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安出生的那天,老天下了一天的大雪,让关东大地顷刻之间就进入了冬天。
昏暗的天空下,雪花在满天飞舞,大有掩埋一切的力量。直到傍晚,雪总算停了下来,气温又开始骤降,很快就寒气袭人。老百姓的日子本来就苦不堪言,这场百年不遇的大雪更是雪上加霜,于是,他们都开始摇头叹息,天灾加人患,就是和这些老百姓过不去。整个王爷府门前也失去了往日的景象,一整天都大门紧闭,夜晚的灯笼摇摇晃晃,火焰摇曳,火光昏暗,让人看了心里不免有一些惊悚,此时,府门里上上下下几十口人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只有一个女人在声嘶力竭的叫喊,那种产前的疼痛让她无法忍受,当她听说生的是个格格时,就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眼泪就流了下来,人几乎要昏厥过去。
盼了整整10个月了,心心念念指望生个儿子,从此,就可以在王爷府里过上锦衣玉食的日子,可以彻底告别卑微的生活,挺直腰杆,看来,这都是幻想,希望还是落空了。更巧合的事情还在后面,颐安出生当天,正赶上当朝皇帝驾崩,紧接着,老佛爷也驾鹤西游。要说这也是凑巧,一个人的生和另一个人的死,相互之间没什么关系,但王爷府里有的人偏偏不这么看,他们嘴上不敢说,心里却合计,这个格格也许会给王爷府带来什么祸端?
颐安出生在王爷府里,岐王自然很关注,但王爷知道生的是个格格之后,也没说什么,只在她出生的当天晚上来看过她一次,以后再什么时间来看过她就无人记得了。毕竟,皇帝驾崩,老佛爷归西,都是天大的事,他要去京城守丧,整个王爷府也都要停止一切娱乐活动。而如果颐安是个男孩,情况就会大大的不同,岐王就会特别开心,整个王爷府也会是欢天喜地的样子,别的敢不说,怎么也要请戏班子唱戏三天吧。
此时的岐王已经49岁了,他曾经有三个儿子,但头两个儿子都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三公子可是长到了十一岁,本来就要对这个公子举行册典仪式了,但他骑马练习意外摔伤,事情就耽搁下来。摔得也不重,最坏的可能就是左腿跛脚而已,岐王管不了那些了,这个儿子是他的希望所在,只有完成了传宗接代,自己的儿子再有了儿子,才能实现光宗耀祖。想不到,三公子又得了伤寒,岐王派人去宽城子请来了名医,怎奈,最后还是死了,三公子一死,岐王一下子就老了10岁,整日长吁短叹,整个王爷府仿佛都笼罩在雾霾里。所以,这个时候,颐安如果是个公子,那可就大不一样了,公子和格格的差别就是这么大。
岐王是有三个福晋的,本来,三个福晋各给岐王生了一个儿子,但三个公子一个也没长大成人。现在,大福晋和二福晋都不能生育了,只有三福晋还能生,但自从儿子死后,她就抑郁了,整天愁眉苦脸,郁郁寡欢,人已经非常憔悴,岐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夜晚很少去她的房间,她也就一直没有再怀孕。颐安的母亲是大福晋房中的丫鬟,正在岐王盼儿子到了盼星星盼月亮的时候,几次侍寝,她却有了身孕,这样,岐王一下子又有了精气神。如果是个公子,岐王就是老来得子,跟列祖列宗就有了交待,岐王就一次又一下得去宗庙,在祖宗的灵位前,敬香祈祷,祈求列祖列宗保佑,让他一定要有自己的爵位继承人。
如果丫鬟给岐王生了一个公子,毫无疑问,她就会顺理成章地成为第四个福晋,而且,母以子贵,在王爷府里,除了岐王,她就无人可敌,彻底翻身成为王爷府的女主人。所以,她做梦都想生儿子,甚至是每天都要给观音娘娘叩头,求观音菩萨保佑,让她生个儿子。但是,结果还是生了个格格,没有让岐王满意,就更不可能获得什么名分,哪怕是庶福晋也不一定获得,虽然,她已经是岐王的女人了,但是,在王爷府里的地位不会有多大的变化,岐王已经快50岁的人了,一旦岐王有个三长两短,她和颐安就没有任何人来保护他们,生儿生女,差别就是这么大。
从岐王的女人叫福晋就能看出,岐王的地位之高。岐王虽然只是一个旗的扎萨克,但齐王地位可不低,他是世袭辅国公,又是镇国公,在仕途上,他可以告慰先祖了,他是GM的十四世孙,HSE的十八世孙,BEZJ氏。所以,颐安血管里流淌的是HJ家族的血,身份很高贵,但她可惜是个格格,所以,不受岐王待见,自然,在王爷府里没有地位。 不仅如此,颐安不但没有给母亲带来好运,几年后父亲却走了厄运,在颐安三岁时,清朝灭亡,进入了中华民国时代,仅仅两年后,岐王就出事了,罪名是反叛,他拒捕身亡,这样一来,树倒猢狲散,岐王的家眷就纷纷出逃。从这一点来看,民国还是要比清朝时好多了,没有了关联三族、九族之说,也不用被当成罪臣的家眷来处置了。三个福晋都是带着金银细软出逃,而颐安的母亲却两手空空,连一件像样的首饰都没有,只有一个包袱,里面是她和颐安的几件旧衣服,就领着颐安出了王爷府。
他们要往哪里逃?其实,根本就没有目标,颐安的母亲是在八岁时卖到王爷府里的,所以,她根本就没有回过娘家,也不知自己的父母还在不在世上,有没有兄弟姐妹,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女人。只能是毫无目的的跑,和要饭的无有区别,辗转之中,由于颐安的母亲和普通村妇还是有所不同,皮肤白皙,长得漂亮,特别是那身旗袍,一看就是府宅里的女人。颐安的母亲就被当地的一个土匪劫掠,从此生死不明,五岁的颐安就一个人流落到了街头,后被一个贫苦家庭收留。(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