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临江有个叫祝梁的屠夫,满脸横肉,常年以宰牛卖肉营生,勤劳节俭,到了三十岁手中有一笔高额存款,他在媒人的介绍下,认识了个叫易品雪的女子,她貌美如花,是村里众多男子的爱慕对象,却唯独看上了祝梁。
祝梁带着两斤猪肉,来到易家向她提亲,易品雪当即答应下来,婚后二人过着平静的小日子,祝梁经常被村民们请去家里宰牛,一忙活就是大半日,易品雪在家里将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条,夫妻二人生活的非常甜蜜如意。
祝梁家的院子里有个牛圈,里面喂养了一只待产的母牛,它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傍晚,生下了两头小牛犊,易品雪见了心生欢喜,盯着小牛犊看来看去,还领着两只小牛犊到山里去,让它们自由自在的吃草。渐渐地,两只小牛犊长到了半人高。
这日下午,易品雪来到牛圈旁,将两只牛犊放出来,牵着它们一同来到一片草丛,将它们拴在一棵树上,自己困乏地靠着树睡着了,她再次醒来时,两头牛犊早已不知去向,易品雪连忙在附近寻找,结果只找到了一头,另一头却不知所踪。
易品雪回到家将这件事告诉了丈夫,祝梁连忙去村里寻找,找了一夜也没见到牛犊的身影,在他即将要放弃时,牛犊突然自己从外面跑了回来。
祝梁将其赶回了牛圈,此后那牛犊好像变了一般,每日窝在牛圈角落,眼睛里露出凶恶的目光,它还拿蹄子蹬踹母牛。
这日,易品雪吃饭时,突然产生一股呕吐欲,她在一旁干呕,却什么也没吐出来,她去镇上找郎中把脉,郎中称她怀了三个月的身孕,易品雪高兴的摸了摸自己肚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祝梁。
这是祝梁的第一个孩子,他高兴得手舞足蹈,抱着易品雪转了两圈,发觉妻子体重非常轻盈,身体太过瘦弱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祝梁放下易品雪来到院子里,将目光投向了牛圈里的一只牛犊。
两只牛犊吃着一样的草料,一样受着母牛的照顾,其中一只却比另一只高上半头,似乎上次丢失回来后再也没生长过,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母牛和一只小牛对待那只小牛犊非常恐惧的模样,离那小牛犊有两米远,始终不肯与它亲近。
那小牛犊虎视眈眈地盯着祝梁,祝梁被它盯得有些不愉快,遂磨刀霍霍地朝着小牛犊走来,当着母牛的面将其宰杀,还炖成了一锅牛肉汤,端到易品雪面前,一口口的喂她喝,那母牛和小牛闻到汤味,没有半点伤心的模样。
这日傍晚,祝梁喝完牛肉汤后,躺在床上睡了一觉,朦胧中母牛来到他面前,口吐人言道:“主人,你杀了那小牛犊,杀得好!”
祝梁疑惑不解,那小牛犊怎么着也是母牛的孩子,它死了母牛竟然叫好,他正要开口询问原因,母牛却自己说了出来。
原来,那日牛犊跑了之后,进入了一处山洞,里面有一只山鬼,那只山鬼已经将牛犊害死,进入了牛犊身体里,以牛犊的身份生活在母牛身边,可那山鬼的脾性暴怒无常,他经常踢踹母牛与牛犊。
渐渐地,母牛发现了身上的异常,认出了它山鬼的身份,自然要和牛犊一同避讳着些,免得它们俩也被山鬼害死。
那牛犊早已死去,它的身体不会再长大,所以祝梁见到的它比较矮小。
好在易品雪怀了身孕,祝梁又疼爱妻子,将牛犊给杀了煲汤,它体内的山鬼也就此离世,不然母牛和小牛还要接着忍受山鬼的虐待。
梦醒后,祝梁将他的这个梦告诉了妻子,二人都感到非常奇怪,他们来到了牛圈前,那母牛用两只眼睛盯着易品雪,目光十分柔和。
几个月后,易品雪将孩子生了下来,母子平安,他们一家人觉得母牛有灵性,一直将它养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