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有人忙着“剁手”,也有人忙着带货。在烟台苹果大产区蓬莱,“95后”小伙于凯,凭借电商平台打开了蓬莱苹果的大市场,在日均销量30多万斤的基础上,“双十一”期间卖出苹果近800万斤,坐稳了“拼多多”平台苹果店铺的头部席位。
限量秒杀引69万人团购
40名客服昼夜倒班带货做单
“亲们,我们的苹果脆、甜、多汁,下单有优惠!”,10日,记者在烟台诗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看到,主播们直播展示产品,20余个客服与客户在线交流,清脆的键盘敲击声汇成了激情的交响乐。“11月份以来,我们已售出苹果638万斤,再加把劲,实现800万斤的目标不是问题。”该公司负责人于凯告诉记者。
在“拼多多”平台,该公司旗舰店销售人气十足、销售火爆。为应对销售旺季,该公司40余名客服昼夜两班倒,早晨8点到晚上12点直播不停。经过前期策划,该公司于10月份起发起限量秒杀活动,拼单还另有优惠,吸引69万网友预定,日均发货量达到30万斤。10月份,该公司仅支付邮政、顺丰两家的快递费就达到200多万元。目前,在“拼多多”,“诗睿果蔬旗舰店”已跻身苹果店铺畅销榜前两名。
庞大的销量背后,是一条强有力的供应链。在我区大辛店、小门家等镇街以及周边的栖霞、龙口等县市区,该公司设50多个收购点,与7家工厂合作,仅在车间打包的工人就超过200名,每天需要十几辆大货车才能把当天的订单发完。
让果农不为销路犯愁
打出蓬莱产区新优势
“我可以从事的行业有很多,但对于农产品有着特殊的感情。蓬莱苹果品质烟台领先,必须打出产区优势,让老百姓不愁卖果、致富增收。”谈到当初做电商的初衷,于凯这样说。于凯的父亲于芳业经销苹果多年,拥有国内外市场资源,成为烟台最大的苹果出口商之一,公司“芳业果蔬”仅去年就向东南亚发了4万吨苹果。留学回国后,于凯一直想尝试父亲没有勇气涉足的电商领域,希望为蓬莱苹果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父亲通过一年多的言传身教,帮助于凯摸清了苹果种植、储运、包装和销售的各个环节,使他具备了把控整个苹果供应链的能力。
2019年,于凯注册烟台诗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今年,面对疫情冲击和陕西等地苹果的竞争压力,线上销售势在必行。年初,他在“拼多多”开设两家店铺,开始了自己的电商创业之旅。借助于平台的百亿补贴、流量倾斜等活动,发挥自己优质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势。他以“好价质优”提升竞争力,让大众先以较为便宜的价格接触到优质蓬莱苹果,并通过秒杀、大额优惠等促进消费者下单。今年7月份,在家族优质苹果供应链支持下,于凯的店铺仅用22天时间就成为拼多多的苹果销售冠军。为了保障发货,父亲甚至减少了发往东南亚的货量。今年,于凯预计能卖掉1亿斤苹果,占到蓬莱苹果总产量的5%左右。
发展社区团购,多元融合发展
致力于打造自己的平台
创业初成,但于凯的脚步并未停歇。“目前我在努力整合资源,依托蓬莱优质的农产品和公司的供应链,发展社区团购,希望能够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电商平台。”谈到未来,他道出了自己的规划。
对于本土的电商,他摒弃“同行是冤家”的小商人心态,与他们相互借力、优势互补,在货源、加工、发货等方面进行合作,共同做大线上市场。“让蓬莱的优质果蔬走向世界,让国内外的优质产品直达蓬莱,我们将积极搭桥梁,减少中间环节,打出蓬莱品牌,让更多消费者受益。”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通讯员 厉智敏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