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宁德时代在社交平台上爆料:“公司研发出了超快充技术,最快5分钟充电80%。”很多网友对于这次一爆料持怀疑态度,靠谱吗?难以想象这么快的充电速度真实存在,会不会又是厂家玩“自定义数据”的套路?
不到一个月,充电速度又提升一倍?
上个月,宁德时代就已经给网友们报“爆了个大料”——宁德时代发布了第三代“麒麟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达255Wh/kg,快充至80%电量只需10分钟。这种充电速度就连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都只能“望洋兴叹”,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宁德时代又把充电效率提高了1倍?对于宁德时代的曝光,很多网友将信将疑,总觉得数据里夹杂着一些“水分”?
6.25分钟全部充满?
一些网友问了比较“犀利”的问题——按照5分钟充满80%的标准来计算,是不是可以理解为6.25分钟充电量就能达到100%?答案或许不用官方人员回答,就已经呼之欲出了,肯定是不行的。就像我们平常给手机充电一样,显示的充电完成量数值,只能作为一种参考,并非完全精准。
例如不同品牌手机,显示的耗电速率是不太相同的。有些手机电量在90%以上时,显示的耗电速率很慢,一旦显示电量降到90%以下时,掉电速度会明显加快。而有些手机则恰恰相反,显示电量在90%以上时耗电速度很快,电量越少掉电速度越慢。事实上,这就是手机厂商对于手机显示电量的设计机制不同所导致的。
而宁德时代所说的,5分钟充满80%,很可能说的也是显示电量,这种电量本身就是设计出来给用户作为一种参考,是可以通过机制修改而改变的,精准不精准全看宁德时代怎么设计。甚至有网友戏称“充到80%要五分钟,但是全部充满要2小时”。最终我们要用来衡量充电能力的是续航,麒麟电池的续航能力是1000公里,充电5分钟真的能续航800公里吗?
无限追求充电速度,真的没问题吗?
提升充电速度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这种提升应该是建立在安全,以及不损伤电池的基础上。电池充电不断增快,一定会伴随这两个现象:
1、充电电流越来越大;
2、充电过程中温度越来越高。
这也很可能会导致一些问题。首先是安全隐患,电流增大引发的高温,加大了车辆引发火灾的能力。过去的几年,我们偶尔会看到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现象,这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充电电流过大导致电池异常升温,最终酿成的惨剧。
除此之外,电池充电温度过高,会对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加速电池的老化,最终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因此电池的充电效率,应该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否则揠苗助长不仅难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反而会起到反效果。(霍浩)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