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老宋小说讲习所之立场

2021年06月07日22:35:45 故事 1038

作者:颂明

“小说”老宋小说讲习所之立场 - 天天要闻

今天是清明节,宋老头要去祖坟祭祀先父,正在收拾香烛祭品。新任山花诗社社长洪梅却来了。

“宋老爷早!”洪梅提了一兜苹果。

“你没上课吗?”宋老头问。

“我们高一清明放假。”洪梅一边应着一边去厨房把苹果交给了宋奶奶。

老丁头也来了。宋老头问:“你怎么也来了?”

“给伯父扫墓我能不来吗?”

洪梅觉得奇怪:“你们不都是下放到这里的知青吗?宋老爷的祖坟怎么会在这里呢?”

老丁头说:“他老家就是这里的,过去是有名的大地主,周围20几里都有他家的田地,收租子一直收到大华山。他家在汉口租界里还有商铺。老宋的父亲在南京读书时参加了地下党,后来就在大别山打游击。老宋当知青下放那会儿他父亲还在蹲牛棚呢,是他父亲让他回老家插队的。”

洪梅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明白了。出身豪门的子弟当初怎么那么多参加革命的呢?放着福不享自找苦吃,结果还是革了自己家的命。这也太傻了吧?我实在是想不通。”

“别扯远了。你今天不会是专门送苹果来的吧?有什么事快说,我还得赶着去上坟呢。”

“事是有点,不过对您可能就不是事了。”洪梅递过一张纸,“您看,这是两句残诗。诗社的一位新社员给我的。他让我问问您能不能补全。我当时就打了包票,说宋老爷才高八斗,倚马可待。写首诗还不是小菜一碟?”

宋老头接过一看,顿时变了脸色:“你知道这是谁的残诗吗?”

洪梅摇摇头:“不知道。他没说我也没问。心想不就是把两句残诗补全吗,多大点事儿?不过这诗句气魄倒是挺大的,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老丁头哈哈大笑起来:“你这下真是给你宋老爷出了大难题喽。这是伟人的诗句。他能补上?你们也太高看他了。”

宋老头微微一笑:“确实是给我出了大难题。不过我才给他们说过,凡事都要思考而不要迷信。对伟人要学习也不能迷信。伟人之所以伟就在于他善于把凡人团结起来成就伟大的事业,让凡人在伟大的事业中都变成了伟人。”

老丁头用手指着宋老头:“你你你,我知道你狂妄却不知竟狂妄到如此地步。简直不可理喻。难怪伯父为你题词‘愚而不安’,我看还得再加一句‘狂妄至极’!”

宋老头不愠不火,对洪梅说:“我和老丁头先去上坟。反正你今天放假,你就在家陪着奶奶,等我们回来吃午饭。”

“我也跟你们一起去吧。太爷爷是革命先烈。我也得祭拜一下。这个清明也算过得有意义了。”

宋老头望了望老丁头,老丁头点点头:“就让她去吧。难得孩子一片孝心。”

祖坟离家不过一里来路。很快就到了。三人为坟冢培了些新土,烧了三炷香和一些纸钱,上了贡品。祭拜之后席地而坐,老丁头给洪梅讲了宋老太爷的故事:“你刚才说宋老太爷傻的那些话,我年轻时也说过。当年我和宋老头是一个知青组的。宋老太爷从牛棚出来以后被下放回到了原籍,就在公社的中学教书。正好我也被选拔在学校当民办教师。宋老头学问比我高,成分却也比我高。因此公社选了我而没选他。我和伯父住在同一间宿舍。我见他成天乐呵呵的,教学特别认真,就笑话他:‘你也太傻了吧?地主家少爷干什么革命?到头来反而成了反革命。我不相信你就真的不后悔。’你猜伯父当时是怎么对我说的?他说‘你觉得我会后悔是因为你不了解过去的情况。国家四分五裂,山山有匪,水水有霸,军阀混战,地痞横行。生产力极端落后,连年水旱虫瘟,有时一年数次。那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啊。但凡热血青年无不为民族的前途而忧心忡忡,殚心竭虑。我们就是怀着为人民解放,民族前途而出来革命的。我们不知道革命最后会革到我们自己家的头上吗?革到至亲的头上吗?我们知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你知道当年黄埔军校的对联是什么吗?升官发财,行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我们当时就是胸怀为大公而抛小我的信念投身革命的。’我当时听了伯父的这番话时,真的哭了。我还是忍不住又问了一句,您有这样宽阔的胸怀他们凭什么还要迫害您?!伯父当时抚摸着我的头说,你还太年轻。你不懂。革命要打破周期律不半途而废是不容易的。革命要解放人民。但是人民在解放的路途中自己也是会犯错误的。对人民的错误只能耐心等待他们自己慢慢觉悟,逐步改正而不能心怀牢骚怨忿。否则我就背离了我的初衷,又回到了小我的立场。既站出来革命就是准备吃苦受难的,即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这决不是只在嘴上说说的,是不可动摇的信念。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你以后会懂的。后人会懂的!”

洪梅转脸看了看宋老头,只见他在偷偷抹泪:“宋老爷,您哭了?”

“哪有。风吹的。哦,你给我的作业我还真的完成了。你看看,能不能及格?”

宋老头站了起来,大声唱诵道:

虎兕狼奔民困苦,金瓯破碎陷污泥。

衔枝填海精神在,炼石弥天志不移。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苟为人间公平斗,舍我头颅岂可惜?

2021年6月7日星期一

“小说”老宋小说讲习所之立场 - 天天要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今日头条•八公山视界”,欢迎评论留言!让我们一起在图文中内省于心,外察世界,感受生活,升华自我!

故事分类资讯推荐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 天天要闻

民间故事(瞎子摸骨)

陈干看着手里的玉佩叹了口气,这是他当初送给未婚妻林可儿的定亲信物,陈家败落后,林家嫌弃他穷,退了婚事,这玉佩也送还了回来,他一直没舍得典当,如今家里就剩这么一个值钱的物件,他打算典卖了作为赶考的路费。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 天天要闻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

母亲走后,我摘下给她买的耳环,大嫂面露讥讽,三天后她更不淡定1.母亲走的那天,天空灰蒙蒙的,像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纱布,压抑得人喘不过气。我跪在灵堂前,泪水模糊了视线,耳边回荡着亲戚们断断续续的哭声,心里却空荡荡的,像被人掏空了一般。母亲走得很突然,突发脑溢血,抢救无效。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 天天要闻

女主管喝醉了,爬上了我的车,说道,我们去宾馆。

张鸿蓄着一头乌黑的短发,眼神中带着些许郁郁寡欢,他站在这座繁华都市的边缘,独自望着远方林立的高楼。每一天,他就像无数城市里的普通职员一样,重复着简单枯燥的工作内容。这一天也不例外,他按时走进了那间已经有些陈旧的写字楼,坐进自己格子间的角落。“张鸿,这份文件你检查过了吗?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 天天要闻

父亲去世,大伯带全家要钱,我拗不过去厨房拿钱,大伯慌忙离开

原创文章,全网首发,严禁搬运,搬运必维权。故事来源于生活,进行润色、编辑处理,请理性阅读。父亲去世的消息像一颗重磅炸弹,震得我们家四壁生寒。我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窗外的雨丝,心里一片凄凉。突然,门铃响起,我打开门,只见大伯一家站在门外,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 天天要闻

公公住院,妻子请假医院陪床,提前回家,却看到丈夫慌张去倒垃圾

医院外的疑云:当陪伴与疑惑交织在一个普通的周末,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客厅的地板上,本应是温馨宁静的午后,但对于小芸来说,却是一场情感的风暴即将来临的预兆。小芸的公公因为一场突发的疾病住进了医院,作为孝顺的儿媳,她毫不犹豫地请了长假,每日在医院里悉心照料。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 天天要闻

78年我去当兵,给女同桌写信两年没回信,退伍后去找她才发现真相

头条改版后新增广告解锁,广告开始5秒后用您发财的小手点击右上角关闭,即可继续阅读【本内容为虚构小故事,请理性阅读,切勿对号入座】1978年的秋季我刚进入高中就读,一入校门映入眼帘的是满园漂亮的秋海棠,青红相间,煞是好看,正当我四处张望时,一个清秀的女孩从我身边走过,微风吹拂着她的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 天天要闻

刚做完流产手术,婆婆做了辣子鸡和水煮鱼,父母连夜赶来接我回家

小雨靠在出租车的后座上,脸色苍白,疲惫不堪。一年前,她和小李满心欢喜地步入婚姻的殿堂,两个人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谁知这一年,幸福的生活却出现了意外的波折。小雨患上了妊娠相关的并发症,医生告诉她必须尽快手术,以免对生命造成威胁。术后,她需要好好休养,心和身体都需要时间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