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晓鹏 曹婧雯
马步扎如松,拳风破长空!5月25日下午,为期三天的“英派斯杯”青岛市第六届运动会青少年组武术套路比赛在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落下帷幕。来自全市9支代表队的200余名青少年武者,在长拳、南拳、剑术、棍术等32个项目的激烈角逐中,将中华武术的力与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城阳区、市北区、李沧区凭借优异表现斩获团体总分前三甲,崂山区、李沧区、胶州市凭借良好赛风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5月25日下午的比赛现场,集体基本功展示成为全场焦点。随着口令声响起,少年们同时下蹲成马步,腰背挺直如标枪,目光坚定似寒星。抱拳礼、冲拳、踢腿动作整齐划一,震脚声与喝喊声交织,掀起一阵青春的武道浪潮。在棍术项目赛场,参赛选手们手握长棍,腾跃、扫抡、戳击一气呵成,棍影化作银蛇狂舞,棍梢破空声清脆作响,引得观众席掌声不断。


本次赛事由青岛市人民政府主办,青岛市体育局承办,青岛市体育运动学校协办。比赛现场,刀光剑影与拳脚生风相映成趣,既有女子选手舞剑时的灵动飘逸,又有男子选手打拳时的虎虎生威。选手们时而腾空侧踢,时而伏地扫堂,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诠释着武术套路的精髓。

近年来,武术进校园活动在青岛蓬勃开展,为青少年习武创造了良好条件。2024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管理中心授予青岛市39所学校为武术进校园试点,占全省总数的22.8%。从校园课堂到市级赛场,青少年武术赛事矩阵不断完善,为武术苗子搭建了成长的阶梯。
“练习武术不仅强健了我的体魄,更教会我坚持和自律。”青少年通过武术套路训练,不仅能提升力量、速度、灵敏性与柔韧性,增强心肺功能,更能在一招一式中感受中华礼仪规范与哲学思想,厚植文化认同感。此次赛事以“以赛促训、以武增智”为宗旨,既展现了岛城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为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传承中华武术文化写下生动注脚。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