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2023年12月28日18:21:00 科技 9885

看了3个小时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对于期待小米汽车价格的网友,可能有用的话只有一句,那就是:那些说14.9万的就不要再讲了。

作为十年米粉,小编那是全程看完了小米整个发布会。整个发布会,除了小米su7出现频率最高之外,第二高就是保时捷taycan,在讲到整车扭转刚度时更是出现了布加迪威龙、猛禽f150、揽胜的字眼。

不仔细看,小编还以为这是在比跑分……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不得不说,小编看完雷军的发布会之后,感觉自己预测的16.99万,可能已经不适合小米汽车了。感觉小米汽车这是要卖30万+的感觉,就是入门版也不可能低于20万了,小米汽车这次没有公布售价,显然,这个时候要是公布过高的售价,那岂不是助力刚刚上市的极氪007,英伟达芯片,高通骁龙8259,这是和小米一样的配置。

对于小米汽车的产品力没有失望,但是对价格必然要失望了。希望小米汽车不会成为一台:有钱人不想买,想买的买不起的一台车。还是说说其他一些信息吧,有五个关键词。

1003天。

开场雷军就表明了小米从宣布造车到现如今汽车技术发布会的开展,过去了1003天。在造车技术相对成熟的当下,是不是有点慢了。雷军也曾扪心自问过,但是他表示,造一辆车很容易,造一辆好车很难。但小米造车从开始就心怀敬畏,要坚定不移的造一辆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dream car。并且立志在15-20年,成为全球范围内知名车企,为全球汽车发展而奋斗。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看得出来,小米的野心不小,口号喊得也不小。为了表明自己是干实事的,不是只做ppt造车的,雷军从5个方面对小米汽车取得的成就进行了展示,里面有5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转速+超级电机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开篇雷军就说明了电机是造车核心,决定了车辆的性能表现。转速也是目前主流车企内卷最为严重的领域,bba目前水准维持在1.6万转,而特斯拉百万级的产品转速最高在2万转,小米从决定造车那一天,就决定要做超级电机,做最快转速。超100+人的专家团队,带来了两款电机v6和v6s,账面数据来看,v6发动机299ps,220kw,400牛米,媲美燃油机六缸的水平。v6s的最大马力374ps,275kw,峰值扭矩500牛米,媲美燃油车大六缸的数据表现,最高转速能达到2.1万。

很难过,日前华为推出了一款22000转速的电机,偷了小米的家。小米也不藏着掖着了,直接放大招了,亮相了v8s,电机最大马力578ps,425kw,峰值扭矩635牛米。转速直接得到了27200rpm,从数据上来看,刷新了全球电机领域的天花板。

在技术攻克上,小米下了不少功夫,通过重新设计定转子以及自研sic电控系统,以及双向主体油冷等技术,从本质上提升转子的强度,并且通过激光缠绕工艺实现了实验室数据超3.5万转!

简单概括就是2.1万转已量产,2.7万转预计2025年上车,3.5万转目前处于实验室达成阶段。

第二个关键词就是宁德时代+ctb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电池做好是做纯电车的基石,它能够影响一辆车的空间和动力以及安全性。小米在这方面,选择了和宁德时代深度合作,用了两年的时间,重视研发和自建工厂,从源头保证电池性能和品质,带来了871v碳化硅平台和ctb一体化技术,伴有asil-d强大热管理,提高整体安全和续航表现。

申请132项专利,通过65项。在安全性上,通过ctb一体化技术(大家都比较熟悉),165片气凝胶隔热材料和14层的底盘防护,不畏底盘碰撞。关于低温续航痛点,小米从北方车厂角度,定下了冬季电车续航之王的小目标。电动车核心技术看电池,电池的重点在热管理,谁能做好这一点,谁就能提升整体续航表现。当下车市主要使用热泵技术,小米利用asil-d系统,采用了一热多用,三热源逐级加热技术等等,通过了漠河的测试,誓要解决冬季用车痛点,增加低温续航。

第三个关键词大压铸+泰坦合金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特斯拉开启了大压铸的时代,上海工厂有6000吨的大压铸,特斯拉首创并且成为了全行业趋势。小米决心自己建厂,有9100t的锁模力,领先特斯拉美国工厂的9000t数据。自研设备集群系统和唯一一家拥有可量产的自研大压铸材料的工厂,带来了泰坦合金,配方1016万种,测试1550次,有30%的循环率,小米su7就搭载了这种合金。并且在72合一的一体化压铸后地板里,三段式后地板减轻重量提升性能的同时,还能带来更高的使用寿命。

第四个关键词——自动驾驶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这也是科技公司入局造车行业最受消费者关注的领域。

智能化领域同样卷的飞起,小米的信心,来自于三点。

1是投入,超1000人 超200辆 超1000万公里,以及47亿的投入给了它底气。

2是ai技术,小米从2016年就在ai开始布局,投入超一百亿,团队超3000。

3小米虽然起步晚,智能驾驶领域迭代快,意味着起点高,应用的都是最新技术。

在这里小米着重强调了智驾领域的感知技术,小米强化感知系统,实现了三项自研,变焦bev+超分辨率占用网络+道路大模型。508tops的高算力芯片、一个激光雷达(安装在车顶)、11个高清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等等加持,面对老司机都束手无策的极限机械库位泊车等实际用车场景,小米自驾系统轻松搞定。

在这里,小米汽车立下了新的小目标,2024年做到智能驾驶领域第一梯队。

第五个关键词——智能座舱+澎湃os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五屏联动

中控大屏小米带来了16.1寸的3k分辨率,超窄视边框,从本质上来说选择了一个超大的平板上车。这是小米的专业,16/10的比例,操作更方便,应用兼容性最好。在尽量大的基础上,不影响操作空间。56英寸超大抬头显示,可旋转仪表屏,仪式感满满,后背能挂新版小米pad,后排能直接联入车辆操作网络,操作便捷,如同原生。

澎湃os上车

搭载骁龙8295芯片,底层重构,跨端智联,主动协同,智能写作,人、车、家在此正式闭环。车机体验非常强大,第一点和手机平板一样的交互体验,不用学习也能轻松上手。对小米用户来说,和手机完全一致,没有过渡阶段。第二点就是快,极速启动1.49s,上车就保持就位。应用启动快,操作跟手。智能ota座舱系统升级只需要三分钟,整车升级30分钟。

应用生态

手机应用pin到车上,秒变原生应用。手机和车机互联,分屏显示,导航流转,视频映射,资讯全屏显示,会议流转,强大生态,主流车载应用,平板生态无缝上车,超5000种应用,逐一筛选,逐渐上车。

极为庞大的硬件生态

3个小时小米汽车发布会,“有用的话”只有一句,14.9万不要想了 - 天天要闻

米家设备,同账号免密码无感上车,自动连接车载wifi,专属的carlot生态,屏幕四周都可以拓展pin点和磁吸,周边生态设备都可以自行加装,释放个性。中控台储物空间,也有标准接口,智能香薰机,也可以换成别的生态设备,座椅后背也带硬件拓展,平板和小桌板以及衣架等等。carlot向第三方全面开放,支持无线carplay,ipad上车也能控车,这一点的确是很友好。也能带来更为丰富的生态系统和更便利的用车体验。

这场发布会自研提及的频率很高,也能看出小米汽车不满足于造一辆车或者几款爆款,它来就是为了全球第一梯队而来。自研摩德纳平台架构技术,澎湃os的到来,对小米的用户更友好,十倍投入只为做一台好车,小米汽车是想要实现科技和生态的科技跨越,实现在科技的助力下,丰富生态系统的加持,带来人车合一。

关于小米su7,此次发布会最后介绍了它的定位,以及它的设计团队,要做一款既经得起时间考验又是一辆未来的车。小米su7定位c级高性能轿车,还有几个月上市,尺寸上是对标宝马5系,是生态*科技加持的轿车,所以从这一点看,价格也不会和坊间预测一般,对标比亚迪汉或者海豹,

科技分类资讯推荐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 天天要闻

长安与东风重组新进展:朱华荣称不会改变长安既定战略

2月9日,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同步发布了控股股东“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的信息。长安汽车的控股股东是兵装集团,而东风集团股份的控股股东是东风公司。随即,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这两家汽车央企将合并重组,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 天天要闻

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送考下乡,2025年考驾照不难了

电动车加强管理以后,要求机动车类型的车辆需要持证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驾照却受阻,一方面有年龄的限制,另一方面偏远山区考驾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龄限制放宽10年,同时推出送考下乡服务,还进一步的降低考驾照的费用,2025年起考摩托车驾照不难了。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 天天要闻

从“星灵安全守护体系”到昊铂HL,看懂广汽科技日

发布会以技术切入,并全程围绕安全展开。广汽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冯兴亚率先登场,宣布2025年四季度将正式上市支持L3级智能驾驶的车型,他同时强调面向自动驾驶时代对智能驾驶技术、整车安全架构以及突发风险处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冯兴亚提到了“广汽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 天天要闻

关税大棒下,最受伤的车企出现了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刚挥出,尚未吓退“外敌”,却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拥有玛莎拉蒂、Jeep等14个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车企斯泰兰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国工人,关闭加拿大和墨西哥两家工厂,北美生产线陷入瘫痪。几乎同一时间,捷豹路虎宣布暂停对美出口一个月,奥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