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熟直塘的武断乡中,有一位富户,叫钱敏之,字外郎。这家伙很有钱,但是心术不正,十分好色,祸害过许多年轻女子。不过,因为他家有钱,又能花钱贿赂官员,所以钱敏之一直没受到惩罚。
当地人提到钱敏之,就很愤怒,恨不得弄死他。
但俗话说得好,穷不与富斗,富不与官斗,这钱敏之既有钱,背后后又官府撑腰,大家都拿他没办法。于是,人们就根据他的字,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他坏狼。
当地最近搬来一对夫妻,丈夫叫赵重阳,妻子赵氏。赵重阳家里很穷,经常饿肚子,赵氏则很年轻,很美。贫贱夫妻百事哀,因为贫穷,两人经常吵架,关系不太好。
偶然的机会,钱敏之从赵重阳家经过,看到了他的妻子。那一刻,他看到赵氏天仙一般的容貌,顿时下了决心:这个女人,我就是死了也要得到她。
于是,他就假装路过口渴,到赵重阳家里借点水喝。赵氏一看陌生人来,赶紧到屋里去了。赵重阳拿了碗,到屋里舀了一碗水,端给钱敏之。
喝完水之后,钱敏之看到赵重阳家里很穷,忽然心中有了计策。于是,他故意拿出几两碎银子,给赵重阳,说是感谢他这一碗水,自己无以为报,只能给钱。
赵重阳虽然穷,但颇有志气,说:“一碗水而已,并不值钱,我不能要你的银子。”
钱敏之就说:“我看你家里很穷,而我家里还算有钱,这些钱就算是给你做生意用的本钱吧。你用这些钱,去做些小本生意,补贴家用,这样也好。”
赵重阳又说:“我只是个农人,不太会做生意,万一搞砸了,浪费钱不说,我可还不上这么多钱啊。”
钱敏之笑了笑,说:“这几两银子不多,你尽管拿去用。我对做生意有些经验,如今,你可以弄一些本地的绸布,到临清等地去卖,那边没有我们这里的好绸布,你多买一些,价格压低一些,到了临清后,可以卖个好价钱。”
赵重阳一听,连连感谢,他马上叫妻子出来,一起感谢钱敏之,还让妻子多弄几个菜,好好招待钱敏之。
钱敏之自然也不客气,于是留了下来,期间他经常有意无意地去看赵氏。赵氏注意到了后,并不生气,还有些害羞,不断给钱敏之抛媚眼。显然,她对钱敏之也有意思。
原来,赵氏水性杨花,在老家就不踏实,跟几个小混混私通,赵重阳受不了了,骂了她无数次,但是赵氏并不改正。这不是因为赵重阳没用,而是因为赵氏嫌贫爱富,觉得赵重阳穷,满足不了她的物质生活。赵重阳实在没办法了,又不忍心打她,这才搬到常熟。
迄今为止,因为赵氏私通陌生男子的问题,赵重阳已经搬了三次家,他本来就不多的家底子,也因此被花完了。
后面,钱敏之又几次去赵重阳家里,给他钱,然后教他怎么做生意,怎么去谈价格,走哪里更近一些等。赵重阳学得很快,对这个有钱人也没有防备。
两天之后,赵重阳带着绸布,坐船从水路去临清了。
而赵重阳刚走,钱敏之就到他家,跟赵氏勾搭上了。赵氏本来就对他有意,又架不住钱敏之的情话和手段,不到片刻,两人就从酒桌上,喝到了床上。
于是乎,赵重阳为了赚钱,给妻子买衣服首饰,在船上、在地上挥汗如雨;而钱敏之和赵氏,在他家里,在床上,同样挥汗如雨。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很快,左邻右舍的人都知道钱敏之和赵氏的丑事了,不过大家都是看热闹,背地里讨论,没人去报官。
只有赵重阳不知道,他依旧蒙在鼓里呢。
有时候,赵重阳回家看望妻子,给妻子钱和礼物,在家呆两天,钱敏之还会催促他出去,多赚些钱等。赵氏也催促丈夫,说自己在家很好。
这一天,赵重阳回家,给了赵氏一些钱,还买了几件首饰。赵氏不冷不热的,让他去请恩人钱敏之来吃饭。钱敏之来了后,吃了饭,依旧像往常一样,让赵重阳不要在家多逗留,应该趁着年轻,多出去赚钱。
说完后,钱敏之走了。
赵重阳并不怀疑,吃了饭,简单收拾后跟妻子告别。出门时,不小心碰了一下村口的人,他赶紧道歉。不料,那个人大怒,骂了赵重阳几句。赵重阳气不过,跟他吵了起来,差点动手。那人一激动,就讽刺赵重阳“你头上绿油油的还不知道,反而有闲心跟我吵架”,直接把赵重阳戴绿帽子的事说了出来。
赵重阳一听,大惊,连忙悄悄回家去了。
回家后,赵重阳听到奇怪的声音,冲进屋里一看,只见钱敏之抱着赵氏,正在喝酒呢。钱敏之手在赵氏身上不老实,赵氏则用嘴喂他喝酒,场面不堪入目。赵重阳大怒,气得要去找刀来砍了钱敏之。
这种场面,钱敏之也见过几次,因此他不慌乱,大喝一声:“赵重阳,你忘了我给你钱,资助你做生意的事了吗?没有我,哪有你今天?”
趁着赵重阳发呆,他赶紧溜走了。
赵重阳生气,他骂了几句,然后到外面去了。后来,他回到船上,船夫还在抱怨,说他没有及时回来,自己多等了半天,耽误了做生意,要加钱等。赵重阳没有心情,随手多给了船夫几文钱,让他不要出发。
钱敏之一直偷偷跟着赵重阳,他一看赵重阳上船了,稍微放了心。半夜,船夫睡着了,钱敏之压着嗓子,喊赵重阳下来。此时半夜天黑,赵重阳听声音陌生,不知道对面是谁。下了船后,赵重阳刚走两步,钱敏之拿出刀,趁其不备捅死了他。
天亮以后,船夫看到赵重阳的尸体,吓了一跳,赶紧报官。
县令叫扬子器,得知赵重阳被杀后,马上带着仵作验尸,结果并不复杂,凶器还在赵重阳尸体旁边。
县令问了船夫,船夫实话实说,他提到了赵重阳上船时的情况,似乎有心事。县令叫来他妻子赵氏,以及左邻右舍的人问,赵氏自然说不知道。邻居们却透露,赵氏经常趁着丈夫不在家时,接待钱敏之。
这一下,县令基本确定怎么回事了。但是,审问钱敏之时,他不肯承认。县令不忍心动刑,把赵氏、钱敏之分别关在男女囚牢中了。
巧了,自从赵重阳死后,当地就开始干旱,一连三个月,当地都没下雨。
师爷悄悄跟县令说:“大人,您知道为什么老天爷一直不下雨吗?是因为冤情啊!赵重阳被害,显然是钱敏之所为,那把刀有人就见过在他身上。如果老爷能处死他,老天爷肯定会下雨的。”
县令叹气,说:“我也知道赵重阳是被钱敏之所杀,但是钱敏之不肯认罪,这可怎么办呢?”
师爷笑着说:“大人,他不肯认罪,就动刑让他认罪。这等恶人,如果不让他吃点苦头,哪怕就是人证物证齐全,他也不会认罪的。”
县令明白了,说:“大刑伺候,本官一向不喜。”
师爷又说:“刑罚本就是用来惩罚恶人,对付这等恶人,如果不用大刑,他们怎么会认罪呢?一顿板子下来,不容他不承认。何况,大人也知道,这不是严刑逼供,颠倒黑白,这只是惩罚恶人而已。”
县令被说动了,他更担心旱灾,于是答应了。
次日早上,县令升堂,继续审问钱敏之。钱敏之果然不认罪,县令大怒,直接让人打三十大板,重重地打。才打了十下,养尊处优的钱敏之果然扛不住了,承认自己杀了赵重阳。于是,县令马上判案,钱敏之死刑,秋后处决,赵氏脱衣重则二十大板,还要游街半日,最后也是死刑。
判定结果刚出来,天上乌云密布,马上就下了大雨,满县之人无不欢呼,齐声喊“青天大老爷”。
没过多久,监狱里多了一些囚犯,他们是大盗,因为抢劫偷盗杀人,被判了死刑。
钱敏之一看,机会来了,马上跟那几个强盗说:“我知道,你们被判了死刑。如果,你们能承认杀了赵重阳,这样你们还是死罪,但是我就能活下来了。而且,我很有钱,只要我活着出去,在你们以后的日子里,我天天给你们送好酒好肉来,还照顾你们的家人,怎么样?”
几个强盗一听,觉得不错,就答应了。
果然,钱敏之又大声喊冤,说是强盗杀了赵重阳。县令不得已,重审案件,那几个强盗为了口腹之欲,又听了钱敏之的话,把杀赵重阳的经过描绘得丝毫不差,还说那把刀也是偷来的等等。
当然,县令不信。很快,案子惊动了知府,知府就问县令,到底怎么回事。
县令很正义,说:“狱卒跟我说了,这是钱敏之和强盗串通好的事情,知府大人不必理会,”他不过是走歪门邪道,想着能活下去而已。呵呵,我若是连这点都不知道,也没法做县令了!”
于是,钱敏之这个办法行不通。他又让送饭的家人继续上告,告到南京三法司。还让家人给某某某多送钱。结果,三法司再审这个案子,居然信了强盗的话,判赵氏和钱敏之无罪。
出狱那天,钱敏之和赵氏很高兴,以为没啥事了。但是,顷刻之间,天上雷声滚滚,一个炸雷下来,钱敏之和赵氏顿时被雷劈死了。与此同时,南京一位三法司官员,也被雷给劈死了。
人们都说,作恶的坏人,就算有坏人包庇,但终究是难逃天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