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孝子千里寻父,陌生老人好心帮助,四十年后一家团聚

2022年10月04日12:06:18 故事 1356

大明隆庆年间,云南有个监生姓汪名琦,一向胸怀大志,为了能一展抱负,抛家舍业前往京城,没想到走到半路生了一场大病,病逝于湖南溆浦县,因为远隔万里,家人一直没有他的消息。


他有一个女儿两个儿子,大儿子名叫汪越,他病逝时才五六岁,等长到十来岁,就想北上寻找父亲,母亲觉得他年龄太小,不准他去。


等汪越长到十七岁,向母亲表示一定要去找父亲,汪母心里明白,丈夫这么多年不回来,八成是没了,儿子要是能把他尸骨带回来,也算是让丈夫魂归故里。


汪母想办法筹借了几十两银子,嘱咐儿子道:“儿啊,你还小,京城万里之遥,为娘的实在不放心。要是能见到你的父亲,让他赶紧回来,家里人都盼着他呢。”


汪越的姐姐比他大他三岁,弟弟小他两岁,听完母亲的嘱咐后,他哭着和姐姐弟弟告别,让他们好好侍奉母亲,他半年之内一定回来。


汪越带着干粮一路北上,走到湖南溆浦辰龙关时,病倒在旅店里。好在他病得不算很重,吃了几副药后,病情算是稳住了。


民间故事:孝子千里寻父,陌生老人好心帮助,四十年后一家团聚 - 天天要闻


这天,他到药铺买药,一位瘦小干瘪的老人拉住了他,说道:“我看你气色灰败,只怕是活不了多久了,你要是肯听我的,说不定能捡回一条命。”


一般人听到这话,肯定会暴跳如雷,可是汪越却觉得这位老人不一般,问他是怎么看出来的。


老人问道:“我看你不是本地人,先告诉我,你为何要到这里来?”


汪越如实告知姓名、籍贯,以及到这里来的原因,老人听后感叹道:“看来真是天意,你的父亲汪琦我认识,已经在十年前病逝,当时我就在旁边。”


汪越早有心理准备,可是现在听说父亲已死,还是无法接受,失声痛哭,拉着老人问父亲葬在哪里。


老人说道:“你父亲死时,知县念在他是个监生,帮他买了棺椁,没有下葬,棺椁现在还停放在山椒土地庙里,你赶紧去找庙主,让你父亲入土为安。


等你将父亲安葬后,一定要来找我,西边五里外的树林里有几间茅屋,我就住在那里,到时候我再告诉你怎么躲过此劫。”


老人说完,又安慰了他几句,然后缓缓离开。


汪越这时候也顾不得病了,一路打听来到土地庙,看到其中一口棺材上写着:云南监生汪君琦之柩。


汪越见到父亲棺椁,悲痛欲绝,几乎昏死过去。


缓过神后,汪越找到庙主,说要将父亲入土为安,庙主看他年龄不大,又是孤身一人,便想讹诈钱财,于是百般刁难。


汪越花光了身上带来的银子,无奈之下还把行李衣服变卖,才买了一小块地,将父亲安葬,然后在墓边搭了一个窝棚,为父亲守灵。


民间故事:孝子千里寻父,陌生老人好心帮助,四十年后一家团聚 - 天天要闻


因为身上的银子都花光了,汪越一日三餐都成了问题,走投无路之际,忽然又想起之前那位老人说的话。


他按照老人的话,向西找了七八里,果然看到树林中有几间茅屋,门上挂着草帘子,四周围着一圈木篱笆。


汪越刚想敲门,屋门开了,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从屋里走出来,看到他穿得破破烂烂,问道:“怎么几天不见,你竟落魄成这个样子了?”


汪越见到老人,多日的委屈终于爆发,忍不住大哭道:“我流落他乡举目无亲,屡屡遭人刁难,唯有老丈看我可怜,愿意帮我。父亲已经入土为安,感谢老丈指点,大恩大德没齿难忘。”


老人将他扶起,说道:“看你这么孝顺,是块好料,要是愿意跟着我,将来一定大有作为,只是怕你心意不坚。”


汪越心想,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自己现在饭都吃不饱,不如先跟着老丈,或许以后还有机会把父亲尸骨带回乡安葬。


汪越纳头便拜,说道:“父亲不在,母亲年老体弱,我又身在异乡无处可去,无论什么样的考验,我都能接受,绝不退缩。”


老人点头笑道:“好好好,那我就放心了。”


老人把他带进屋,给了他食物,又让他换了衣服。


第二天,老人带着汪越来到院子后面,进入一个土坑中,里面漆黑一片。点上灯后,老人让他坐到中间的一个薄团上。


老人拈着胡须说道:“古与今,如一丘之貉,惟大人为能不朽,务耕而不耨,维草其宅之,及秋而不获,惟禽其饷之,鸡之断尾,自惮其牺也,你在这里好好参详这些话,明天我再来看你。”


老人走后,汪越坐在蒲团上沉心打坐,约莫过了一顿饭的功夫,他觉得灵台清明,身体好像飘了起来。


民间故事:孝子千里寻父,陌生老人好心帮助,四十年后一家团聚 - 天天要闻


不知道过了多久,汪越觉得自己好像走在无边无际的旷野之中,忽然有一人迎面走来,一头白发,裹着赤色头巾,面容清癯,两眼大如灯,满脸红色胡须,骑着一匹白马,见道汪越之后,立刻翻身下马,恭恭敬敬地行了礼,说道:“仁圣帝命我来请公子即刻到任。”


汪越非常吃惊,问道:“到什么任?”


来人说道:“仁圣帝君已经封公子为本地城隍。”


汪越说道:“我家中还有老母需要赡养,请恕我不能从命。”


来人说道:“公子已经位列仙班,从此可以长生不老,还有什么不能割舍的?”


可是汪越却不以为然,神情凄惶说道:“父亲客死他乡,老母还在家里等待消息,我怎么能贪图神仙之乐而抛下父母兄弟?”


来人笑道:“公子是大孝子,对二老念念不忘,小人怎敢催促?小人其实是公子家的下人,奉主人的命来请公子,公子还是快点跟我走吧。”


汪越说道:“你是我家的下人,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来人说道:“绝不会错,主人急着见公子,所以让我来接。”


汪越犹犹豫豫不肯走,来人不耐烦了,上前一把抓住他,将他放到马背上,然后骑上马向前飞奔。


转瞬之间,汪越已经被他带到一个地方,接着马向前一跃,那人和马都不见了。汪越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感觉自己好像掉进了草堆里,摔得头晕目眩。


就在这时,一群猛兽蟒蛇向汪越围了过来,他非常惊恐,心想,我死了倒没什么,可是还没把父亲带回乡,家里老母需要赡养,姐姐还没嫁人,弟弟年龄还小,我要是死了,他们可怎么办?


汪越这样想着,猛兽蟒蛇忽然纷纷散去,有一辆马车从西南驶来,气象煊赫,后面跟着一大群随从,像是哪位王公贵族经过。


汪越趴在树林里看了好久,车越来越近了,只见这辆大车有一间屋子那么宽,上面坐着四五个人。


大车走近后慢慢停了下来,上面的一个妇人忽然大声呼喊:“路边的那位小郎,你可是从云南来的汪越?”


这一声喊,让汪越大吃一惊,因为这个声音非常熟悉,仔细一看,更是大惊失色,车上坐着的,正是老母亲、姐姐和弟弟,还有从小照看他的老乳母。


他来不及多想,立刻扑到车前,给母亲跪了下来。


母亲扶着他说道:“果然是我的越儿,你不要伤心,我们一家终于团圆了。你父亲在世时,一向忠直信义,如今得玉皇大帝怜悯,封他为辰龙关土地神,又派人把我和你姐姐弟弟接来,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你。看你的样子,一定吃了不少苦,快上车,跟我们一起去见你父亲。”


汪越听后大喜过望,立刻上了车,和姐姐弟弟抱头痛哭,问这问那,又问老乳母怎么也来了。


母亲说道:“她在咱家多年,一直任劳任怨,而且从无二心,所以就把她也带来了。”


民间故事:孝子千里寻父,陌生老人好心帮助,四十年后一家团聚 - 天天要闻


一家人拉着家常,没过多久随从来报,说已经到了。


汪越和母亲掀开车帘,看到有一大群站立两旁,有黄发鲐背的老人,有背着弓箭的护卫,有手持长枪的夜叉,母子几个看了都十分害怕。


他们很快来到一栋巨大的府第前,几十个丫鬟家丁跪在门前叩拜。


母子几个下了车,立刻听到有人高喊一声,随即弦管齐奏,几行丫鬟打扮的女子站立两旁,有一个头戴纶巾身披仙鹤大氅的人,从院子里走了出来。


这人来到跟前,汪越仔细一看,竟然是收留他的那位老人。


汪越大惑不解,母亲看到老人后,立刻走上前去,与老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姐姐一边哭一边对汪越说道:“弟弟不记得了吗,这就是我们的父亲。”


汪越怎么都没有想到,一直帮助自己的人竟然是他的亲生父亲汪琦。


父亲把他们母子几个接到屋里,看着汪越满脸欣慰,说道:“我儿孝顺至极,一直惦念着我和你娘,给个神仙都不愿意做,所以我只能灵显出来。”


父亲接着说道:“你现在可以回去了,你的母亲和姐姐弟弟阳寿已尽,如今已经魂归黄泉,只有你阳寿未尽,不能在这里久留。不过四十年以后,我会去接你,到时候我们一家就能团聚了。”


汪越不愿意离开,拉着父母衣服不肯放手,母亲轻轻拍着他的后背说道:“四十年后就能再见,越儿不必伤心。”


姐姐和弟弟也在旁边劝说,可他始终不愿意离开。


父亲突然变了脸,大声呵斥道:“怎么连父母的话都不听了,你是想忤逆不孝吗?快走,快走!”


父亲让夜叉把汪越拽出去,他抓着屋门不肯放手,望着母亲哭道:“孩儿经历千辛万苦才能见到父亲母亲,怎么能就这样走?”


父亲突然冲上前,朝汪越踢了一脚,他身上一阵巨痛,赶紧放了手,一下子醒了过来。


原来竟然是一场梦,他环顾四周,发现自己仍然身在土坑中。


他吓得大汗淋漓,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慢慢走出土坑,发现茅屋已经化为乌有,只有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


他在附近徘徊良久,想起梦中说母亲和姐姐弟弟已经染疫病身亡,心如刀割。


民间故事:孝子千里寻父,陌生老人好心帮助,四十年后一家团聚 - 天天要闻


汪越漫无目的向前走着,走了几里地,抬头一看,又走到了之前停放父亲棺椁的土地庙。


这时候他饥肠辘辘,想去讨一顿饭吃,进去之后才发现里面聚满了人,乱作一团,土地公神位前摆放着各种祭品。


汪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进去找庙主询问情况,却发现屋里站着好多人,庙主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已经死了,而且身体已经发臭。


他赶紧跑了出来,忽然一个守庙的巫师一把抱住了他,大声喊道:“原来是大公子来了。”


巫师把庙里的人都叫出来,介绍道:“这就是新任土地的长公子,到这里来寻亲。”


汪越不明所以,巫师说,前天半夜土地庙的庙主做了一个梦,梦到云南监生汪琦升作土地公,庙主带人迎接,新神说他诈取公子钱财,将他重打一顿。


庙主醒来以后,发现自己双腿青肿,逢人就说自己平时怎么坑人害人,没过三天就死了。


村里人觉得土地公太灵验,纷纷出钱为他塑金身,并且嘱咐巫师每天祭拜,不准懈怠。


随后土地公又降神谕,说大公子姓汪名越,十七岁,极其孝顺,刚刚与土地公相会,马上就会回来,所有人都守在这里等候。


汪越听后非常震惊,村民竞相争夺这位土地公的大公子,为他沐浴更衣,把他请到家里供应饭食。


辰龙关上的官吏知道以后,担心惹来麻烦,把他请进衙门,礼敬有加,劝他回云南,并且愿意为他出路费。


汪越也非常想念母亲,立刻连夜出关。


民间故事:孝子千里寻父,陌生老人好心帮助,四十年后一家团聚 - 天天要闻


回到家以后,汪越发现家里的茅草屋已经塌了,到处都是荒草,赶紧向邻居打听,才知道母亲和姐姐弟弟,以及老乳母都在两个月前染疫病身亡了。


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是看到家人的棺椁,汪越还是痛心不己,几近昏厥。


不久之后,汪越凑了银两,将母亲、姐姐、弟弟,以及老乳母的棺椁带到溆浦,与父亲合葬。叙浦县的人都知道他是土地公的公子,对他敬如神明,在附近帮他搭了房屋,让他为家人守灵。


后来,汪越就在溆浦县定居下来,娶妻生子,一心种田,不再踏入仕途。


四十年后的一天晚上,汪越又见到了弟弟,第二天一早他就让家人安排后事,三天之后无疾而终。


他们一家人终于可以团聚了。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