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晚,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这意味着,正常情况下,未成年玩家每周游戏时长最多3小时,这也被称为史上最严游戏禁令。
9月4日是防沉迷新规首次运行,社会各界都希望防沉迷新规能够抑制游戏这颗被人称为“精神鸦片”的毒瘤,不要去祸害未成年人。然而令人意料不到的是,憋了一周的青少年在“老亚瑟”的召唤下一同涌入王者荣耀,直接干趴了王者荣耀的服务器,并让王者荣耀登上了微博热搜。
更令人诧异的是,9月6日,腾讯再次被推上热搜,内容是“花33元租号打2小时王者荣耀”的话题。而且更令人陷入沉思的是,有“60岁花甲老太太,凌晨三点排位用赵云拿五杀”的新闻引起大量网友围观。
对此,腾讯游戏回应称,账号租卖严重破坏游戏实名制和未成年人保护机制,截至目前,腾讯已向超过20家账号交易平台和多个电商平台起诉或发函,要求停止相关服务。
鉴于游戏禁令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9月8日深夜,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署有关负责人会同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对腾讯、网易等重点网络游戏企业和游戏账号租售平台、游戏直播平台进行约谈。
约谈强调,要强化“氪金”管控,杜绝擅自变更游戏内容、违规运营游戏等行为,坚决遏制“唯金钱”“唯流量”等错误倾向,不折不扣执行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的时段时长限制,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交易服务。
而对于“我奶常山赵子龙”事件,9月9日午间,@腾讯成长守护平台 微博作出回应称,从技术手段和实际验证结论来看,系统认为确系“本人”在进行游戏。至于现实中该账号是否属于“他人代过人脸”,我们无法判断,也没有相关权限在企业后台数据之外做进一步确认。
可以看出这一系列发生的事情,其实全部都是由“防沉迷”惹出来的!而这个源头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新时代的网络“毒品”、精神鸦片——网络游戏!
一组令人心痛的数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当前使用互联网的未成年人当中,有62.5%会经常在网上玩游戏,其中玩手机游戏的比例为56.4%。
而根据腾讯2021年上半年财报显示,16岁以下未成年人在中国网络游戏流水的占比为2.6%,其中,12岁以下未成年人的占比仅为0.3%(相当于每日贡献240万)。而腾讯上半年收入为2735.62亿元,公司净利润903.54亿元,相当于每天净赚5亿。
虽然,在整个游戏王国中,12岁以下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流水占比看似比例不大,但相对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的未成年人,影响实则不小,这其中就包含有小朋友偷家长的钱去充值贡献来的。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王者荣耀未成年游戏玩家就超过了600万!
一款游戏就能把未成年人荼毒成这样!看到这里,作为监管部门|、平台、家庭以及社会是不是应该全面反思了。王者荣耀崩了就崩了,我们的关注点更应关注如何保护未成年人,如何让防沉迷系统更加管用。
未来在未成年用户与父母、游戏公司之间,很可能会上演一场长时间的拉锯战。至于那些推一下走一下的游戏方企业,还有一些用软件替未成年人破解网游防沉迷系统中的人脸识别,假借破解网游防沉迷系统名义,骗取未成年人钱财的不法人员,希望法律尽快去约束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