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同学因家贫我管他菜吃一年多,后当中医院院长,见我不理不睬

2024年04月16日16:35:04 故事 1864

1982年,我在县一中上高中,当时我们每位同学都是从家里带粮食,交到伙房换成饭票,用饭票买馒头,但食堂不炒菜,学生都是自己从家里带够一星期的菜。

母亲给我预备了一个小罐,有的时候叫我拿家里做好的冬瓜酱,或者白萝卜酱,有的时候就用棉籽油炒大葱,怕时间久了坏掉,就多放点盐,那时候属于最好吃的菜了。

到了夏天,菜两三天就会变质,母亲就让我拿两三天的炒菜,后几天就吃家里带的老咸菜,同学们拿的菜五花八门,但大部分同学拿都是拿的家里腌制的老咸菜,因为每个家庭都不富裕。我拿的菜在班里属于最好吃的,有时候吃饭的时候,班主任就挨个看看,他经常说:“陈瑞同学拿的菜最好吃,我尝了一口都馋了,还想再吃。”

母亲的萝卜酱不是单纯的盐和萝卜,它是用发酵好的毛豆做的,为了给我增加营养,母亲还用熟棉籽油掺在里边,吃起来味道非常鲜美,我和同学们在一起吃饭得时候,他们都不由自主愿意抄两筷子尝尝。

我的同桌叫韩军,他父亲是文革前县医院的院长,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被打成右派,迫害而死,82年他的父亲还没有平反,他的母亲带着他和妹妹,在农村生活,日子非常艰苦。

韩军每星期拿的菜,就是一个腌好的大咸萝卜,一星期就一个,他吃饭的时候就是用小刀切一小块,也不舍得多吃,有一次我尝了点,特别的难吃,我就把自己的菜端到桌子中间,让他和我一块吃,刚开始他不好意思,但吃了几次,他的萝卜几乎就不动了,从那以后,我回家就让母亲给我多装点菜,母亲问:“怎么菜突然不够吃了?”

我告诉母亲:“我同桌没有父亲,他从家里拿的菜不够吃,我是和他一块吃的。”

善良的母亲知道后,她每次都把我的小罐子里的菜,装的满满的,还嘱咐我:“你要主动让他吃,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吃不好会影响身体发育的。”

就这样,有一年多的时间,他都是吃我从家里拿的菜。到了高三那年,他父亲平反昭雪了,一下补发了好多工资,家里有钱了,感觉明显不一样了,咸萝卜变成了副食店的酱菜豆腐卤,比我从家里拿的菜好吃多了,我们也不再是同桌,有时候他主动过来让我吃他的菜,但我自己的菜够吃,基本没吃过他的。

后来我们都毕业了,我俩都没有考上大学,就各奔东西,但我听说,因为他父亲是被迫害而死的,县里就让他去省城上了医校,回来后被安排到县中医院上了班。

因为我四处打工,和高中同学基本没有来往,自己也没去医院看过病,所以毕业将近二十多年,我和韩贵军一直没有见过面,直到2010年,我父亲在中医院门诊输液,我才又一次偶然见到了他。

村里免费给老年人体检,说是县中医院组织的,在体检中,我父亲被检测到前列腺肥大,老年人几乎人人都有这个毛病,父亲也没有不舒服的症状,但老人被医生一忽悠,就让我们带他去中医院输液体去,当时是我大哥带着父亲去的,接待的医生说输一星期液体就没事了。

中医院为了利益,把一个门诊租赁给一个私人医生,这次体检就是这个私人医生用中医院的名义,给农村老年人体检的,当时有五六个老人被他忽悠去他门诊输液体,我父亲输了两天液体后,又被他们忽悠需要打针能够彻底根治前列腺肥大,需要打五针,每针一千元,当时我就感觉被骗了,咨询了县医院一位朋友,他告诉我:“纯粹是骗人的,那有什么根治前列腺的药针。赶紧叫你父亲回家,没病也给你治出病来。”

我去了中医院那个门诊,告诉医生我们不需要打针,我们要回家,有病我们去县医院治疗。医生百般劝阻,我问他们到底是不是中医院?他支支吾吾,这时候我就跑到中医院院长办公室,想问问门诊和他们医院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我敲开院长办公室的门,叫我吃惊的是,里边坐的正是我高中同学,当年的韩军,我一眼就认出了他,从他的眼神里我也看出来他也认出了我,想起当年在学校的友谊,我本想和他相认,却不料他的冷漠,叫我大失所望,只听他冷冷说道:“你有啥事?怎么跑到办公室来了?”

我虽然是一个农民,也没有必要热脸贴他冷屁股,我装作不认识他问道:“你们医院组织去农村免费体检了吗?”

他摇了摇头说:“我们医院没有组织去农村免费体检。”

我不解问道:“人家拉着你们中医院的横幅,在村里免费体检,把老人都拉到你们门诊输液体,你们医院不知道吗?”

他没好气的说:“那不是我们医院的,是医生租赁我们的门诊,和我们医院没有任何关系。”

我转身走出他的办公室,心里非常气愤,这就是自己免费给他提供一年菜吃的同学,坐了一个县中医院的院长,就看不起曾经在他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他的同学,这种忘恩负义的小人,自己也没必要和他相认。

我到了门诊,给他们结了帐,把父亲就领回了家,父亲一直到十年后去世,前列腺也没发生什么大的毛病,小便都很正常。

后来又过了一年多,和县医院朋友喝酒的时候,他告诉我,我的同学韩军因为贪污受贿被开除了公职,现在回家做了农民。

我想说的是,我当年和他是高中同学,即便是普通同学关系,大街上见了面也会热情的打个招呼,何况当年我对他不薄,曾经帮助过他,这种人品和修养,真的不适合坐在中医院院长这样的职位上。

高中同学因家贫我管他菜吃一年多,后当中医院院长,见我不理不睬 - 天天要闻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