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流水20亿,手机抽奖里的“杀猪盘”

2025年03月16日10:12:07 科技 1547

一天流水20亿,手机抽奖里的“杀猪盘” - 天天要闻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作者 | 金玙璠

编辑 | 魏佳

“恭喜您!抽中200元话费券!”

当你在停车场扫码缴费、开发票甚至拆快递时,是不是总会被这样的“幸运弹窗”砸中?

别急着开心,从你点击“抽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踏入了一场精心编排的“消费剧本”。

2025年央视3·15晚会以“手机抽奖”为切口,揭露了“百抽百中”的网络抽奖游戏真面目:消费者看到是金光闪闪的大转盘,背后却是一条分工明确的收割产业链——从扫码跳转到“必中”话费券,从自动续费陷阱到高仿白酒货到付款,每个环节都精准算计着人性。

更让人后背发凉的是,根据央视曝光的信息,操盘手之一是港股上市公司兑吧集团,引流的平台之一是电子发票龙头诺诺网(诺诺网)。涉事商家称,这种带有欺诈嫌疑的业务一天的流水基本能达到20亿元左右。

当消费者发现被套路、想维权时,则面临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一方面,因为兑吧集团关联公司利用注册空壳公司、频繁更换支付通道规避监管。例如,诺禾网络利用劳务市场收集身份证,单日消耗5-10本营业执照维持支付通道。

另一方面,这个套路在一定程度上披着“合法性”的外衣。例如,当你为视频会员绑定了自动续费,甚至因遗忘取消订阅被连续扣款时,商家的操作都符合“用户自愿授权”的条款。商家赌的就是——消费者看不懂、记不住、懒得退。

网络抽奖早已从“概率游戏”升级为“精准收割工具”,等下次看到抽奖页面的金光闪烁时,请默念:“天上不会掉馅饼”。

“百抽百中”背后的三大陷阱

今年的3·15晚会通过暗访、技术解析和受害者案例,曝光了抽奖活动背后的三大套路。其核心逻辑都是利用人性弱点:抽奖的即时快感、小额优惠的诱惑,以及自动续费条款的隐蔽性。

套路一:通过“200元话费券”诱导消费。

当消费者在诺诺网提交发票信息后,在没有进行任何操作的情况下,页面会“自动跳转”至抽奖大转盘。点击抽奖后,系统弹窗提示“恭喜抽中200元话费券”。

看似幸运的背后,实则是所有用户都会“中奖”。而所谓的“200元话费券”,实为30张小额优惠券,需充值4000元话费、分15个月才能用完,实际折扣率仅5%。

一天流水20亿,手机抽奖里的“杀猪盘” - 天天要闻

图源 / 央视网截图

更关键的是,商家深谙人性弱点——话费券使用周期长,多数人领取一两个月后就会遗忘或因为操作复杂成为“沉默用户”。商家正是利用这种遗忘和疏忽,抓住海量“沉默用户”的空子,悄然敛财。

套路二:通过小额优惠吸引,再利用“遗忘”和“疏忽”持续扣费。

除了开发票,停车场扫码付费也藏着这种套路。支付页面上会出现两个按钮,一个是5元停车券待兑换按钮,一个是缴费确认按钮。由于停车缴费时大家通常都比较匆忙,更容易被误导点击停车券按钮,点击这个按钮后,会进入抽奖界面,且一定中奖——例如,1分钱得价值19.9元的视频会员。

商家在扣费环节是煞费苦心,从扣费方式到扣费时间,每个细节都精心算计。

扣费方式上:在领取页面下方,商家用不起眼的字体标注了自动续费协议及其费用。也就是说,你第一次扣费虽然只有仅1分钱,但和商家签订了自动续费协议。

次月,用户可以到对应公众号再领一个月的会员,但至于用户来不来领就是用户的事,商家默认每个月都到用户账户里扣19.9元,依然赚的是沉默用户的钱。

扣费时间上:商家会选择在凌晨扣款,当用户早上起来的时候,扣费信息已经被各种信息推送覆盖掉,很难察觉。

套路三:白酒虚标价格,制造优惠假象。

还有一种白酒推广业务也涉及抽奖套路。央视记者体验发现,大转盘抽奖后,页面会醒目提示“恭喜中奖”,跳转至白酒领取页面,消费者填写收货姓名、电话和地址,就能“领”千元白酒。

其实这些白酒虚构了高价:两箱原价63元/箱的白酒,被包装成“价值4700元”的礼品,最后会以398元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而且是“货到付款”。商家赌的就是消费者签收后的沉默。

消费者签收后套路还没完,会被纳入二次营销名单,商家继续利用虚高原价、制造稀缺性的话术,诱导消费者进入复购链条,进一步收割。

谁在靠网络抽奖赚钱?

网络抽奖背后,到底是谁设下的消费套路?

经3·15晚会调查,“200元话费券”套路多方“分工明确”:诺诺网“引流”,广告推广由兑捷网络等公司负责,话费券充值由数字权益平台执行,实际收款方是晶珊运予通讯运营商。

这背后涉及的大平台是兑吧集团、诺诺网络科技(诺诺网)。

兑吧集团是核心操盘手。315晚会点名其子公司兑捷网络和另一家互动广告公司诺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均存在通过手机抽奖诱导消费、虚假宣传等违规行为。

而实际上,兑吧集团通过其全资子公司杭州兑吧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控股杭州兑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兑捷科技正是诺禾网络的实际控制方。

一天流水20亿,手机抽奖里的“杀猪盘” - 天天要闻

图源 / 天眼查

兑吧集团创始人陈晓亮曾以“90后创业者”形象备受关注,但公司近年股价低迷。截至曝光前,其市值2.48亿港元。2024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互动广告业务贡献3.18亿元收入,毛利率13.42%,虽同比下滑,仍是集团核心利润来源。

兑捷网络是整个链条的核心之一。不止开发票,停车扫码以及生活中很多其他扫码场景,背后的跳转抽奖广告,都是这家公司提供的。

该公司负责人称,“200元话费券”活动是目前获利最高的业务,而且最暴利,投100万元当天回150万元,这几个板块的业务客户,已经接近于疯狂。

而诺禾网络负责人承认,200元话费券、自动续费以及白酒推广,这类业务本质上就带着诱导属性,甚至还有欺诈嫌疑,“基本上一天的流水在20亿元左右。就是三五家(互动广告)公司构成的这20个亿。”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些公司通过多层“壳公司”支付通道规避监管。诺禾网络负责人称,一本营业执照,可以申请五个通道,一个支付通道大概能顶15分钟,就是一天基本上要消耗五到十本营业执照。

此外,诺诺网作为头部电子发票平台,也成了兑吧集团的“流量跳板”。诺诺网尚未独立上市,但其凭借股东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持股64.33%)与蚂蚁集团(通过旗下上海云鑫创业投资)的光环,一度为其贴上“技术驱动”标签,其主要产品包括诺诺发票、极速开票、财税机器人。

“诺禾”与“诺诺”名称部分相似,但根据现有信息,未发现存在直接关联。

3·15晚会的曝光,证明兑吧集团的商业模式建立在用户信息不对称和法律漏洞之上,如果不能摆脱对诱导性广告的依赖,不但长期发展存在隐患,还可能沦为资本市场的“弃子”;而诺诺网若继续放任平台沦为广告跳板,恐将失去企业客户信任。

未曝光的五大套路

除315晚会揭露的案例外,网络抽奖的“变种套路”早已渗透至更多场景。“定焦One”根据此前了解到的多位消费者的经历及网络投诉内容,总结了五个隐秘套路。

套路一:中奖后兑付无门。

有用户看到某APP上发布微信扫码领1000元红包任务,进入抽奖页面完成任务,抽奖一次需支付金额10-200元不等,活动显示冲值300元抽奖结束后即可提现1000元,(实际上)充值300元后无法提现,并联系不到客服处理。

套路二:大额优惠券诱导消费,却买到低价劣质商品。

晶晶在使用某知名在线视频APP时,页面出现了抽奖,抽了三次,分别抽到了智能手表100元优惠券、蓝牙耳机100元优惠券、乳胶枕100元优惠券。

她点击优惠链接,购买了优惠后99元的乳胶枕和79元的智能耳机。随后在淘宝搜索发现,同款乳胶枕只要18.53元,同款耳机仅售8.62元。

这类骗局是利用大平台信用背书,将三无产品伪装成高价商品,通过伪标高价的障眼法制造“低价错觉”。

一天流水20亿,手机抽奖里的“杀猪盘” - 天天要闻

图源 / Unspalsh

套路三:想提现先拉新,榨干你的价值后甩掉你。

有用户在转转盘抽到了“一等奖1000元钱”,但提现条件层层加码,例如,规则是一个小时之内“保卫1000元”不让老鼠入侵,那就需要1小时内邀请50名好友,也就是帮平台获客。

“一开始一个老鼠入侵会减掉1分钱、1块钱,最多三四块,到了最后五分钟,一次减九十多。”该用户称。总之,沉没成本效应使用户不甘放弃已投入的时间与金钱,但越到最后,“保卫1000元”的游戏难度越来越大。随意又可控的游戏规则,让1000元到手基本不可能,用户还免费帮商家拉了新。

套路四:诱导填写手机号,强行开通付费套餐。

有用户在另一视频APP界面抽奖,抽完后提示年费送4G流量,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后直接扣费40元,显示开通成功40元4G国庆专属流量套餐,但用户在该APP却找不到流量套餐,想在中国移动APP取消也没有该业务。

这类套路是在抽奖页面嵌入了“免密支付”协议,用户点击即默认授权扣费。

套路五:先买东西再获取抽奖机会,抽中后兑付无门。

有用户购买一款价值298元的商品后,抽奖抽中了一个标价8800元的女士手表,随后被告知需要代缴563元保价费用和837元海关税,收到后十分钟之内退还1400元。而随后退款时候又说积分不足导致退款失败,需要支付1600元补齐积分后自动退款到微信账户。

此时申请退款,对方称要补齐1600元,累计3000元才能一次性退还。

“抽奖陷阱”怎么破?

网络抽奖本质是利用消费者的两种心理错觉:

其一,“机会不用白不用”:商家抛出的中奖机会即便是硬塞给你的,很多人也会点点试试,抽奖的随机性,能满足人们的即时满足心理。

其二,“意外之财,不花白不花”:“中奖”的视觉冲击会促使人们做出冲动决策,即便是一张优惠券,也很容易让人产生捡便宜的心理。

总之,网络抽奖之所以能收割那么多人,核心都是先用鱼饵钓起你的钱包,再用“沉没成本”心理让你越陷越深。

那么,网络抽奖像“小广告”一样“贴”满各种APP,我们该如何避开“抽奖陷阱”?

作为消费者的武器就两样:“较真”和“不贪”。

先说“较真”:所有需要预付费或提供个人信息的抽奖活动,都需核查规则细节;定期检查支付平台的订阅服务,避免“被动扣款”。

再说“不贪”,抽奖页面跳出来时,先问自己:“凭啥天选之子是我?”如果抽到大奖,还请记住:“免费馅饼的背面,永远印着隐形账单”。

而在这场技术与人性的博弈中,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提升信息透明度(推动平台公示中奖概率)、强化法律约束(强制弹窗提示自动续费条款)。

*题图来源于央视网截图。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给好评送冰粉、甜品,大众点评整治这类违规行为,举报有奖 - 天天要闻

给好评送冰粉、甜品,大众点评整治这类违规行为,举报有奖

随着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不少商家开始“刷好评”。“一杯饮料换一个好评”“15字好评免费领甜品”等套路层出不穷,不仅影响用户的消费体验,也折损了“线上好评”的参考价值。近日,“规定字数写好评换饮品”“写下差评却被商家骚扰”这些屡见不鲜的违规行为
我国突破金属 3D 打印难题,构件表面精度达毫米级 - 天天要闻

我国突破金属 3D 打印难题,构件表面精度达毫米级

IT之家 5 月 9 日消息,据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火箭院)今日披露消息,一直以来,航天装备大型构件金属 3D 打印技术(也叫金属增材制造技术)面临着效率和精度难以兼顾的技术难题,如今这个难题有解了。火箭院战术部和首都航天机械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大型舱段、壳体高效率高精度增材制造技术项目针对新一代航天装备大型...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 天天要闻

无人机不能无人管

坚持统筹监管、系统防治,通过以规则规范行为、以技术驯服技术,无人机乱象才能得到有效根治。 图片内容来源于网络 彩云网评特约评论员 何冠军 近日,一段“穿越机在大理崇圣寺三塔的古塔券洞内飞行时坠落”的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广泛关注。经查,涉事“飞手”张某某系擅自飞入三塔景区,大理市公安局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
老有所“美”,乐龄群体乐享“数字人生” - 天天要闻

老有所“美”,乐龄群体乐享“数字人生”

“以前只会用手机按着说话,现在进步很大,学会做小视频、刷小红书,有疑问还会找AI帮忙。比如做扭扭棒手工花,我去社交平台找教程,处理老照片也尝试用美图功能。”76岁独居老人冯宣英阿姨,没想到晚年生活还能“美”出新高度。
智数科技集团拟折让约18.39%配售最多1970万股 净筹约680万港元 - 天天要闻

智数科技集团拟折让约18.39%配售最多1970万股 净筹约680万港元

智通财经APP讯,智数科技集团(01159)发布公告,于2025年5月9日(交易时段后),公司与配售代理订立配售协议,据此,公司委任配售代理(作为公司的独家代理)尽最大努力于配售事项的先决条件获达成后,按每股配售股份0.355港元的价格配售最多1970万股配售股份予不少于六名承配人。配售价较于配售协议日期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每股股...
“张湾智警”上岗!无人机变身 “空中 110” - 天天要闻

“张湾智警”上岗!无人机变身 “空中 110”

晨曦中,数公里外的路口突发拥堵,一架印有“张湾智警”标识的无人机从机库起飞,通过空中喊话疏导车流,同时将车牌识别画面,实时推送至地面执法终端。这一幕高效协同的智慧警务场景,正是“张湾智警”无人机系统融入城市治理的日常缩影。
联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芯片上市,这次真没放鸽子 - 天天要闻

联想憋了40年的大招:自研5nm芯片上市,这次真没放鸽子

最近科技圈最热闹的事,莫过于联想在自家新平板上塞了颗"中国芯"。这事要搁五年前,网友能把键盘敲出火星子——毕竟在很多人印象里,联想除了组装电脑就是卖手机,突然掏出颗5纳米芯片,比四川变脸还让人意外。说起联想和芯片的恩怨情仇,那真是三天三夜唠
国产手机冲高端:别光顾着堆料,先学会把价格打上去 - 天天要闻

国产手机冲高端:别光顾着堆料,先学会把价格打上去

最近翻看Counterpoint的2025年一季度手机市场报告,有个数据看得人直嘬牙花子:苹果手机的平均售价还是816美元,相当于5800多块人民币,而小米的均价才155美元,折合人民币1100出头。这价格差得,都能买五台小米凑个"五福临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