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的故事之走不出的围城

2022年11月23日22:26:23 故事 1422


旧时光的故事之走不出的围城 - 天天要闻

决定写这个系列的故事是因为怀念已经过世的奶奶和爸爸,感慨他们那苦多甜少的一生。


前面所说的童养媳就是我奶奶王翠云,她十七岁的时候怀着我爸爸。在又一次被我未曾见过面的爷爷打了后,本是想不开要跳河的,不知却被我姑婆(后爷爷的姐姐)给骗到城里了。


奶奶六十多岁时,我曾问过她为什么轻易就跟人走了。她说她也不知道,就看着姐姐很亲切,还说我如果没有跟她走,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姑婆嫁得很好,听说我那姑公在公安局做事的。姑婆有姐弟六人,他们是一个母亲不同父亲的。


姑婆的父亲姓陈,在有了姑婆后,还生了个女儿和儿子。这个儿子就是我的爷爷,他因为长得高大,别人都叫他“陈大汉”。


爷爷满十岁时,太爷(我们把爷爷的父亲叫太爷)生病去世。村里人看到太奶奶带着三个孩子辛苦,又帮忙找了位姓杨而且愿意上门的。


据说这位杨太爷还有一身功夫,为人耿直善良,很受村里人喜欢。太奶奶跟杨太爷也生了三个孩子,是两男一女。


十岁的爷爷虽然性子急,但在杨太爷的教导下,为人也还算是不错的。


抗日战争时,爷爷去当了兵。听他说他也拿起刺刀杀了好多鬼子,还差一点死在战场上。有一次他冒死救了他的连长,连长休养好后要报答他,可他大字不识,就给了他很多钱送他回家。


等他回到家里,姐姐们都出嫁了,弟弟也结婚了。


杨太爷四处给他张罗,他还总是瞧不上,嫌这嫌那的。一拖再拖,就二十几了,急坏了杨太爷和太奶奶。


等姑婆们过年回来时,两位老人就让她们想办法,不管怎么样的都行,能让爷爷安个家就好。


旧时光的故事之走不出的围城 - 天天要闻

也是巧了,姑公有个姐姐嫁到张家村,她见过我奶奶,知道她老实本分又勤快。


那天无意中碰到奶奶要跳河,连忙拦下,心里就有了打算。没想到三言两语就说服了,于是姑婆就把她带回城里。


姑婆带奶奶回去说了自己的想法,被姑公一顿骂,说你这不是拐卖妇女吗。姑婆说我这是救了她的命,他们又没有扯结婚证,她死活不回去,我是帮她找出路。


于是姑婆一边好吃好喝的让奶奶在她家呆着,一边找人通知隔壁县的母亲。


几天后,杨太爷和太奶奶带着爷爷来了,看到挺着大肚子的奶奶,爷爷很不喜。杨太爷拉着他出了趟门后,他又同意了。听说是杨太爷跟他比划比划,爷爷输了就同意了。


他们知道家里条件差,虽然我奶奶怀着孕,但看着不太聪明的样子,以后对她好点就是了。杨太爷说以后瞒着就说是亲生的,还怕他不养你老吗。


杨太爷他们商量好,就给爷爷些布票让她给奶奶扯些布做衣服,还要他带着奶奶耍几天。他和太奶奶先回家处理一些事情。


旧时光的故事之走不出的围城 - 天天要闻

聪明的杨太爷回家后找到村长,跟他说了这件事情,并让他跟村里人说以后不准跟孩子说陈大汉不是亲生的。


要村里人不说闲话,如果这个婆娘气跑了,让他们负责。村长晓得这是好不容易找了个,差点就差点。如果有人多嘴,那个陈大汉是会犯浑的,再说了也不关自己的事儿。


村长在收工后,让男人们围到跟前说了这件事情。要求他们回家管好自己的婆娘,要是哪个给气跑了就拉他家的闺女去。


这杨太爷把家里的事情处理好了,就又跟太奶奶一起去姑婆家。


在他们的哄骗下,奶奶跟他们一起坐火车来到了离家一百多里地的一个小山村。那时,奶奶已经怀孕七个月了,太奶奶准备好小孩需要的一切,对奶奶很好。


而爷爷也是在自己母亲和继父的压迫下,对奶奶还不错。会给她洗衣服,还会半夜起来给腿抽筋的奶奶按摩。让奶奶觉得自己当时的脑子一热,是对的。


第二年的正月初七,奶奶在痛了五六个小时后,终于生了。是的,我爸爸出生了。


旧时光的故事之走不出的围城 - 天天要闻

看到奶奶生了个儿子,爷爷很不高兴。他以为会是个女儿,到时嫁了就好了,儿子的话还要给他安家。


杨太爷说:“这就是你的儿子,他姓陈你记住了!”

爷爷不高兴地说:“又不是我的种,我看到就烦!”

杨太爷使劲地打了他一下说:“那这些年老子怎么对你的,你忘了?你不愿意你看有没有人愿意,捡个儿子不好啊!”


爷爷闭嘴了,对这个继父他是敬重的。他来到这个家,对自己和姐姐们都如亲生的一样。还教自己一些拳脚功夫,没有因为自亲生儿子成家了而不管自己。


奶奶出月子后就跟着爷爷一起干活挣工分了,太奶奶白天带着爸爸,晚上就跟爷爷奶奶睡。


爸爸三岁多的时候,奶奶又生了我大姑。那时房间很少,爸爸还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睡的。


有晚,爸爸尿床上,把爷爷的裤子打湿了。愤怒的爷爷从床上提起他,打开房门把他扔到屋外的地上。


旧时光的故事之走不出的围城 - 天天要闻

大冬天的,而且还下着雪。爸爸吓坏了,拼命敲门,奶奶想要开门让他进去。爷爷说你开门我就打死你,你别以为老子不敢。


奶奶不敢开门,爸爸在门外哭了很久,直到他的哭声吵醒了杨太爷。他开门把爸爸抱进了他们的房间,让太奶奶去奶奶屋里拿爸爸的干衣服。


那晚杨太爷把爸爸抱在怀里睡的,跟我们说起这事时,老爸红着眼睛说:“那晚是真冷啊!如果没有你杨太爷我早就不在了。”


从那以后,爸爸就跟着太奶奶住一屋,直到他们都过世。


爷爷是暴脾气,他讲理的时候还好,一急起来不管什么时候抓起人就打。奶奶被爷爷打了很多次,每次听到爷爷的吼声她都会哆嗦一下。


她说以为换个地方就不挨打了,早知道哪里都一样,我就不该傻傻地跟人跑了。


后来奶奶生下二叔,爷爷才不打奶奶了,但是他打我爸爸,趁着杨太爷不在的时候打。后来村里有好多老人劝他,说他这样子不对。他才有所收敛。


旧时光的故事之走不出的围城 - 天天要闻

奶奶在生了二叔后就突然想回家看看父母,爷爷怕她回去了就不回来了,就把奶奶狠狠地打了一顿。还说以后要再想跑,就打断她的腿。


奶奶就再也没敢提回家的事了,我记得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奶奶一个人回了家。她说问了好多人才晓得怎么坐车,要走哪条路。


后来幺叔和么姑相继出生,太奶奶和杨太爷已经过世了,没有人会骂火爆脾气的爷爷了。奶奶已经被打怕了,就算是爷爷为难我爸爸她都不敢吭声。


我现在都还记得奶奶跟我说的,我肯定不讨喜,父母不喜欢,你两个爷爷都要打我。


我都忘记怎么安慰她的了,那个年代的女子真的很难。很多事情都不能自主,又没有读过书,见识到的东西少。挨打得多了,渐渐地就认命了。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