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线束 ↑,让我们一起进步!
近日,线束检测设备领军企业浩锐拓科技的官网,发布了一条与“端子压接质量”有关的免费体验活动。这个活动在小编看来,还是比较有价值的。
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端子剖面分析仪和不会用端子剖面分析仪的朋友。要知道,这种代做剖面的服务,在其它厂商那里,是收费服务。单根端子线的一份检测报告就要300-500元,现在浩锐拓免费为大家做,而且似乎还没限制数量,做10根,就相当于薅了3000元的羊毛。
活动详情摘录如下,感兴趣的朋友可按照指引参与。更多信息可以自行到浩锐拓官方公众号了解。
《线束行业的专属福利!免费端子剖面分析【公益活动】》
活动时间:即日起至2022年10月30日
活动对象:所有线束企业。
活动内容:免费为企业进行线束端子剖面检测,同时反馈检测报告。
参与方式:无门槛,仅需将想要检测的端子线快递到指定地址即可,无需其它手续。
寄送规则:1.寄送需要检测的端子样品,每种端子线贴上型号标签,以便区分。
2.快递袋中请按以下格式附上说明纸片,以便联系接收检测反馈。
【格式内容】1.工厂名称:2.联系人:3.电话:
活动费用:0元(郑重承诺本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
反馈内容:1.样品的剖面分析报告(电子版);2.附赠常见端子问题及调整方向指引。
检测周期:收到样品后的1-3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剖面分析报告。
联系电话:0755-2658 3671
邮寄地址:深圳·宝安·新安街道创业二路268号 东联大厦B座607 高生(收)
最后,小编给大家附上常见的压接不良问题。就小编的经验,这些问题,几乎每家工厂,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快去看看你们家有没类似的问题吧。
1-导线压接不合格问题
图例问题:图中导线无明显变形,多数仍保留原材料圆形特征。
可能原因:1.线的规格过大;2.线芯股数不足;3.压接高度略高。
解决方案:1.检测线的规格及线芯股数是否符合标准;2.测量压接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2-压接翼末端不合格问题
图例问题:压接翼末端接触铆压后底部材料。
可能原因:1.压接高度过低;2.端子压接翼不对称。
解决方案:1.测量压接高度,重新调整至标准高度;2.检查端子压接翼是否对称。
图例问题:压接翼末端碰到包筒内侧壁。
可能原因:1.压接高度不合格;2.端子压接翼不对称。
解决方案:1.测量压接高度,重新调整至标准高度;2.检查端子压接翼是否对称。
图例问题:一侧压接翼碰到包筒内侧壁,包住的导线中存在未压接变形的情况。
可能原因:1.压接高度不合格;2.端子压接翼不对称;3.导体可能被切断。
解决方案:1.测量压接高度,重新调整至标准高度;2.检查端子压接翼是否对称;3.确认开线皮制作过程中,是否存在导线被切断的问题。
3-压接翼搭接长度问题
图例问题:压接翼未紧锁。
可能原因:1.端子可能因线芯太大,导致压接面积过小;2.使用了错误的压接模。
解决方案:1.用更大压接面积的端子或使用OD更小的线芯;2.检查压接模是否正确。
4-压接翼支撑角问题
图例问题:支撑角度大于30度,导致CFE压接卷曲末端间距大于50%原材料的厚度。
可能原因:1.压接高度不合格;2.压接刀片可能存在磨损;3.端子压接翼不对称。
解决方案:1.重新测量压接高度,确定是否标准;2.检查压接刀片是否磨损;3.检查端子压接翼对称情况。
5-底部厚度问题
图例问题:包筒底部厚度小于75%原材料的厚度,压接毛刺过长。
可能原因:压接过度,导致原料过分挤压变形。
解决方案:调整压接高度,让底部厚度至少大于原材料厚度的75%,毛刺高度小于1个料厚。
6-底部毛刺宽度与高度问题
图例问题:压接毛刺宽度明显超过标准值。
可能原因:圆形的棱边表明压接底刀(底座)磨损,导致毛刺产生。
解决方案:需要检查及更换压接底刀。
图例问题:压接毛刺高度过长,不符合要求。
可能原因:1.新的压接模可能过压;2.上刀和下刀没有对其,可能出现偏移。
解决方案:1.调整压接高度;2.调整压接模,将偏移的上刀和下刀对齐。
7-上压刀与底座问题
图例问题:1.压接轮廓出现凹痕;2.毛刺宽度过宽。
可能原因:1.压刀和底刀碰撞导致压接轮廓受到挤压变形;2.底刀受损产生毛刺。
解决方案:1.调整压接模;2.检查与更换压接模。
8-端子包筒内壁裂纹问题
图例问题:包筒内外壁均不能出现裂纹,但图例中内壁出现裂纹。
可能原因:底刀受损导致挤压撕裂包筒内壁。
解决方案:检查及更换底刀。
图例问题:上内壁有明显裂纹。
可能原因:切片位置靠近锯齿槽,继续研磨切面,正常情况会出现裂纹。
解决方案:调整切片与锯齿槽的距离,若裂纹未消失应检查端子材质及调整压接模。
《线束智造》技术交流群,为行业精英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学习、资讯交换的渠道!如果你需要入群,请:
关注我们
公众号:线束智造
聚焦线束智能制造相关资讯
共享线束行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