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探亲记(四部曲)

2021年06月07日23:12:42 故事 1167

探亲记四部曲

小说:探亲记(四部曲) - 天天要闻

故 乡

曾经,故乡是游子心中最美的天堂。

如今,故乡还是故乡,但却再也找不回心中的天堂。

常听父母说起,村里的谁谁谁在省城买了别墅,全家人都搬走了,谁谁谁在外地混得好当老板,也把一家人迁了过去。连小时候村里最穷最老实的“麻子张”,也抛下年幼的孩子和老人,两口子常年在外地打工,不到过年,难得回来一趟。

每每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下了车,一个人提溜着手中的行李,漫不经心的往家走。路过村口的时候,看一群孩子在田野里欢快的跑着叫着,被太阳晒得黝黑的一张张小脸上,绽放着天真无邪的笑容。看着他们快乐的身影,我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叔叔,你咋回来了呢?”正在我呆呆发愣的时候,看到邻居家的小女儿一蹦一跳的跑到我面前,冲着我疑惑的问道。这丫头约摸六七岁的年龄,我已大半年没见到她了。

或许,在她的心中,我也应该是那个一年到头,不到过年都不回家的人。

听到她叫我,我赶忙放下手中的行李,蹲了下来,看着她,她歪着头晃动着两条可爱的小辫子,也笑嘻嘻的回看着我。

“妞妞,叔叔出差,正好路过,就回来看看,你爸妈在家么?”我说道。

听到我问起爸妈,她的脸一下子就失去了笑容。支支吾吾的半天也不说话,背过身,竟然哭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抹了把眼泪儿,长长的出了口气,才支支吾吾的带着哭腔道:“俺大......俺大和俺妈都去南方打工了......”说完,低下头便再也不看我。

每次回来探亲,我都不愿带吃的东西。听到她哭,我慌忙站了起来,摸了摸口袋,还好,口袋里还有几颗糖果,伸手拍了拍她的肩膀,递了过去:“妞妞最乖,来,不哭了......那,爸妈都打工去了,你和谁在家哩?”

她回过头看了看我,止住了哭声,张开小手接过我手里的糖,眼睛红红的,说道:“俺奶搁家,俺弟弟也搁家。弟弟昨儿个感冒了,俺奶今儿一早就带他到大夫那儿打针去了,让俺在家看门......“顿了一下,看了看手中的口香糖,接着说道:”俺大和俺妈打电话说,等过年了就回来看我,还给我买好多好多的花衣裳。“

“那,妞妞想不想爸爸妈妈......”说完,我想拉起她的手,突然看到,她左手的大拇指包着一圈红白相间的纱布,心中一惊,赶忙问道:“妞妞,这手指咋包着布呢?“

她看了我一眼,用力的挣脱我,低着头把手背在身后不让我看到。问得急了,她才带着委屈的声音说道:”昨儿个晚上......俺奶和俺弟弟去医院很晚才回来,我看天黑了,就学着俺奶做饭的样子烧火做饭,不小心被柴火烫着了手指头,皮都掉了,冒了好多血,可疼!俺奶说,抹点牙膏就好了......“

我知道,妞妞的奶奶已六十高龄,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还要侍弄地里的庄稼活。老人家有风湿病,逢到个阴天下雨的还浑身疼。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面对生活的艰辛,这几岁的孩子也挺起了稚嫩的肩膀!

我叹了口气,一手提着行李,一手拉着她,让她跟我回去和孩子们一起玩,看着她带着泪珠的笑脸,我的眼泪,却再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或许,在孩子的心中,那一年一次的相见和父母带回来的花衣裳是他们最幸福的期盼。

然而,看尽了人去楼空的苍凉之后,又有谁懂得,那些被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孩子们,他们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就像在外的日子,每次从电话里听到儿子女儿那稚嫩的声音,我相信即便我在外受了再大的苦、再多的委屈,那也是值得的。

但是,孩子始终是孩子,谁又能走进他们的世界,抚摸他们,那隐藏在内心深处的脆弱?

小说:探亲记(四部曲) - 天天要闻

婚 礼

回到家乡的第二天,吃晚饭的时候,父亲说:“村西头叔叔家的儿子后天要结婚,你是堂哥,过去帮帮忙。你叔和你婶在山东打工,书阳(我堂弟)在咱们小学教书,他结婚,你赶上了,于情于理都应该去的。”

“哦,那行,我后天一大早就过去。”我一边吃饭,一边随口应了声。

父亲看着我,点了一支烟,吸了一口,说道:“后儿早起你起来早点,把你的车开过去,和他一块儿去陈寨(隔壁村)接新媳妇。“

听他说完,我放下碗,看了一眼母亲,母亲点了点头。

我知道,这大老远的难得从外地回来一趟,遇到自家兄弟办喜事,跑前跑后帮帮忙自然是少不得的。即便父亲不安排,我也是要去的。

而今这年头儿,村里儿时的小伙伴们大半都已成家立业,常年在外地忙事业,忙赚钱。今昔不同往日,往年谁家结婚都会有一大拨人来义务帮忙,如今,那热闹的村子早已成了名符其实的”荒村“,想找个人来帮忙,那还真不易。

书阳结婚的那天早上,四点钟的时候,天还没亮,我就被电话给吵醒了。

于是,便迷迷糊糊的起了床,洗漱完毕,开车、贴喜字、接新娘、去酒店招待客人,一条龙似的各种折腾......

忙活了一天,累得快要趴下。下午四五点钟的时候,才顾得上扒拉几口饭。

父亲、母亲、妻子、孩子们也都来了,一家人在酒店的包间里,唠起了家常。

正说着话的时间,叔叔婶婶、书阳和他媳妇从外面走了进来。我一眼就看到,叔叔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看到这儿,我慌忙站了起来。上午忙着招呼客人的时候,根本就没时间注意叔叔的腿。

我把他搀扶到里面正席的位置,等他坐下,忙不迭的问道:”叔叔,您这腿咋弄成这样儿了?“

叔叔笑了笑,给父亲递了一根烟,看了我一眼,说道:”没事......没啥事,过几天拆钢板,拆了之后就没事了,干活不小心碰了一哈......“

我看到他那堆满皱纹的脸上,闪过一丝自嘲的微笑。

忙站了起来,挪动了一下身后的椅子,蹲了下来,说道:”您让我看一下。“说完,就去掀他左腿的裤脚。叔叔摸了摸我的头,苦笑道:”真没事,你这熊孩子咋那么不听话,赶紧起来,坐那儿吃饭!“

我没理会他说什么,伸手脱下了他的鞋子,把裤管往上卷了卷。

搂起他裤管的那一刹那,我一眼便看到他的腿,不由得”啊“的叫了一声。落入我眼中的是血迹斑斑的纱布,纱布沿着着脚掌一直缠裹到小腿处。

这时,就听见一旁的婶婶带着啜泣的声音说道:”早段时间,厂里效益不好,工人都放假了。我和你叔还有几个老乡想多挣点钱,就结伴到厂子旁边的工地上干活,你叔晚上加班的时候,从二楼脚手架上摔了下来,下面是烂七八糟的一堆工具,他的腿被锛尖给戳穿了,当时就晕过去了。送去医院,大夫检查了一下,说是小腿骨粉碎性骨折,就算恢复好,怕也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走路了。阳阳结婚,小贝(书阳媳妇)家选好了日子,这不,还没出院,就急着赶了回来......“

顿了一下,婶婶接着说道:”能捡回一条命就算是祖宗保佑了......“没等婶婶说完,叔叔一挥手,打断了她的话:”呸呸呸!娘们儿家老是絮絮叨叨,这不好好的么?也不看看今天啥日子,说恁不吉利的话!“说完,拿起面前的酒杯倒了满满一杯白酒,举起酒杯对着我爸和我妈说道:”哥,嫂子,我和小月(我婶婶)都不在家,家里的事都麻烦你们了。来!今儿是咱孩子大喜的日子,我也算功德圆满,完成了任务。这杯酒,我敬大哥大嫂,我喝完,你们喝不喝都中。“

说完话,一仰脖儿,咕嘟一声,一大杯白酒下了肚。

这时父亲刚反应过来,红着脸,喃喃的说道:”兄弟可不敢这么说,咱都是一家人,咋能说两家话嘞?今儿趁这机会,当哥的也得说你几句,这以后在外面干活,挣不挣钱不重要,身体可要放在第一位,太危险的活给咱再多的钱,咱也不干呐!你说是不?“说完,端起酒杯一仰脖儿,也喝了下去。

记忆中,父亲是不会喝酒,也不能喝酒的。稍稍喝那么一酒盅,便脸红脖子粗的,皮肤还容易酒精过敏。但今天,在这个场合,父亲还是端起了酒杯。我了解父亲,我知道他是看到自己兄弟在外为了生活打拼,差点丢了命,心中难过罢了。

”来,大侄子,别像个木头桩似的杵那儿了,赶紧坐下,咱爷俩儿也整一杯!“一边说,一边伸出粗糙的手又摸了摸我的头,让我坐在他身边。倒上满满的两杯酒,他一杯,我一杯。我赶忙收住心神,压抑住内心翻腾的难过,站起来,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一家人难得相聚,就这么一边喝酒一边唠嗑儿,直到喝的说话都感觉舌头大了,才各自散了场。

走出酒店的时候,回头看着堂弟小两口扶着叔叔婶婶,一家人踏着鞭炮的落红,慢慢的消失在夜幕里。

小说:探亲记(四部曲) - 天天要闻

夜 话

回到家里,已是深夜。酒喝多了,但脑子还是很清醒。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也睡不着。满脑子都是挥不去的场景,血淋淋的左腿和那长满了老茧、堆满了伤疤的大手。

在“翻烙饼”的当口,突然听到楼梯“噔噔噔”的脚步声。我忙起身拧开了门,父亲抽着烟,低着头在门口站着。

看了他一眼,我忙说道:“爸,这么晚了,你喝恁多的酒,咋还不赶紧睡嘞?”

父亲“唉”的一声叹了口气,说:“睡不着嘞,愁着嘞!”

我皱了一下眉头,看着父亲的脸,那满是皱纹、通红的带着黝黑的脸。

顿了一下,回手打开旁边的衣柜,随便拿了一件上衣,给父亲递了过去:“走,去楼顶坐会儿吧,拿上衣服,别冻着喽......”父亲“嗯”了一声,接过衣服披在肩上,转身向天台走去。

不知道是怎么了,每每走在父亲身后,总会不知不觉的观察他的背影。父亲瘦了,背也没有以前直挺了。楼顶的灯光,映照着父亲的白发,让我有一阵揪心的疼痛。或许,是酒喝多了的缘故罢,我这所谓的纯爷们儿,也竟然会如此脆弱,看着父亲的背影,和父亲手里夹着的那一明一灭的烟火,我的眼眶中满溢的泪水,只一下子便流了下来。

父亲的一生为了我们兄妹三人,吃了太多太多的苦。他甚至都没有一件新衣服,穿的最多的就是我在部队退伍时拿回来的衣服。今天堂弟结婚,母亲才把我去年丢在家里的那套格子衬衫让他穿上。父亲常说,在家里丢人可以,但不能在外面丢人。

透过高高低低的楼房,看那隐没在夜色里的庄稼地,心里一下子就想起了童年的时光。每当逢集(集市开摊)的时候,父亲总是踩着那个吱吱呀呀的人力三轮车,车厢里坐着我、弟弟、妹妹和母亲。那踩一脚脚踏,弯一下腰的场景,是我一辈子不曾忘却的记忆。

父亲兄妹六个,他是老大。爷爷奶奶去世的早,没留给父亲一点的家底。我们这个家,能有今天,多半是父亲和母亲通过辛勤劳动得来的。所幸的是,我们兄妹三人还算争气,各自都有了自己的事业。但父亲刚才又说愁,我猜了一下,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应该是愁弟弟的婚事罢。

”你的探亲假快到了吧?啥时候走?坐高铁是吧?票订了没?“在天台的石椅上刚坐下来,父亲一连串的问话打断了我的思绪。

我看了父亲一眼,在贴着他身边的椅子上坐下,伸手抹了一把眼睛,定了定心神,笑嘻嘻地看着他,说:”这么快就想撵我走么?“父亲听我说完,装作很生气的样子骂了我一句:”你这熊孩子,我和你妈年纪大了,一年到头都见不上你几回,谁会撵你走嘞?这不,你妈老念叨着说,你要走了,啥好吃的都没吃到。还说,你喜欢吃饺子,赶明儿她给你包饺子吃......“

听父亲说完,我仰起头,看着满天繁星,捂着嘴,心中难过的竟说不出话来。

父亲看我神色有异,便起身拉住了我的手,急切的问道:”咋了儿子?这是咋了?出啥事了嘞?有啥难处你给爸说,咱爷俩一起想法儿。“

我伸出衣袖,擦了一把眼泪赶忙说道:”不不不,我没事,我能有啥事嘞?我喝醉了,眼睛刚才吹了一下风,有点不得劲儿,没啥事。“

父亲听我说没事,摇了摇头,狠狠的吸了口烟,又坐了下来。

”你说连阳阳都结婚娶媳妇了,书廷(我弟弟)咋就这不上心哩?工作工作,工作啥时候是个头?我和你妈都这么大年纪了,把他的任务完成,俺俩也算放心了。“果不出其然,父亲终于还是聊起了让他发愁的话题。

我叹了一口气,哭笑不得的说:”爸呀,书廷又不是小孩子了,他自己有自己的想法呐。咱们不用瞎操心,这事又不像菜市场买菜,总要找一个和欣欣(我太太)一样孝顺你和我妈的不是?况且就咱家这条件,还愁找不到媳妇么?你俩别操心了,都操心了一辈子了,也该好好歇歇了。这不,孙子孙女都给你带着,够忙活的了。别想恁多,这事得靠缘分嘛!“

父亲看着我的脸瞪大了满是血丝的眼睛,又骂了一句:”你这熊孩子!缘分缘分,这缘分啥时能来?这......这......这事能他娘的能不让人操心么?书廷那兔崽子和你小子一样一样儿的,死犟!老说不急不急,都二十好几的人了,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会叫爹了!“

就这么着,聊弟弟妹妹的事,聊孩子的事,聊家里的事,聊过去的事,聊了整整一个晚上。天快大亮的时候,我和父亲才下楼睡觉。

刚躺下,就听见楼下的厨房乒乒乓乓的声音。迷迷糊糊里,就听见母亲小声的说,“他大,你也去睡会儿吧,我小点声儿,不吵你俩,我先包好饺子,把水烧好,等你俩起来了我再下......”

小说:探亲记(四部曲) - 天天要闻

离 别

走的那天早上,我起得特别早。

在楼上洗漱完毕,下来客厅吃饭的时候,才发现一家人早就坐在饭桌边上等着了。

儿子和女儿难得起这么早,我刚坐下,俩孩子就高喊着爸爸,向我冲了过来,我赶忙伸开双手,一手抱了一个。

“爸爸,奶奶说,你今天要回深圳的,是么?”女儿依偎在我的怀里,仰起头,眨巴着大眼睛,轻轻地问道。

我低下头亲了一下她,说:“宝贝,爸爸要回去工作,要给你和弟弟挣钱,给你买好吃的好玩的,你放假了就在家好好照顾弟弟,也好好读书,不然假期过后,你学的东西都会忘了。有啥不懂的就问妈妈,或者打电话给爸爸,好不好?”

女儿看了我一眼,点了点头。

“爸爸......爸爸,车......车......”儿子刚一岁半,说话还不是很利索。但他说的意思,我大概是听得懂的。这小子,从小就喜欢车子,这次肯定是怕我走了之后,忘记了下次回来的时候给他带一辆电动的小汽车。

儿子的话,把大家逗的笑成一团。一瞬间,离别的阴霾好像淡化了许多。

快吃完饭的时候,母亲说:“欣欣她哥刚买了新车,等会儿就过来,你把行李拿下来,俺们一块儿去送你到高铁站。”

我看了一眼妻子,妻子点了点头,说道:“咱妈非要去送你,拦都拦不住。我和咱妈都晕车,等会儿你坐前面让咱哥开慢点......”

一家人刚吃完饭,碗筷还没来得及收拾,大舅哥就开着他新买的“Landrover”过来了。

我赶忙去拿烟,寒暄了几句,上楼把行李背了下来。

一家人锁上门,浩浩荡荡的往高铁站开进。

车子刚开动不久,俩孩子就睡着了,或许是早上起得太早困了罢。怕吵着孩子睡觉,一路上大家什么都没说。

快到车站的时候,我回头向后排看了看,父亲正在母亲小声的埋怨下,继续抽着他那永远也抽不烦的烟。

到了高铁站,距离发车的时间还有三十多分钟。父亲帮我提着行李,我抱着女儿,妻子抱着儿子。送我到检票口的时候,两个孩子都被车站的喧嚣声给吵醒了。

我把女儿放下来,回身想去接父亲手中的行李,父亲无意识的用手挡了一下,说:“没事,不急,俺再往里送送......”。

我看着父亲的脸,笑了一下说:“爸,行李要过安检,你没有票,人家不给进呐。”

父亲听我说完,很不情愿的把手里的背包递给了我。然后,蹲下身,把女儿抱了起来。

母亲看我要走,伸出手拉住我,眼睛红红的说道:“孩子,一个人在外面,要照护好身体,你胃不好,别喝冰水,想妈了,就打电话回来。要是太累了,咱就不干了......”

听母亲说完,我那不争气的泪水又流了出来。

妻子看到这儿,赶忙拉住了母亲:“妈,石头儿(儿子乳名)和他一天过生日,再有三个月就又可以回来了,您别担心,咱回吧......”

我从口袋里拿出一包纸巾,拆开递给了母亲。然后拿上行李,向安检口走去。

“爸爸,弟弟过生日的时候你可得回来啊!别忘了给我买花衣裳,别忘了给弟弟买小汽车!”过了安检,背上行李,我的身后响起了女儿的声音。

赶忙回头看,她正拉着”石头儿“,趴在安检口的栏杆上,挥动着小手,满脸的泪。

......



《探亲记》四部曲:《故乡》、《婚礼》、《夜话》、《离别》

总数:6131字

2014年7月4日于深圳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