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技在前方
中国院士倪光南的反对声音
大家应该都知道,美国芯片巨头企业英伟达在去年九月份计划以400亿美元的价格,将英国的芯片巨头企业——ARM从日本软银公司那收购下来。这一消息一经发出,在海内外引起极大骚动,但与此同时,这次引起全球芯片产业巨震的收购计划因多方反对而停滞不前。
ARM作为英国最大的芯片企业,掌握着芯片架构的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保持着开放许可的经营模式,合作企业遍布各国。不夸张地说,全球范围内超过90%的智能手机,使用的芯片均是采用ARM的架构,像苹果、华为,以及高通等企业均与ARM有合作。
一旦收购完成,ARM或许会因美国的长臂管辖,不再保持开放、中立的经营模式,全球半导体格局也极有可能被重新洗牌,美国很有可能会借此机会对全球半导体芯片行业进行垄断,可以说这将极大的影响到全球芯片市场。
因此,英伟达该计划一经发出,我国院士倪光南就曾站出来表示反对。倪光南说到:一旦英伟达将ARM并购完成,将不利于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我国以后再想舒服的使用ARM芯片架构就不那么容易了。
除了倪光南的反对,国内华为等企业也站出来向国内监管部门提出反对意见,因而在这次收购案上具有一票否决权的我国,最终投下的也将会是反对票。
英伟达400亿美元收购计划再添变数
随着英伟达收购计划将带来的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知,持反对意见的何止倪光南院士及我国各大企业,越来越多的国家及企业也加入到了反对阵营当中。
首先,欧洲二十八个国家先后加入到反对阵容。据悉,欧洲二十八国已开始对此计划进行深入调查。
其次,美国芯片巨头企业高通也站出来正式表态,英伟达收购计划可能会对高通的在华业务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高通分别向美国反垄断部门、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等递交了反对意见。与此同时,美国巨头企业谷歌和微软日前也因为ARM中立关系被打破的缘故,提出反对意见。
由此可见,就算倪光南院士以及中国同意,英伟达收购ARM计划也困难重重,其程度不亚于华为重新获得高端芯片代工的供应。
马斯克也发出了担忧
虽然,各国企业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但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表示,收购ARM后,不会干预ARM的发展,这也就意味着ARM仍旧保持开放、自由的模式发展。而且黄仁勋也曾坚信,英伟达会通过层层的审查。反对英伟达收购计划的队伍愈发壮大,那么英伟达到底能否通过层层壁垒,如愿以偿呢?
根据媒体最新消息显示,英伟达收购ARM的计划又增添了诸多变数。据悉,CMA(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日前宣布,因担心ARM被收购后会成为收购方限制竞争对手的“工具”,从而影响到市场的公平竞争,将会对英伟达收购按开启第二阶段的调查。
不过由于审查所需的相关文件一直未被提交,以至于该审查会延后到9月。而英伟达方面承诺会在本月6日前后递交相关材料,由欧盟委员会进行交易调查。
不难看出,一旦第二阶段的调查启动,可想而知,这一项收购计划的阻力会再添不少。
另外,近日特斯拉的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对英伟达这一收购计划发出了担忧。据悉,在谷歌、高通、亚马逊、三星等众多企业向美国提出反对意见后,马斯克也站在同一阵线,对英伟达收购ARM表达出了竞争方面担忧。
最后
总得来说,英伟达收购ARM的反对声越来越多,对于如此多的反对之声,ARM的联合创始人似乎也有所动摇,表示把英国最强大的贸易武器让给美国,会让英国成为美国的附庸国。而近期英伟达方面则表示,这项交易仍在进行中。也就是说,一方有所动摇,一方仍在坚守,再加上多方的反对态度,这起400亿美元的收购案,最后的结局也越来越明朗了。
就算最坏的结果,我国还有一票否决权呢!对于这个结果,你们是不是也早有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