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答河传奇(一百二十六)

2022年07月05日13:05:31 故事 1920

126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曾经最好的朋友,天生七窍通透,五根聪慧,从小酷爱读书,学富五车。

滴答河传奇(一百二十六) - 天天要闻

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在鸡西矿区一中读高中的时候,因为才华横溢、文采斐然,当上了校报主编。

我的写作特长就是他教我的,他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

因为他才高八斗,我们都非常尊敬、崇拜他!

可惜的是,这种人中龙凤的佼佼者,最爱银子,工于心计,精于算计——占了便宜正好,不占就觉得吃亏。

于是,他拼命挖空心思、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百计千谋、无所不用其极地挣、赚、搂、贪、诈!

中国有句老话:宁结千人好,莫结一人仇。

清朝首富胡雪岩有一句名言说得好:宁可得罪钱,不可得罪人。钱没有了,可以再挣;人得罪了,很难弥补,有可能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但这个小人,却用行动做到:宁可得罪人,不可得罪钱。

他为了钱财,得罪人无数,交往的朋友无一例外成了仇敌。我是他最后一个决裂的朋友!

他在鸡西创业的时候,所有和他交往的人没有一个不被他算计和利用。

就这样,他赚了第一桶金!

虽然钱赚到了,名声却臭了,所有认识他的人无不鄙夷:呸!呸!呸!

人这一辈子,混来混去,混得就是人品。

滴答河传奇(一百二十六) - 天天要闻

鸡西这个五线城市毕竟太小了,越小的城市,口碑越重要。因为你走在大街上,说不定碰上发小、同学、同事、朋友,七大姑八大姨,低头不见抬头见,名声不好会让你接受背后指指点点。

声名狼藉的他,决定去省城发展。

在哈尔滨,他开了电子产品公司,聚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因为总占便宜, 讨便宜, 捡便宜, 贪便宜,朋友们一个个决裂离开,甚至成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从心理学上来说,他最喜欢做的事情恰恰也是最忌讳的,反过来说,他最厌恶的往往就是自己所擅长的。

他众叛亲离,陷入孤立无援,却不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抱怨别人都对不起他。

人有三衰六旺,工于心计、精于算计,就怕到头来只落得个:机深祸更深!

人间正道是沧桑。只要钱来得正道,没有不容易的事;来得不正道,再容易也不容易。

社会就是书,事实就是教材。如果你只会从书本到书本,从表面到表面,是永远无法体会领悟的。
  所谓做学问,是要从人生的经验中去体会,并不是读死书。假使这个人文章写得好,只能说他文学好;那个人知识渊博,只能说他“见闻广博”,不一定能说他有学问。

一个人即使没有读过书,可是他做人做事完全对了,就是有学问。

这个世界上,我们有太多想不通的事,我应对的方法是:暂时不想了。

也许,过些时日,再回想这事的时候,已不成为问题了。

给什么解决的?

岁月。

书籍。

所以说,岁月虽然无情,但却有义。书籍无语,却有思想。

人生世途多艰险,自古江湖多波折。世上除了情义最可贵之外,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书。

人生是一条从错到对的路线。一开始什么都是错的,人用一切和一生的努力,才把它弄对了,于是产生了智慧。

书,就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阅读产生思考,思考促进提升。读的书越多,掌握的规律越多,思想的层次越高。

走对了路的原因只有一种,走错路的原因却有很多种。

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我最喜欢阅读哲学方面的书,老子、庄子尼采康德叔本华……

开始读不懂,就反复读,读反复,常读常新,终于获得一些哲学思想。

作为这个世界上最为高深的智慧,哲学是无数天才一生思考、生活的结晶,他们吃过许多亏,受过许多苦,才最终将其浓缩为书本上的短短数言。

我在书中看到这么一句话:你只要对狗有些许好处,它就永远忘不了的。但你对人无论有多大的好处,他转眼就忘得干干净净。

这话说得太好了,对这个曾经的老师、朋友的做法,我释然了!

我研究过心理学,按心理学来说,由于人性本善,这个朋友见利忘义、背友弃义,绝情断义做起来,也不是那么轻松愉快的,有挣扎、有矛盾、有犹豫、心里纠结死了!

于是,他拼命说服自己,一不做、二不休、三不回头。

事后,他口问心,心问口,深深地自责着,自怨着,自艾着,自己原谅自己,自己心痛自己,自己开导自己:为了发财,必须无情无义!

能争能抢的,未必就是生存能力强的人。你的身体强势,你的行为强势,在社会上抢到一些不义的东西。

但是你身体内部的器官呢?其实也是争争斗斗的,阴阳失衡、善恶打架。这方面吃亏,那方面得益;这方面得益,那方面必然损失。

因此,这个朋友的身体越来越差,神经衰弱、严重失眠,夜夜睡不好觉。

他的前半生努力实践着自己的发财抱负,后半生却背负着罪恶感孤独地生活着。

人生在世,难得吃一碗现成的饭。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利益冲突!

滴答河传奇(一百二十六) - 天天要闻

利益,利益,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这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面目,极其的残酷,却异常的真实。

利益,永远是令人眼睛发红、刀口见血的主因。

利益,可以让人际关系亲密无间、如漆似胶,也可以反目成仇、水火不容。

就看你为人行事,是讲义气还是占便宜?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