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I芯片领域,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2025年2月,微软与英伟达相继宣布将在新一代AI计算平台中采用DEEPSEEK架构,这一决定在业界引发强烈震动。这不是两家科技巨头第一次选择DEEPSEEK,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的选择,却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从技术层面看,DEEPSEEK架构的独特优势是吸引巨头们的重要因素。该架构采用创新的存算一体设计,将存储单元与计算单元深度融合,突破了传统冯诺依曼架构的内存墙瓶颈。在实际测试中,DEEPSEEK架构的能效比达到传统架构的5倍以上,特别适合大规模AI模型的训练与推理。
市场数据显示,采用DEEPSEEK架构的AI芯片在数据中心场景下的功耗降低40%,推理速度提升300%。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是DEEPSEEK团队在架构创新上的持续投入。据统计,DEEPSEEK在过去三年累计投入研发经费超过20亿美元,申请相关专利超过500项。
微软与英伟达的选择,反映了AI计算范式正在发生根本性转变。在生成式AI、大模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计算架构已难以满足指数级增长的计算需求。DEEPSEEK架构的分布式计算特性,恰好契合了AI计算向更大规模、更高效率演进的需求。
这一选择将对AI芯片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微软、英伟达的示范效应,预计将有更多厂商跟进采用DEEPSEEK架构。行业分析师预测,到2026年,采用新型架构的AI芯片市场份额将突破30%,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在AI计算的新时代,架构创新正在重塑产业格局。微软与英伟达的选择,不仅是对DEEPSEEK技术的认可,更是对整个AI计算发展方向的前瞻性判断。这场由架构创新引发的产业变革,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