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宋神宗时期,山东淄博柳叶塘有个胡老七专门卖豆腐,人称“豆腐七”。胡老七妻子名叫昙花,已有身孕在身,看看十月足怀,昙花姑娘诞下一男婴。胡老七为之取名胡喜儿。
且说这个胡喜儿自诞生下来那天开始,每日就哭闹不休,整日里必须要人抱在手里颠来颠去。
小孩的不安份,这可苦了胡氏夫妇。夫妻俩被这个婴儿弄得不得安生,连卖豆腐的精力都没有了。
小孩如此闹腾,昙花心想:“莫不是孩子有病在身”。于是她抱着胡喜儿来到柳叶塘镇上找到孙郎中。孙郎中仔细察看了孩子全身,又问婴儿的哺乳情况,并未发现小孩与其他婴儿有什么不同。看着这个刚满月的婴儿,饶是孙郎中见多识广,他也措手无策,只是吩咐昙花夫妻要多拿出一点耐心,注意小孩的动静。
有名的郎中面对胡喜儿的哭闹也毫无办法,胡七儿与昙花无奈,只得轮流照顾胡喜儿。
眼看胡喜儿过了一百天,有三个月大了,胡七儿心想,他的哭闹应该停止了吧。因为他听老一辈讲,刚出生的婴儿有的是爱啼哭,但是过了一百天,他就会好转。可是,这个胡喜儿哭闹不但没有停止的迹象,声音也愈发洪亮起来。
胡喜儿无休无止的哭闹,胡七儿初为人父的喜悦心情一点都没有了,他的心情被这个儿子弄得异常烦躁,也异常郁闷,有时候碰到胡喜儿哭闹得急了,而一时又哄不好,他也会朝胡喜儿发脾气。他太累了。
面对胡喜儿这种情况,好心的邻居也不断地为胡七儿献计献策,有替胡七儿哄小孩的,也有说这个小孩是不是中了什么邪,劝胡七儿去求神拜佛的………。
为了让小孩早日停止哭闹,胡七儿与昙花姑娘想尽了各种办法,也尝试了邻居的各种建议,但终归是无济于事,胡喜儿依旧哭闹不休。
且说这个胡喜儿虽然爱哭闹,磨人,但长得却不错,白白胖胖,尤其是一双眼晴乌黑发亮,惹人喜欢。有时胡七儿与昙花姑娘被他的哭闹惹得急了向他发火,他还会朝胡氏夫妇抿嘴咯咯一笑,胡氏夫妇心里有怒气但是见了胡喜儿这番可爱的模样顷刻之间怒气又烟消云散。胡氏夫妻对于这个儿子是又爱又恨。
胡喜儿八个月大的时候,他的哭闹依旧没有改变,人却长得愈发可爱,但胡氏夫妇没少受折磨。
一日,胡老七照往常一样挑着一担豆腐去柳叶塘镇上去卖。在卖豆腐的过程中他遇到了一个老年妇人。在与妇人的攀谈之中胡老七得知,这个老婆婆的儿媳也在不久前生了小孩。胡老七便向老婆婆请教育儿经验,并将自家八个月大的小孩自出生之日起就爱哭闹的事向老婆婆倾诉了一遍。
老婆婆听罢,问胡老七试过哪些方法?胡老七一一告知。
老婆婆道:“你不如替小孩认个干娘”。
胡老七问道:“为什么?”。
老婆婆说道:“有些小孩与亲生父母八字不合,所以生下来爱哭闹,你给他认个八字合得来干娘,他就不哭了”。
对于这个传言,胡老七也听老一辈说过,不过他也听老一辈讲过,一般有儿有女的人家不会接受认“干儿子”的,因为认了“干儿子”,对他自家的孩子有妨碍。
胡老七道:“谁会愿意接受认干儿子呢”?
老婆婆说道:“一般人家是不会愿意的,你可将你儿子的名字寄在寺院,或是那些无儿无女的人家”。
胡老七道:“这样的人家哪里去找”?
老婆婆说道:“是很难找的,而且要花费,不过有一个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你可以择过日子让你儿子认四季长青的古树为干娘,也可在每年七月初七日携斋到桥上让你儿子认七仙女为干娘”。
胡老七道:“这很玄乎,有用么”?
老婆婆说道:“老一辈是这么传说,有用没用?试了总比不试强”。
听了老婆婆的言语,胡老七深觉有理。回到家后,胡老七对昙花说了为胡喜儿认个干娘之事,并将老婆婆的言词向昙花复述了一遍。
两个年青人本来就没有什么育儿验经,听了老婆婆的言语,见又不需要什么花费,对小孩也没有什么妨碍,于是在七月初七日清早,昙花抱了胡喜儿,胡老七携了斋粑,糖果,来到村边小溪边的木桥上,让胡喜儿认七仙女为干娘。
说来奇怪,自从胡喜儿认了干娘之后,既不哭了,也不闹了,每天安安静静。老一辈的传说,你说神奇不神奇?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当不得真。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