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龙少年终成恶龙!山西队从全民宠儿到千夫所指,李春江杀红眼酿苦果
cba半决赛落幕,黑马山西队终究没能一黑到底,他们在半决赛被北京首钢3-0横扫出局。更讽刺的是,这支曾在8进4淘汰广东队时被全国球迷疯狂支持的“正义之师”,短短几天后竟成了众矢之的——原因很简单:他们从“屠龙勇士”变成了“恶龙”,甚至比当初的广东队更让人反感。
1. 淘汰广东时全民欢呼:山西队是“cba正义使者”?
8进4对阵广东队时,山西队简直是“cba最受欢迎的球队”。广东队素以强硬(或者说“脏”)防守著称,而山西队则用精准的三分和流畅的团队篮球硬生生把卫冕冠军拉下马。
那轮系列赛,每当广东球员动作过大,裁判哨响,全网球迷立刻沸腾:“干得漂亮!山西队狠狠教训他们!” 甚至有人希望山西队“以牙还牙”,让广东队尝尝被凶狠防守支配的恐惧。
那时的山西队,风评好到离谱——原帅的三分如雨,张宁的拼搏精神,葛昭宝的内线强打,再加上全队“干净”的球风,让他们成了“反广东霸权”的象征。 球迷们甚至开始幻想:“要是山西队能夺冠,那该多励志啊!”

2. 半决赛画风突变:山西队比广东还“脏”?
然而,当山西队跨过广东这座大山,面对北京首钢时,他们的形象却急速崩塌。
首先,防守动作越来越大。 刘传兴在内线的肘击、张宁的“强硬”犯规,甚至原帅(原本以技术流著称)也开始上身体对抗。最致命的是,g2比赛中,刘传兴在一次争抢中直接弄伤了北京队的未来之星曾凡博,导致后者缺席剩余比赛。
这一下,舆论直接炸锅——“你们打广东时不是标榜‘干净篮球’吗?怎么现在比广东还狠?”
更讽刺的是,北京队这轮系列赛几乎没有任何过激动作,完全靠战术和团队篮球赢球。相比之下,山西队的“大尺度”防守显得格外扎眼,网友怒喷:“屠龙少年自己变成恶龙了!”

3. 李春江的“复仇执念”:顾问变“军师”,战术变“杀招”
山西队风格突变,幕后推手是谁?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顾问李春江。
这位前广东、广厦主帅,素以“铁血防守”(或者说“凶狠战术”)闻名。本赛季加盟山西队后,他的风格显然影响了球队。尤其是面对老东家广东队时,李春江的战术布置几乎带着“复仇”的意味——你不是喜欢上强度吗?我比你更狠!
而到了半决赛,面对北京队(李春江球员时代的老对手),他的战术更加激进。刘传兴的强硬犯规、张宁的贴身撕咬,甚至原帅也被逼着增加对抗,整支山西队仿佛被灌输了“宁可犯规,也不能让对手轻松得分”的理念。
可惜,杀红眼的山西队,最终输球又输人。 他们不仅没能复制对阵广东时的神奇,反而因为过大的动作惹来一片骂声。

4. 从全民宠儿到千夫所指:山西队为何风评崩盘?
山西队的口碑崩塌,根本原因在于“双标”——
打广东时,他们被塑造成“正义之师”,球迷希望他们用“干净篮球”击败“恶势力”。
打北京时,他们却比广东还“狠”,甚至弄伤对方核心,自然引发众怒。
球迷可以接受一支球队强硬,但不能接受“伪君子”。 山西队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先把自己包装成“反脏动作”的代表,结果自己却成了更脏的那一个。

5. 教训:竞技体育,赢球可以狠,但不能“脏”
山西队的这次半决赛之旅,给所有cba球队上了一课——
你可以强硬,但不能双标。 如果打广东时标榜“干净”,打北京时却动作过大,球迷不会买账。
你可以拼身体,但不能伤人。 刘传兴弄伤曾凡博,直接让山西队从“励志黑马”变成“反派角色”。
顾问可以影响战术,但不能让球队失控。 李春江的“铁血风格”或许适合某些比赛,但若过度使用,只会适得其反。
结语:山西队的赛季结束了,但他们的教训值得深思

山西队这个赛季的表现,像极了一个“堕落英雄”的故事——他们原本可以成为cba的“清流”,却最终被自己的凶狠反噬。
下赛季,他们需要重新思考球队的定位:是要做一支靠团队篮球赢球的“励志之师”,还是沦为靠犯规和对抗博眼球的“反派”? 这个问题的答案,将决定他们未来在球迷心中的形象。
而对于cba联赛来说,山西队的这次经历也提醒所有人:赢球固然重要,但赢的方式,同样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