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DeepSeek春节走红以来,越来越多人习惯了用AI助手进行搜索。
而随着而来的是,在传统的搜索引擎优化(SEO)之外,生成式引擎优化(GEO)开始成为一种新兴的AI营销方式。
目前,在国内AI平台还没有接入广告服务,品牌主如果想要更多被AI搜索选中,GEO就成了一种方式。
简单来说,传统SEO主要通过优化网页内容和结构,提升在搜索引擎中的自然排名。GEO则是通过生产或调整内容,当用户通过AI工具提问时,GEO确保品牌的核心信息被AI系统采纳,并直接融入答案中。
例如,当用户搜索“XXX推荐”时,AI工具会直接调用经GEO优化的品牌信息。
不过与成熟的SEO相比,GEO还是个新生事物,它现在是如何商业化的?到底靠不靠谱?
GEO如何运作?
三言随机找了几家GEO服务商。
其中一家名为大X营销的服务商,在其官方详细介绍了GEO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如下图:

大概就是根据品牌主的定位生成适配AI的内容,然后通过模型驯化、数据投喂等方式,被AI搜索收入答案。
客服还给了2个案例,品牌方分别是一家直播平台和运动康复培训机构。不过展示的都是DeepSeek平台。
很明显第一个案例中的关键词就是私域直播,第二案例可能是运动康复师、认证培训、证书等几个关键词组成的。


目前,GEO主要按照关键词收费,同时还要考虑行业、AI平台、服务时长等综合因素。
上述服务商给出一个标准套餐的价格。客服称他们主要做DeepSeek平台,其他平台有概率能被答案收录,但不保证。如果要求其他平台收录,还要另外收费。
标准套餐的价格19800元,有10个关键词,保证6个有效收录排名。服务时长30天,AI创作和调整文案,还给发500条媒体平台。
套餐具体内容包括:
1. 精准地域关键词策划: 基于您的行业(GEO)深度定制关键词策略,包含核心地域词与长尾词。
2. AI智能文案批量创作与优化调整:运用AI高效生成和改写标题与文案,针对AI规则调整符合收录的内容格式。
3. 500条全网媒体链接投放(知名门户网站等)。
4. 30天维护与关键词排名保障:提供30天持续维护(监控、调整),并承诺10个核心关键词中至少有6个实现有效收录排名,保障优化效果。
5. 月度报告与20条问答赠送:每月提供详细效果报告追踪进展,并额外赠送20条知乎/百度问答。
三言实际测试了上述的2个案例,发现其中一个品牌已经不在AI答案中,但另一个品牌的搜索排名反而从第二上升到了第一位。


所以对于品牌方来说,AI搜索的收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旦没有GEO的优化,很可能还是不能被搜索到。
再来看看其他2家服务商。
其中一家名为X搜科技的服务商,官方显示支持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Kimi等几乎所有常见的国产AI平台。
其官网的合作案例中,列了很多知名企业,比如浦发银行、AMD、新东方、广汽丰田、宁德时代等。

看着挺厉害吧,但是逐个打开所有案例介绍时,却发现所有的内容都一样,发布的时间都是同一天。内容是解读不同平台的特性,和合作没有半毛钱关系。

而且三言还发现,它官方的新闻资讯栏目还发布了大量文章,有些标题看起来像热点新闻。
但打开一看,和上面的案例介绍玩的一个把戏,还是百度、抖音、今日头条、微信的平台特性介绍,一个字都没变。

这不禁让人好奇,这在玩哪出。如此的敷衍和掩耳盗铃,是把别人都当傻子吗?
它们的客服也很离谱,问啥都不说,就是一个劲的问你要电话、姓名和公司名称。公司业务又不是违法犯罪,为啥不能说呢?
一句话说就是“你的信息我都要,但别想问我一句话”。给的理由也很敷衍,“我不知道你是谁,怎么发给你呢”。大姐,我也不知道你是谁啊,为什么啥都告诉你。
反正种种迹象看来,这个所谓服务商就很不靠谱:合作企业疑似作假,官网随意乱写,客服只想套你信息。
第三家服务商的网站几乎没有啥信息,加了客服后,也是一个劲的要客户信息。不过人家还是给介绍了业务,还发了案例。
同样这家的GEO也是按关键词收费,综合考虑服务月份、AI平台数量。但对方没有一个价格标准,只表示价格需要根据关键词进行评估。
该服务商的案例中的usmile还算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

案例能够看出,服务内容包括品牌曝光和指定信息。三言实际搜了下,确实和展示的信息是一致的。
GEO野蛮生长
或将迎来AI平台整治反制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GEO市场处于发育期,服务商数量激增,但行业规则尚不完善,“黑帽操作”普遍存在。
要让客户成功出现在一条AI回答中,通常需要在多平台发布超过50条内容链接。
而“黑帽操作”通过AI批量生成伪原创内容并大量发布链接,追求最快速度增加客户在AI搜索中的曝光度。所以他们通常不考虑内容质量,也不讲合规,只追求速度。
这意味着可能会有大量的不准确甚至虚假的内容产生。而且,因为内容质量较差,很可能很快就失效了,可持续性很差。
三言Pro发现,搜索“北京最好的搬家公司”,某AI平台搜索答案参考资料的第一条就是某知名网站的文章链接,该文章一眼就能看出是广告文。

黑帽追求的是大力出奇迹,方式粗暴。这其实和传统SEO海量发稿的逻辑有点像,只不过这次换成了AI。
但很明显,这种粗暴方式是不健康的,它带来很多副作用。品牌虽然在AI搜索中短暂曝光,但发布在各种平台的低质内容可能成为新的隐患。
对于用户而言,AI搜索最重要的就是真实性、可靠性,如果AI产品的回答都是广告,而非准确答案,那用户将离AI搜索而去。
目前,AI平台尚未对GEO作弊行为进行重点整治,GEO还有发展的窗口空间。
但随着黑帽操作的副作用逐渐显现,相信平台介入的倒计时不远了。
报道指出,有营销公司资深从业者表示,现在的GEO更像是一个过渡阶段的产物。因为目前AI缺乏确定的广告模式,所以商家只能“到水面下竞争”,试图找到通往AI回答位的路径。
但我们参考传统搜索引擎的商业化路线,未来AI平台上线广告功能也是可预期的。
无论是考虑到搜索结果的准确可靠,还是为上线广告功能扫清障碍,都会对无序的GEO服务进行大整治。
而随着AI平台的介入,GEO会结束当下混乱的局面,进入到下一阶段,变得越来越规范,最终实现与AI平台和谐共生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