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书生替孟婆写信,孟婆感恩书生,她说:你挖了父亲的坟

欢迎来到槐柳树下,本故事为《民间故事》系列之第424期《书生替孟婆写信,孟婆感恩书生,她说:你挖了父亲的坟》,用故事说明道理,故事教育人,用故事阐述生活百态,希望我的故事给您您启迪。如果喜欢我的民间故事,用您那给力小手温柔点个关注,多谢!

明朝嘉靖年间,在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小镇上有一个书生。

这个书生叫王书第,父母给他起这个名字就是,让他读书光耀门第。

王书生每天苦读,就是为了一朝成名天下知。

可是,王书生就像踩了霉运一样,不是差了一分落地,就是赶考没有赶上时间。一晃儿,落榜了五年了,他心里的滋味真不好受。

为了生计,王书生在家里替人写信,挣一些柴米钱。同时,让大家看看他的字体是多么的遒劲有力、神韵超逸。

一天夜晚,王书生在屋里秉读,蜡烛要燃尽了,可是,王书生仍然没有睡意,他心想:有志者事竟成,我就不相信自己不行。

正在这个时候,屋外有人敲门。

王书生心想,这么晚了还能有人来写信吗?

王书生打开了门,他发现外面站着一个女子,这个女人五十多岁的样子。

王书生说:”您要写信吗?“

那个女人说:”我要将前世的事情记录下来,我怕下世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了?“

王书生说:”你这个要求很特别啊!“

那个女人说:”我是孟婆,原来欠了老刘家一升米,我现在没有能力还账,我要写信,让我的表姐帮助我还上这笔债。“

王书生说:”你是孟婆?“

孟婆说:”嗯,今晚,我离开了地府,想找一个人记录我前生的事情。恰巧就遇到了你。我天天给大家成汤,怕自己将前世的事情都忘记了。这不也老糊涂了吗?我借人家的小米还没有还账,不记上可不行啊!“

王书生按照孟婆的口述,他记录了孟婆的家乡和父母的情况,还有孟婆要嘱托表妹完成的各种事项。

02.孟婆发现王书生房屋下面的谜团

王书生给孟婆写完了信,他说:”给你写信,是我的福气,我也不要钱了,您能够告诉我,为什么我这么努力,总也考不上功名吗?“

孟婆说:”我看了你这个房子,这个房子下面有冤屈,所以,你的运气就不好了,就考不上功名了。“

孟婆说:”你的房子盖在了一个落魄书生的坟墓上,他本来考不上功名就很委屈了,你还压着他的阴宅。“

王书生说:”原来如此啊!那真是我的错了。“

孟婆说:”我这记性,天天给别人成汤,自己要干啥却忘记了。我有重要的事情要告诉你。“

孟婆说:”我这次是受到你弟弟委托来的,你弟弟嫉妒你,在父亲病重的时候,他将所有的财产都放到了父亲的坟墓里,以后准备独吞这笔财富,可是没成想,你弟弟却病了,你却拿出了所有的积蓄给他治病,他没来得及告诉你这个秘密,就死去了。“

孟婆接着说:”你弟弟来到了阴曹地府,他看到我给大家成汤,他说自己很后悔,赶紧告诉了我这件事情,让我来转告你。你将父亲的坟墓挖了吧!把这些财产拿去。“

王书生的心不禁一沉,他说:”还有这样的事情。我断然不会挖父亲的坟墓,让那些钱就沉睡在地下陪着父亲吧!我要靠着自己的本事吃饭,靠祖辈吃饭,不算是英雄好汉。“

孟婆说:“你真有志气,我很佩服你,你将来一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老申要做的事情都做完了,你读书吧!”

03王书生说明事情的缘由

王书生跟孟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一个冰天雪地的夜晚,父亲带着随从外出。

突然,父亲被一群强盗围住,他家的仆人张长生舍命救了父亲。

张长生的妻子生了一个男孩,她因为失去丈夫很悲痛,生下他以后,就死去了。

父亲就收养了这个孩子,这个孩子只比他自己的儿子大几个月。

父亲觉得自己愧对这个孩子,所以,处处关心他。

父亲的这一行为遭到弟弟嫉妒。

一天,父亲拉过了弟弟跟他说明了事情的原委。

弟弟不但没有领情,还对哥哥分为嫉妒,是他夺走了一份爱。从此以后,他处处为难哥哥,生怕哥哥分他的家产。

王书生说:”我盖这个房子的时候,弟弟非得让我在这里盖房,看来,他事先啥都知道,就是故意来陷害我的。“

王书生说:”父亲死的时候,弟弟故意支开我,我没有给父亲尽孝,真是愧对父亲。我就想努力读书,取得功名,光耀门庭,让父亲的在天之灵得到安息。“

孟婆说:”人心叵测啊!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王书生说:”没想到,父亲死后,弟弟就经常出没烟花柳巷,他很快就病了。我将仅有一点积蓄给他治病了,但是,也没能挽留他。“

王书生说:”他死之前,我就告诉他,我是父亲收养的,不要家里一点东西。“他握着我的手离开了人世。

孟婆说:”原来是这样的,你的为人让我很敬佩。你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你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那些投机取巧、不劳而获的人是不会有好前途的,努力吧!“

孟婆消失在黑夜中。

后来,王书生扒掉了房子,他超度了压在宅院地下的书生,离开了那个伤心的地方。他到了另外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去读书,结果,他考取了功名,成为了一代廉吏。

结语:生活中有酸甜苦辣咸,没有一帆风顺的人生。生活不见苦,还艰难,唯有自强自立,才能无畏无惧。

好了,故事讲完了,我有故事有情怀,用故事说明道理,用故事阐述观点,如果您喜欢故事,就请您帮忙点个赞,您支持就是本人以写作最大动力,感激涕零!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有侵犯版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声明:文中故事为作者虚构,目的是借故事说明道理,切莫与封建迷信对号入座,谢谢!

文/吴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