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照片是楼主第二次乘高铁去阳新时拍的
到阳新后,楼主打了一辆三轮来到兴国镇。到了兴国镇,却忘了要去寻拜的湖北吴氏始祖良材公陵园的名字,打听三轮车师傅却说不知道,下车问别人都不知道。最后阿域到宗亲群里提问,一个宗亲很快回了,原来太祖的园陵名叫万春公园,刚建不久,当地外姓人一般都不知道。
阳新县万春公园
此为万春公园,实乃良才公及其他吴氏先祖墓园。楼主到那时正碰到在此修建陵园的一位宗亲,说明来意后,他说会长刚走。随后他便帮楼主联系会长,并约楼主去找另一位宗亲查找宗谱。楼主来到林峰路附近,见到那位约见的宗亲,年龄与楼主相仿。楼主拿出自己写的考证文章给那宗亲看,那宗亲也认可了楼主的考证。随后便帮楼主查找起湖北吴氏总谱,在查找过程中又来了一位宗亲,过一会会长也过来了。楼主第一见到年尊的会长,很有亲切感,他年龄与楼主的父亲相仿,和蔼而热情相助。
永兴吴氏开基始祖吴良才墓
后来那位宗亲与楼主的下仓始祖出生地的宗亲联系,让他们一起帮忙查找当地族谱,果然找到下仓始祖后续十几世的世系,但还缺失有四、五世的世系连接不上。这时的楼主感觉到自身身世更加糊涂了,因为无法与家谱中上面世系连接,无法证明自己来自哪里。楼主更加怀疑家谱的错误,以至家谱中的始祖与他的关系也无法证明。
第三天,楼主从阳新坐火车到武汉,到武汉后又乘公交,一度坐过站,把自己丢失。后来,天黑了,楼主找到一个长途客运站附近的宾馆准备住下,翌日再去下一站新州区仓埠。
仓埠车站
次日,楼主坐区内长途班车先到新州区,然后又在新洲换乘去仓埠的车,好不容易找到这个叫仓埠的地方。楼主之所以来到这里,首先是其名字与楼主家谱中始祖迁入地叫下仓埠,名字何其相似?据说这个仓埠镇与下仓埠在明朝时期,都是朝廷粮仓,都在湖边上连接着长江,过去交通主要靠船只,可想其相似的名称,也许有某种未知的“奇迹”。
后来,楼主打听到,这里也有吴氏家族居住,但具体人数不知,以致离这不远的邾城原来就是吴氏聚居地。清康熙进士陈大章题《新洲二首》,起句云:“新洲曾是古邾城。遗事空传故扯平。”诗言遗事,指的是汉高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封吴芮为衡山王,都邾。”汉高元年吴芮都此。这些历史太久远,又怎能去讲清?
楼主当日下午找到一家宾馆住下后,问服务员当地有啥地可玩的,服务员说:“紫薇花田”。楼主走了一段,发现还是很远,此时天也不早了,便又返回往酒店的路,想第二天再去。
仓埠赋
楼主决定单独花就一天时间去紫薇田园玩是对的。这个田园综合体的规划设计还是很超前、很有创意的,对于乡村旅游做出一个较好的样板。
从紫薇田园回到街上,楼主找到一家土菜馆吃饭,点了一个菜后,看到酒柜上的酒随便问了下价格而没要,没想到老板拿出没喝完的半瓶同品牌的酒给楼主说:“送你喝了,不要钱”。楼主来不及拒绝,吃饭时把这小半瓶酒都喝完了。结账时,楼主主动让老板加上酒钱,老板也没推辞也就加了五元还是十快已不记得了。
在仓埠第三天早上,楼主退了宾馆后来到路边,看到有辆班车正要开,一问是去红安的,就径直上了车,心想到红安再换别的车回老家去。客车到红安后,楼主走出车站来到附近一家沙县小吃,要了一碗什么面加蛋,吃完后又去车站换乘,上了红安去黄冈的车子。坐上的车子开出车站很远,楼主才想起刚才吃饭还没给钱,现在回去已经来不及了。难道绕道而来红安就为吃个霸王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