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岁之前我所有动植物,农作物知识都来自书本。很少有实际观察。讲起来春耕秋收,也只是简单按照书本,能背诵下来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张口就来嘛。小学的时候响应国家号召,种过蓖麻。感觉有点像向日葵,一颗颗笔直碧绿,相当漂亮。结出果实,精心的收好给老师拿去,上交国家。仅限于这样,对各种蔬菜果实都是来自菜市场的亲切教育。
我们东北一直爱吃杂粮,我老妈秉承传统,更有姥姥那辈人满族老人加持,对各种豆饭,豆粥,八宝粥爱的不行。我家黄豆,绿豆,饭豆,各种豆从来没断过。不光饭里有,黄豆发了炒黄豆芽还是菜。永远吃的不亦乐乎,顿顿吃不尽。所以我对黄豆一直亲切无比。模样胖乎乎,圆滚滚,很喜庆。
本来跟黄豆缘分一直不错,我那时候真的从来没有见过一颗黄豆是如何长大成豆的。直到有一天,我去农村一个亲戚家串门儿,那时候叫走来往,我跟大人一起去,俗话吃大盘子。那时候大概正是夏末秋初吧。亲戚家大院子里一望无际的绿色。八十年代农村家家都是大院子,最不缺的就是大地。我见到真实的各种果实,蔬菜兴奋无比。辣椒,茄子,芸豆,韭菜,香菜。我跑来跑去的卖呆儿。还有花生,竟然有相当漂亮的花。全是绿油油的。然后我又发现了一片绿油油的植物,身边跟我一起的是我表妹,她跟我同岁,比我小几个月。我们俩个城里小孩儿一脸惊喜傻乎乎的望着这新植物。结着一串串像果实,然后陪我们玩的本村孩子告诉我们,这是毛豆。我们很高兴又认识一个新豆豆。这个孩子很自然的告诉我们,这也是黄豆。我马上小老师上线。开始讲课,你别瞎说,毛豆是毛豆,黄豆是黄豆,啥眼神啊!根本不一样。下回别跟别人说,丢人。记住没?这孩子比我们还要小几岁,也就七八岁。马上被我吓住了,有点怀疑自己知识错误。一个劲儿点着小脑袋同意,我很欣慰,然后回到屋子里跟家大人显摆去了。
然后就成了整个村子的笑话。也是我的童年接近少年时期最大的阴影。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