧拉系统的发布,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表示,欧拉是华为“铸魂工程”的重要一步。那么何谓“铸魂”呢?据了解,缺“芯”少“魂”一直是束缚我国ICT产业发展的枷锁,其中“芯”指的就是芯片,而“魂”指的就是操作系统。如今,随着鸿蒙和欧拉的诞生,“少魂”的问题已然得到解决,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芯”也不远了。

虽然目前,缺芯问题还在困扰着华为手机业务,但徐直军表示,华为不会放弃手机业务,反而会继续将手机业务进行下去。目前,华为正在积极、努力解决芯片问题,不久的将来华为手机业务定会重回正轨。

总的来说,不得不承认华为在创新技术领域的实力,虽然手机业务受到限制,却在手机业务以外全面开花。无论是鸿蒙、欧拉、5G还是生态系统的建设,华为都用一次次胜利证明,华为能够走到今天,靠的绝不是单一方面的领先。而这些,也使得华为未来的发展更加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