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热闹(01)——一只猪头,竟成家族宏愿

2022年10月01日10:34:07 故事 1227

前些日子,酷暑难耐。跟老先生约好见面聊,地点定在一家日料店。


选择那家店的原因,是那里离老人的家很近也很安静。不料落座后,老先生抬眼望了望房间内的日式陈设,忽地长叹了一声。


叙述开始后我才知道,原来故事的开篇,竟跟日本紧密关联。


老先生低头喝着大麦茶,银白的头发耷拉下来一小绺,垂在沉默的额头上。


我无法揣度那双复古圆镜片后的复杂眼神,只好静默着,等待他开口。


漫长的故事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缓缓开启。老先生传奇坎坷的家族往事,一幕一幕,在时断时续的述说里蔓延,一点点勾勒出了脉络。

百年热闹(01)——一只猪头,竟成家族宏愿 - 天天要闻

当年,我的曾祖父一家为了讨生活,从河北迁到了山东潍坊,可仍然穷得吃不饱饭。


曾祖父兄弟三人,他是老大,必须挑起这副养家的重担。他带着两个弟弟,跑去了青岛,想在那个号称“北方小上海”的繁华城市里找条活路。可转来转去,连个管饭的差事也没找到。


眼瞅着年关将近,兄弟仨心灰意冷。难道就这么两手空空地回去?怎么面对爹娘枯槁的脸?三个大小伙子,颓丧地蹲在街边,满肚子的愁绪比一滩烂泥还要粘稠。


两个弟弟等着大哥拿主意。我曾祖父在马路牙子上,狠狠跺了跺脚,对两个弟弟说:“走,家去!这里没咱吃饭的地儿。”两弟弟茫然地垂下头,一声不吭。


咸湿的海风直往人骨头缝里钻,饥寒交迫的三兄弟开始极强烈地想家,想念老母亲做的那锅能照见人影的稀薄的棒子粥。


人的命运,比想象的还更诡异。彼时突然飘来的一股异香,竟改变了我们这个家族的走向。


第一个闻见那股异香的,是我的曾祖父。

百年热闹(01)——一只猪头,竟成家族宏愿 - 天天要闻

那股浓郁的、像魔咒一般的香味,袅袅地钻进了他的鼻孔。他用力嗅着,鼻孔贪婪地一张一翕。很快,两个兄弟也察觉到了异样。三只高挺鼻子(我们的家族特征)上的六个鼻孔一起动作起来,整齐得像打着节拍。


他们很快辨认出,那股混合着肉腥气的异香来自何处。六只跻拉着透风撒气破布鞋的脚,循着那股浓香,停在了一户人家门口。


三人探着脑袋往里瞅。看到小院里有个老头,正拿着烧红的铁钩子,在烫一只肥硕的猪头。“滋啦”一声,猪头上冒出一股白烟,那股腥香便跟着直窜出去,“吸溜”一下,钻进门外这仨流浪汉冻得冰凉的鼻腔里,随即牢牢盘踞在各自的心尖尖上。


曾祖父望着两个兄弟直愣愣的眼和不断吞咽空气的喉结,红了眼睛。那一刻,他在心里发了狠:往后俺们这个家,年年过年都得吃上一只猪头!


为了这个“宏愿”,曾祖父留在了青岛。他是长子,扛起这个破败的家,是他的命。他发誓要找出一条活路来,让全家人不再饿肚子。


几个月后,他跟着一个老乡,走到了日语培训所的大门前。那是一个冬日寒冷的早晨,天上压着一大团阴沉沉的云。


如果知道几十年后,儿子儿媳那样的死法,他是宁肯饿死也绝不会跨进那道门的。

百年热闹(01)——一只猪头,竟成家族宏愿 - 天天要闻

老先生停住了。


脸上的神色,在头顶的橘色灯笼下,凝滞成一团黯淡的褶皱。两撇已然全白的眉毛,疲惫地趴在高阔的额头上,像旱地里两排稀疏的东倒西歪的葱叶。一条深长的沟壑,悬垂在那两排葱叶之间。


接下来的讲述,似乎变得更加艰难。我给他续了一杯茶,默默等待沙哑的声音再度响起。


曾祖父在青岛活了下来。


他学习日语,学得很快。之后,又参加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商业培训班,开始学习些经商之道。


那时有不少日本商人,跑到青岛来做生意。曾祖父凭借一口流利的日语和基本商业知识,在中日商人之间,干上了日语翻译的活。


曾祖父在青岛立住了脚。两个弟弟赶来投奔,他帮衬着他们,寻了份养家糊口的活计。就这么着,一家老小都迁来青岛,算是安顿了下来。


我的曾祖父兑现了他发过的誓。那以后的每个大年三十,家里都会烧一只猪头。这个传统俨然成了某种“家规”般的存在,延续到了曾祖父生命的尽头。甚至在他去世后,仍然存续了很长的一段岁月。

百年热闹(01)——一只猪头,竟成家族宏愿 - 天天要闻

把全家迁来青岛后,日子逐渐稳定了下来。曾祖父种在院子里的树,黄了又青,青了又黄。岁月像被海风追逐的云,变幻着形状,消逝在更远的天边。


曾祖父给儿子们娶妻生子,一代代繁衍生息。我爷爷是曾祖父的长子,我父亲是曾祖父的长孙。老人,尤其是北方的老人,含饴弄孙承欢膝下,就是他们人生最大的快乐。


而我的曾祖父,骨子里是个漂泊的人。


当所有家人都以为会在青岛过一辈子时,曾祖父拎了一只皮箱,带上刚满18岁的大孙子,也就是我的父亲,不顾家人的劝阻,踏上了开往关外的火车。


我的父亲,头脑聪明性格温软。在强势的曾祖父面前,他是不敢违拗的,只能老老实实跟紧我曾祖父,驶向未知的命运。

百年热闹(01)——一只猪头,竟成家族宏愿 - 天天要闻

几天几夜的陌生旅途,让我父亲既兴奋又恐慌。


他凝望着车窗外不断变换的景物,感到母亲那双温热粗糙的手,被快速甩开甩远了。他不知道自己啥时候能被允许回家,不知道等待他的会是什么样的生活。


他更不知道,在陌生寒冷的哈尔滨,有一个美丽的姑娘,正被冥冥之中一根红线牵引着,一点点向他靠近。她将嫁给他,生下一个带着些怪癖的儿子,那将是他们的长子,我。


我的母亲,那时是一个被娇养的富家千金。父母的羽翼,为她挡住了外面的风雨,她从未见识过生活的悲苦和凶险。


彼时的哈尔滨,有一条繁华的街道叫道里。街上车水马龙,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超过一半的铺子,都属于我母亲的娘家。


我母亲,就是在这样殷实的家境中,长成一个了温婉秀美的少女,对未来怀着懵懂无知的简单想象,丝毫没有察觉命运这只巨兽,已在四下的暗影里,偷偷伸出了残忍的巨手。


家族雪崩一样的衰败,是从那一夜我外公遇上一个日本浪人,开始的。



(未完待续)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