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九届新侨创新创业成果交流活动在北京举行,会上对“中国侨界贡献奖”获奖者进行了表彰。湖南省共有4人获奖,其中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张斗教授荣获“中国侨界贡献奖”一等奖。
(图源:北京侨联)
“中国侨界贡献奖”由中国侨联于2003年设立,每两年举办一次,活动通过表彰“侨界贡献奖”、举办新侨创新创业主题报告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介新侨创新科技成果和创业奋斗历程,在团结激励鼓舞海内外侨界高层次人才为国服务方面成效显著。本次表彰中,全国有128人获奖,其中,一等奖52名,二等奖76名。
张斗:用先进知识和经验来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
张斗,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中南大学“升华学者”特聘教授等人才计划。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子陶瓷与器件,介电复合材料与器件,无铅压电铁电陶瓷、铁电薄膜、3D直写以及多孔生物陶瓷等。
说起回国这个决定,张斗从未后悔过。
1999年,张斗获得了前往韩国学习的机会,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让张斗深刻认识到自身学识的不足,于是决定前往英国深造,将研究方向和工作重心放在高端压电陶瓷材料及器件领域。
2009年,张斗回国后迅速组建了“电子陶瓷与器件”科研团队,致力于压电陶瓷及器件技术的研发。
“做好科研工作,就是要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结合起来,解决国家遇到的困难挑战和‘卡脖子’问题。”面对我国航空航天、工业自动化等对新型智能材料的迫切需求,张斗带领团队成员潜心钻研,发明了智能压电纤维复合材料制备与应用系列关键技术,目前,已在我国大型航天结构、工业智能监测、桥梁道路等领域推广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在压电/介电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过程中,张斗及其团队攻克了复合材料结构-性能关联机理复杂、陶瓷/聚合物介电性能不匹配、协同调控与大尺寸制备困难等技术难题,多项创新成果的实现不仅增强了中国材料学科在压电/介电领域的理论自信和科学自信,也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电子材料领域研究的学术话语权和影响力。
张斗说,“能用在国外汲取到的先进知识和经验来服务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这让我感到成就感爆棚!”
不仅与国际接轨,张斗的研究也聚焦地方实际。基于湖南省丰富的矿产资源,张斗结合自身在无铅压电陶瓷、薄膜电容器等领域的研究,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技术和产品优势,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累计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近五千万元。未来团队将取得更多技术上的突破,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鉴于自身留学的经历与经验,张斗还十分注重研究生国际化培养,鼓励和支持团队的青年教师和学生出国深造、访学交流等。“只有视野打开了,思路才能打开;思路打开了,格局才能打开。”他希望自己的学生潜心研究,肩负起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用更多原创性的科研成果服务国家、服务人民,最终服务于人类的共同进步。
科学大道上始终群星闪耀,他们不仅膺获了个人荣誉,更为人类的进步孕育了累累硕果。未来,将有更多中南人追随榜样的脚步,专心学业、潜心钻研,共同攀登科学高峰!
关注"中南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头条号,获取关于"985"、"211"、"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大学的最新精彩资讯!
文章素材来源:中南大学新闻网、中南大学教师个人主页、湖南省侨联官微、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