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看东方(环球热点)

2025年03月19日13:13:10 科技 1319
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看东方(环球热点) - 天天要闻

2025年贵州“村超”40强交叉赛现场,小朋友与机器人互动。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看东方(环球热点) - 天天要闻

人形机器人在2025中国义乌国际日用百货创新博览会上。

时补法摄(人民视觉)

全球人形机器人创新看东方(环球热点) - 天天要闻

安徽合肥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展出的国家电网人形机器人。

陈三虎摄(人民视觉)

美国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参与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公司数量居世界首位,该领域超过50%的公司位于中国。报告指出:“我们的研究表明,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继续取得最令人瞩目的进展。”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当前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如何?中国人形机器人研发应用有何优势?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突破口何在?本报记者邀请中国信通院泰尔系统实验室高级工程师王尧进行解读。

全球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如何?

业界态势

人形机器人是指外形或结构模仿人类的机器人,通常具备类似人的外貌、姿势、动作等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的运动和行为,是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的产物。

从全球范围看,人形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富集的重要细分行业。

近几年来,全球主要科技公司纷纷投资人形机器人创业公司或直接进场研发,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了激烈竞争。

根据2024年公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目前,美国特斯拉Figure AI、波士顿动力等科技公司已进入全球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第一梯队,1X科技、Digit等企业人形机器人产品位于第二梯队。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采用“整机集成、关键零部件自研”的路线,快速推进整机产品迭代,产业迅速发展,产品不断涌现,在技术方面与国外无明显代际差异。

专家观点

人形机器人主要由“大脑”“小脑”和“肢体”三个部分组成。“大脑”负责实现环境感知、行为控制、人机交互等任务,目前主要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同时也可通过云边协同,提高机器人的智能水平。“小脑”负责控制人形机器人的运动,目前主要基于人工智能、自动控制、机器人操作系统等技术,实现复杂环境下的运动控制。“肢体”负责实现高动态、高爆发、高精度运动,集成了人体运动力学、机械结构设计、新材料、传感器等诸多技术,包括仿人机械臂、灵巧手、腿足等关键结构,并通过集成传感器和长续航动力单元,实现能源结构感知一体化。

中国人形机器人目前在智能化水平、运动控制水平等方面基本处于全球第一梯队。主要的研发应用侧重三个方面:一是智能化方面,相关科研机构着力加速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研发,持续提升人形机器人的交互能力、感知能力和泛化任务执行能力。二是整机产品方面,相关生产企业正在通过优化技术方案、创新开发和训练工具、整合产业链等多种方式,逐步降低整机产品的价格。三是应用场景方面,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正在不断拓展人形机器人在生产制造(如汽车、数码产品等行业)、商业和公共场所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加速推动产品在应用中迭代升级。

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为何全球瞩目?

业界态势

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人形机器人100:绘制人形机器人价值链图谱》数据,在过去5年中,中国内地人形机器人相关专利申请数量全球领先,多达5688件;美国、日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超过千件,依次为1483件、1195件、1123件。报告显示,在参与制造人形机器人的100家上市公司中,73%位于亚洲,仅中国就占56%。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的初创企业受益于成熟的供应链、本地市场应用机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

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明确发展目标: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27年,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生态,综合实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专家观点

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前瞻引领、产业自主创新和规模市场牵引等多重优势叠加。

政策引领方面,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为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在政策牵引下,浙江、北京、广东等多地积极因地制宜布局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已形成具有一定引领性和规模效益的产业集群。

产业创新方面,人形机器人是多种先进技术共同驱动的融合创新产品,当前中国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加快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强化,为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今年以来,中国人形机器人创新成果密集发布,而且涌现出一批有想法、有活力、有韧劲的青年创业领军人,令人鼓舞。

市场需求方面,中国人口规模巨大,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劳动力缺口和养老育儿需求将不断扩大,形成规模化的人形机器人应用需求。同时,中国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业和服务业应用场景,特别是中国工业体系完整、门类齐全,能够充分发挥人形机器人的通用泛化能力,并且为人形机器人的快速发展提供场景支持和产业基础。

全球人形机器人“破圈”,机遇挑战何在?

业界态势

人形机器人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正在从梦想走向现实。美国知名金融机构高盛在报告中预测称,人形机器人最早应用到工厂的时间为2024年—2027年,应用到消费市场的时间为2028年—2031年。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出货量将达140万台,市场规模约380亿美元。

报告认为,人形机器人尤其适合从事“危险、肮脏和枯燥”的工作,采矿、灾难救援、核反应堆维护和化学品制造等领域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将非常大。将来10%—15%的有害危险工种和汽车制造业岗位将被机器人所取代。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此前表示,在2025年年底之前,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会达到一个新的量级。如果顺利的话,到明年或者后年,人形机器人在一些服务业或工业的基础应用方面有望推进;家用人形机器人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加成熟的技术支持,推广速度可能相对慢一些。

专家观点

从全球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水平来看,目前人形机器人研发、应用、落地仍面临一些共同难点。

一是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人形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还无法实现大部分的非结构化任务,人形机器人自适应完成任务的泛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距离真正进入工业、服务业的诸多应用场景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受限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高质量数据集获取等上下游技术发展情况。

二是人形机器人成本仍需不断降低。目前,具备实用功能、全尺寸的人形机器人整机产品价格普遍较高。要控制人形机器人成本,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标准体系、拓展应用场景、探索商业模式、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分工协同,才能尽快形成规模效应,进而有效地优化投入产出比。

三是安全隐私等问题不容忽视。由于人形机器人出现故障时有可能对周围的人员、财产造成较大损伤,人形机器人的推广应用必须统筹考虑其功能安全可靠。同时,人形机器人还集成了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和人机交互功能,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及隐私问题也需重视。

全球治理角度来看,在人形机器人国际标准制定、国际安全伦理治理以及技术开发和场景探索等方面,中国持续推动该领域国际合作,未来也将为推进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安全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年内第三家!健信超导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系全球最大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 天天要闻

年内第三家!健信超导科创板IPO申请获受理 系全球最大超导磁体独立供应商

《科创板日报》5月9日讯(记者 李煜) 年内科创板第三家获受理企业“花落”健信超导。今日(5月9日),上交所官网披露,宁波健信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健信超导”)的科创板首发申请获得受理,保荐机构为广发证券。健信超导也成为今年科创板第三家获得受理的企业,“科创板八条”的政策效应持续放大。▍系全球最...
给好评送冰粉、甜品,大众点评整治这类违规行为,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给好评送冰粉、甜品,大众点评整治这类违规行为,举报有奖

随着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不少商家开始“刷好评”。“一杯饮料换一个好评”“15字好评免费领甜品”等套路层出不穷,不仅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也折损了“线上好评”的参考价值。近日,“规定字数写好评换饮品”“写下差评却被商家骚扰”这些屡见不鲜的违规行为
我国突破金属 3D 打印难题,构件表面精度达毫米级 - 天天要闻

我国突破金属 3D 打印难题,构件表面精度达毫米级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院)今日披露消息,一直以来,航天装备大型构件金属 3D 打印技术(也叫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面临着效率和精度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如今这个难题有解了。火箭院战术部和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大型舱段、壳体高效率高精度增材制造技术项目针对新一代航天装备大型...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 天天要闻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坚持统筹监管、系统防治,通过以规则规范行为、以技术驯服技术,无人机乱象才能得到有效根治。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近日,一段“穿越机在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古塔券洞内飞行时坠落”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广泛关注。经查,涉事“飞手”张某某系擅自飞入三塔景区,大理市公安局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
老有所“美”,乐龄群体乐享“数字人生” - 天天要闻

老有所“美”,乐龄群体乐享“数字人生”

“以前只会用手机按着说话,现在进步很大,学会做小视频、刷小红书,有疑问还会找AI帮忙。比如做扭扭棒手工花,我去社交平台找教程,处理老照片也尝试用美图功能。”76岁独居老人冯宣英阿姨,没想到晚年生活还能“美”出新高度。
智数科技集团拟折让约18.39%配售最多1970万股 净筹约680万港元 - 天天要闻

智数科技集团拟折让约18.39%配售最多1970万股 净筹约680万港元

智通财经APP讯,智数科技集团(01159)发布公告,于2025年5月9日(交易时段后),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据此,公司委任配售代理(作为公司的独家代理)尽最大努力于配售事项的先决条件获达成后,按每股配售股份0.355港元的价格配售最多1970万股配售股份予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价较于配售协议日期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每股股...
“张湾智警”上岗!无人机变身 “空中 110” - 天天要闻

“张湾智警”上岗!无人机变身 “空中 110”

晨曦中,数公里外的路口突发拥堵,一架印有“张湾智警”标识的无人机从机库起飞,通过空中喊话疏导车流,同时将车牌识别画面,实时推送至地面执法终端。这一幕高效协同的智慧警务场景,正是“张湾智警”无人机系统融入城市治理的日常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