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重炮手”王一梅:陈忠和看重却遭郎平弃用,遗憾退役意难平

在中国体育界,有很多项目都是奥运的夺金热门。

如果非要选择出一个代表中国体育精神的项目,肯定非中国女排莫属。

在自信心相对缺失的八十年代,女排的五连冠无疑是给所有人打了一针强心剂,告诉世人只要努力没有冲不破的围栏。

然而近几年女排的成绩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东京赛场上未能小组出线。

让人不由得回想起08-12这段被誉为“青铜时代”的低谷期。

同时也引得人们想起那个低谷期扛起中国女排的重炮手王一梅。

许多不熟悉的球迷一翻看她的履历才发现,她的职业生涯真是令人感到可惜......

01

小时候的王一梅就十分的异于常人,她身体发育的特别快。

高出同龄人一头的身高,使得她十分的显眼。

“傻大个”这样的词汇充斥在她的耳边。

被小朋友们嘲笑的身高,在体校教练里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宝贝。

在教练们几次的劝说下,7岁的时候,她开始练习体育。

身高臂长的她被安排着学了游泳。

刚练习到第四年的时候,王一梅就被省队教练挑走。

进入到省队学习的这一年,她才11岁,如果继续学下去,未来在泳坛未必没有她一席之地,说不定她还可能成为女子游泳里的孙杨

然而就在这时,命运的岔路口悄无声息的摆在她的面前。

当时省队有一名名叫宁东春的教练正好在挑选好苗子。

看到她的一瞬间,他就认定这个孩子绝对不可多得的人才。

当时她已经是游泳队里十分重要的人才,不可能随意的转到另一个陌生的领域从头开始。

因此在宁东春遭到了游泳队教练很直接的拒绝。

甚至在王一梅的父母听说这件事后,把他狠狠的骂了一顿。

本以为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没想到宁东春一门心思的就想让王一梅去练排球。

三番五次的跑到王一梅家做工作,动用自己的关系调解,在他的一番努力下,终于王一梅被带到了排球队。

当时年仅11岁的她,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知道教练让自己练什么那就学什么,稀里糊涂的打了两年球之后。

还真如宁东春教练预想的那样,王一梅在这里成功的打出了名声。

身高体壮的她,队里根本没有人能够拦住她的扣杀。

在省队没有对手的她,很顺利的进入到国青队。

与其他队员不同的是,王一梅刚一进队就是被当做主力队员在培养。

同样的她也没有辜负教练们的看重。

2003年亚锦赛上,她凭借一记记势大力沉的扣杀证明了自己,在那一次比赛中她还被评为本届最有价值球员。

出色的表现,使得王一梅很快就被当时的国家队主教练陈忠和看中。

奈何当时王一梅的年龄太小,再加上队伍里已经有冯坤这样的绝对主力,因此陈忠和教练并没有第一时间把她征召进队。

02

2004年,在女排的姑娘们在陈忠和的率领下再次登上冠军宝座。

为了确保球员人才的有序更迭,避免出现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王一梅开始和国家队球员们一起训练,在这里她仿佛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

之前不管是在国青队还是省队都没有人能够挡住自己的扣杀。

在这里不仅给她防的死死的,每次对面打过来的球,自己都开始接不住。

实力上的巨大差距,让王一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也让她整个人变得十分的有动力。

2005年王一梅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国家队之旅。

在这里她的技术、实力得到了全面的进步,表现的也越发的出色。

一年后,当曾经的主力队员,例如冯坤、赵蕊蕊因伤病原因,实力逐渐下滑时。

年仅18岁的王一梅,迅速扛起大旗,继续率领女排向前发展。

这也是06-08这两年时间,女排一直保持竞争力的关键原因。

看到她出色的发挥,陈忠和便把球队的进攻交给了她。

曾有人统计过她在世锦赛上的数据,全部比赛下来,她的进攻足足有356次,并且次次都能轰开得分的大门。

那时候外国媒体统一认为,王一梅将是“下一个郎平

危机和隐患向来都是伴随着成功一起到来,王一梅也不例外。

一次次起跳扣杀,给她的身体造成了非常高的负荷,也使得她的体能总是在最快的时间内消失殆尽。

当时的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问题,私下里的训练也十分重视体能储备。

然而问题不仅仅是这些,单一的进攻,让对手很容易摸清她的底牌。

在一番针对性的训练下,对手不在害怕她势大力沉的进攻。

08年在瑞士举办的精英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面对着对手严密的防守,王一梅不管怎么进攻总是被对方轻松拦下。

始终无法打开局面的她,心态也越发的急躁,发挥的也就越来越差。

栽了跟头的王一梅,和教练仔细的分析起那次失败,她发现自己不仅进攻手段单一,防守和串联的能力都很弱。

当时在家门口举办的奥运会即将召开,为了能够成功卫冕。

她也开始针对进行问题,开始逐一解决,先是减重让自己更灵活。

然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哪有一帆风顺的,王一梅的体重总是上下浮动

核心球员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这或许是那一年女排卫冕失败的原因之一。

03

2008年北京奥运会如此而至,很多缺点还没改好,不过已经来不及,她也只好带着不完美的自己上场比赛。

即便如此,她还是成为了这支队伍最大的得分手。

不管和什么样的队伍交手,在赛后的得分榜上总能看到她的身影。

甚至在和日本队的比赛中,她不仅局面扭转,还将当时日本女排一姐当场打晕。

由此可见,王一梅的实力有多么的强悍。

然而排球是一项团队运动,仅仅靠她一人是无法取胜的,因此那一年的女排遗憾止步第三名。

这次失利直接导致陈忠和离开了主教练的职位。

教练离开了,并没有影响到王一梅在队里的核心地位。

之后的不管是哪位主教练都把她当做队伍的主力球员培养。

这一次被人注视,受人期待的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与刚进国家队不同的是,这一次她的压力并没有给她带出好状态、好成绩,反而让她的身体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2010年,这一年的王一梅陷入了频繁的伤病之中。

腰伤的反复发作,让她很难在高强度的训练中保持下来。

而后体重的忽上忽下,也严重影响了王一梅的表现。

没有达到预期的表现,使得她渐渐从主力沦为替补,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没有出现在赛场上。

直到同年的女排大奖赛上,她带伤出战夺得冠军的表现,才促使着王一梅重回阵容。

刚在王宝泉手下打上主力,还没坐稳国家队又换了一名主教练。

04

俞觉敏的出任并没有影响到王一梅的发挥。

再加上惠若琪的出现,完美的填补了她的弱势。

因此在2011年,女排的姑娘们在国际大赛上的表现格外的出色。

尤其是在和日本队的交锋上,两人简直是对面所有人不愿意提起的存在。

在这次比赛中,整场比赛的节奏掌控在女排姑娘们的手中。

木村纱织也再一次的被王一梅扣杀倒地,这一次还被打出了轻微脑震荡。

出色的表现,让球迷们对2012年在伦敦举办的奥运会无比期待。

事实却是,在这次比赛中,中国女排无缘奖牌。

这次失利让女排的姑娘们瞬间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她们自己也对这次失利耿耿于怀,有的人在巴西圆梦,有的人则抱憾终身,王一梅就是后者。

2013年郎平再次成为主教练,立马开始对队伍进行大换血。

不仅球员换了一遍,就连训练方式,召集人数也做出了巨大的改变。

作为上一届的主力队员,惠若琪、魏秋月都得到了郎平的召唤。

唯独将最核心的王一梅丢在一边不闻不问。

这个结果一出,引起当时所有人的不解。

这么好的球员,你不要,你这支队伍能好吗?”“她们是不是有什么矛盾啊”诸如此类的话语在外界传的沸沸扬扬。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王一梅的球风与技术特点不符合郎平的要求。

单一的进攻方式以及十分考验球员个人能力的技术,明显不能满足郎平主张的“快速多变”以及“团队配合”。

另一边的王一梅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自暴自弃,相反她一直训练,甚至还跑到国外打比赛。

做这些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持自己的竞技状态,随时接受国家队的召唤。

她等了很久,始终没有等来那封集训通知。

直到2016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冠,她也没能再次进入国家队。

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身体机能的下滑,王一梅的实力也逐渐衰退,在2019年她宣布了自己的退役。

结语

尽管王一梅的职业生涯,从未拿到过象征荣誉的奥运金牌。

可她对于中国女排的贡献容不得人们忽视,人们也不会忘记这个在女排最低谷的时候,用一记记扣杀守住女排尊严的“重炮手”。

祝愿她的之后的退役生活里,能够平平安安,一生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