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慧心引力佳
编辑/慧心引力佳
自从全红婵在奥运会上一战成名之后,很多人都不能忍受全红婵的任何一次失误,而全红婵也是十分的坦率,直言自己因为身体发育的问题,所以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
而最近在武汉举行的全国跳水冠军赛,全红婵因伤直接宣布退出,没想到这一消息直接让她经历“网暴”,“全红婵不敢参加比赛,害怕会输”这些词条一直在网络上出现。
没想到之前与全红婵合作紧密的品牌方都选择沉默,冷眼旁观,但还是有明白的品牌方,在这样的舆论下,还能站出来力挺全红婵。
奥运会一战成名
那记“水花消失术”,在东京奥运会上石破天惊,让她一夜之间从默默无闻的小将,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跳水明星。
金牌的光芒太盛,直接将她推到了一个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未必能企及的高度,这份荣耀,来得迅猛,也来得沉重。
人们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到了天上,好像她每次比赛都得像按下复制键一样,再来一次完美演出,差一点都不行。
小姑娘的生活,从此天翻地覆,以前那个爱笑爱闹的女孩,走到哪里都有镜头跟着,回趟家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哪个不留神的动作,就被拿去品头论足,说出个一二三来。
这种被围观的日子,哪还有什么随心所欲可言?她就像被放在了透明的玻璃罩里,一举一动,都成了别人的谈资。
赛场上的输赢,在她这里仿佛也有了另一套标准,别的队员失误了,大家说“没关系,下次再来”,轮到全红婵,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瑕疵,质疑声、批评声就可能铺天盖地。
说到底还是因为起点太高,高到人们似乎忘了她也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高到容不得她有半点“退步”,这份沉甸甸的期待,成了她训练和比赛时,心头挥之不去的阴霾。
光鲜背后是无尽的伤痛
说到底全红婵现在还是一个刚成年的小姑娘,身体总要发育,体重自然跟着来,这是谁也绕不过去的坎儿。
对于全红婵这样的跳水运动员来说,体重控制更是直接关系到技术动作的稳定和发挥,这真不是靠“自律”两个字就能简单解决的。
就像她的教练陈若琳说的,自己当年也经历过这个阶段,这是生长规律,硬扛是扛不住的,所以她只能往死里练,用比别人更多的汗水去对抗身体发育带来的变化,留住那份轻盈的感觉。
高强度的训练,它或许能暂时稳住状态,但也让年轻的身体早早亮起了红灯,那些贴在身上的膏药,一块又一块,触目惊心,哪一块下面没有咬牙的坚持和不为人知的疼痛?
之前全红婵的母亲也提到过女儿的伤,眼泪就止不住地往下掉,那是亲妈的心疼啊,知道孩子为了这份事业,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
可即便如此,网上还是有人说风凉话:“吃这碗饭的,受这点伤算什么?有本事就拿出更好的成绩来!”这话听着真是比冬天的冰碴子还冷。
造神陷阱
就在全国跳水冠军赛前几天,全红婵身体的警报终究是响了,因为日积月累的疲劳和老伤,特别是那磨人的脚踝,全红婵在一次重要比赛前,不得不做出退赛的决定。
这不是认怂,也不是逃避,教练组和她自己都清楚,如果硬撑着上场,小伤可能变大伤,后面的比赛更没指望,这是一种理性的取舍,为了更长远的职业生涯。
她在采访里提到伤病,会下意识地想躲开镜头,那一个小小的动作,藏着多少这个年纪不该有的隐忍和委屈。
可即便如此,退赛的消息一出,网上立刻炸开了锅,有些人想当然地猜测,说她是不是怕输,怕再次失利,所以才临阵脱逃,好像只要她不拿金牌,就是一种原罪。
这段时间关于她的各种传闻就没断过,世界杯偶尔丢了金牌,有人扼腕叹息,有人幸灾乐祸,老家盖房子,明明是村里统一规划的普通民宅,却被传成了“豪宅”,引来一堆柠檬精。
参加个集体活动,站位靠前点靠后点,也能被解读出N种意思,更离谱的是那“为母校捐款四百万”的谣言,编得有鼻子有眼。
而那“捐款四百万”的传言,尤其能说明问题,编故事的人很懂怎么戳中大家的兴奋点,说她如何省吃俭用,连护膝磨破了都舍不得换,就是为了给母校的孩子们换上新设备。
这故事,多符合人们对她淳朴、感恩形象的想象啊!可传得再热闹,连张最基本的转账截图都没有,幸好她的母校及时站出来辟谣,说压根没这回事,还提醒大家别过度炒作,影响运动员。
要不是官方出来说话,这顶“慈善家”的高帽子一旦被扣实了,将来万一有什么事没做到位,还不得被口水淹死?
这种先把人捧上神坛,再等着看她摔下来的套路,真是其心可诛,所谓的“捧杀”,杀伤力可一点不小。
而全红婵的家人也非常的清楚网络上那些东西,他们知道自己文化不高,怕在镜头前说错话给孩子添乱,所以面对找上门的媒体,大多婉言谢绝。
众人避嫌,但总有人为正义发声
别人不理解,跳水队的领队周继红一定理解全红婵现在的困境,她也曾不止一次为弟子发声,希望外界别没事找事,制造矛盾。
她说,竞技体育嘛,有输有赢太正常了,只要是堂堂正正的比赛,就该被尊重,官方机构对她退赛原因的正面解释,湛江体校对捐款谣言的快速澄清,都透着一股保护运动员的暖意。
商业合作方面,当一些品牌方在她遇到舆论风波时选择明哲保身,甚至悄悄撇清关系的时候,万家乐却大大方方地站了出来。
一句“所有暂时的离场,都是为了更耀眼的重逢”,话说得简单,却透着一股子担当和人情味儿。
在生意人普遍讲究利益优先的今天,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显得格外珍贵,现在的全红婵,正在养伤,也在调整技术。
外界的目光依然紧紧跟随着她,只是希望这份关注里,能多一些耐心,少一些吹毛求疵,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天赋站上了世界之巅,这就是一个闪闪发光的故事了。
全红婵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
参考资料
新华社新媒体2025-05-21《全国跳水冠军赛:全红婵因伤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