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不是经济学家,只能从实践经验中总结而谈,虽然尽力客观,但由于所处位置不同,难免会产生偏差,对电商的一些问题与看法或许有失公允,存在偏颇,不足之处请指教,勿喷!
电商作为从实体经济中结合高科技、新思维发展而来的新兴经济,在我们国家犹如集万宠于一身,大力扶持。成就了马云、刘强东等一批与之关联的亿万富翁和他们背后的资本家。演绎了一出又一出的财富神话。
在社会大家庭中,电商好比是家庭中的幼子,从小受到家长的娇生惯养,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的脾气,不然马云有何来底气叫嚣,若银行不改变,他就改变银行的豪言壮语!当受到相关部门制约时,既得利益者还在辩解叫屈,还美其名其说马云是倒逼社会进步!全然无视马云及身后资本的贪婪与投机取巧!而实体店作为传统经济身处家中长子的位置,受到家长各种管制约束,还得承担家庭责任,已经是不堪重负的模样。十多年过去了,往日的幼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了!若作为家长的国家与社会还一味纵容幼子、不改善长子的生存环境,那作为长子的实体店英年早逝,倒下的会越来越多!
要分清电商与实体店孰是孰非,我们不能各自为阵,根据自身利益粗暴地判断下定义。电商作为新兴经济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产物,应该给予肯定。但不能让它随着资本的贪婪性,任意野蛮、畸形地生长,将多数人变成炮灰而成就少数人的利益。应该将电商置于一个公正健康的环境中,与实体店相辅相成,有序公平地竞争,使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有利可图,得到相应的发展。
电商最受消费者推荐的是,比实体店商品价格便宜。但在这优惠价格的背后,除极小部分是减少销售通路环节的因素,绝大部分是破坏整个产业链生态环境获取的!这种现象若得不到改善,短时间内是让消费者享受了商品价格优惠的红利,但长时间是整个产业链的崩塌。实体店与电商在整个产业链中都是销售终端的角色,就是这个角色,它们承担的义务与责任却大不相同。
一:实体店首先要面对房东交房租,实体店的成败,涉及全国数以千万记的不动产是否能创造出应有的价值。继而是否能更好地促进城市的规划发展。而电商面对的却是屈手可数的几个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是由资本与少数人掌控的,因而电商只能成就少数经济寡头。
二:为充分说明电商的为何具备价格优势,我告诉大家一个业内人士皆知的商业秘密。同样一件商品,从上游厂商进货,要厂商提供增值税发票,价格要上浮7%,甚至是9%。主流的实体店是需要厂商提供增值税发票,绝大多数电商是不需要厂商提供增值税发票的。无形中电商的进货价要比实体店便宜7%——9%。损失的是国家税收。
三:实体店传承了上千年,无论从税费管理、产品质量追踪、售后服务等各类约束的法律法规都很健全。电商作为新兴经济总是利用其特殊性打擦边球。类似明星以亿元计算直播卖假货、偷税漏税的现象,若发生在实体店是不可想象的,肯定会被处罚得倾家荡产,还得负法律责任。而在电商行业,网上热议过后,风头一过总能平安无事。相对实体店,电商违法成本低得多。
四:实体店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时基本上是按需求的理性销售,购回商品都能派上用场。电商则不同,特别是直播带货,完全是烘托气氛的激情非理性消费,扩大宣传、虚假刷单……手段穷出不尽,消费者一时激动买回的商品闲置率较高,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
五:经过长时间的市场锤炼,实体店产业链中各环节都有约定熟成的利益分配规矩,各得各的应得利润。这样有利厂商共同发展,特别有利于品牌推广。品牌的意义对经济很重要,是国家与民族软实力的象征。电商平台在电商产业链中一家独大,独具话语权。其他环节要想发展只能迎合屈从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最大的武器就是价格,电商平台利用制定的规则,倒逼电商拼命打价格战,到头来产业链各环节除电商平台坐收渔利外,大多是赔本挣吆喝,花钱买未来。失去应得的利润,生存都成问题,培育发展品牌就是一纸空文。这就是电商兴起以来,众多品牌的消失,包括很多耳熟能详的知名品牌,而电商的兴旺却鲜有新的知名品牌诞生的原因,
六:随着电商销售模式的不断更新,各种营销手段层出迭现,已经呈畸形发展状态。一场网红带货直播,少则上千万,多则上亿、几十亿的销售额。售出的商品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华而不实等问题一大堆。受巨大利益驱使,引得多少创业者投入到这场可望不可及一夜暴富的创业梦,而实事上绝大多数人都成了电商平台的辅路石。
时代在进步,实体店要与时俱进,电商也要受到合理的制约,牺牲产业链中的大部分成全小部分不可取。经济要发展,更需要和谐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