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篮亚预赛的赛场上,一个名字正在疯狂刷屏——杨瀚森。这位曾被国家队教练组质疑“对抗不足”“经验欠缺”的2米18小将,竟在对阵关岛的关键战中狂轰19分9篮板,不仅力压胡金秋、曾凡博两位核心,更用一场现象级表现撕碎了所有质疑。
比赛首节,当胡金秋3投1中、曾凡博5分钟挂零时,替补席上的杨瀚森眼神里燃着一团火。第二节登场后,他如同一头觉醒的巨兽,先是接赵继伟妙传完成空中接力暴扣,随后在防守端连续封盖对手两次上篮。最令人惊叹的是第三节,他甚至在三分线外接球虚晃后突破扣篮,彻底点燃主场。解说员惊呼:“这是中国版约基奇!”
从冷宫到救世主:乔尔杰维奇的豪赌
三个月前,当乔尔杰维奇将杨瀚森列入集训名单时,舆论一片哗然。球迷翻出他CBA场均6.8分4.2篮板的平庸数据,痛批主帅“任人唯新”。就连杨瀚森自己也坦言:“训练时被周琦大哥打爆过,觉得这辈子都追不上他。”
转折点发生在与日本队的复仇战。那场42分大胜背后,杨瀚森虽仅出战8分钟,却用3次封盖让日本归化中锋吃尽苦头。赛后更衣室里,乔帅拍着他的肩膀说:“我需要你的高度和胆量。”这句话如同钥匙,打开了这位山东小伙的潜能封印。
技术革命:他凭什么碾压胡曾组合?
细看杨瀚森的蜕变,绝不仅是身高优势。对比胡金秋教科书般的挡拆顺下,他的策应能力堪称降维打击——本场4次高位手递手助攻赵睿命中三分,这种“中锋当控卫用”的打法,正是现代篮球的终极答案。而对比曾凡博飞天遁地的美式风格,杨瀚森在篮下卡位时宛如磐石,9个篮板中有5个是直接从对手头顶摘下的进攻篮板。
更致命的是他的进攻武器库升级。此前被诟病的勾手命中率从38%暴涨至62%,甚至开发出后撤步中投。资深球评人苏群点评:“他用半年时间完成了别人三年的技术迭代,这种悟性让我想到刚出道的易建联。”
格局颠覆:中国男篮迎来鲶鱼效应
杨瀚森的爆发正在改写国家队生态。胡金秋赛后坦言:“现在每次训练都要加练三分,不然真可能被年轻人取代。”曾凡博更是在社交媒体发文:“被后浪拍在沙滩上的滋味,真痛!”
这种竞争白热化带来的是整体战力飙升。当杨瀚森能在五号位扛起大旗,周琦可以更多出现在四号位发挥机动性,曾凡博则被解放到三号位专注锋线突击。乔帅的“三塔实验”初现雏形,这或许才是击败欧美强队的密码。
未来已来:00后中锋的时代宣言
比赛终场哨响时,镜头捕捉到动人一幕:杨瀚森将比赛用球郑重交给母亲,这位曾在工地搬砖供儿子训练的单亲母亲泪流满面。从山东小城走出的穷小子,到国家队关键先生,他的逆袭远比数据更震撼人心。
当我们还在争论“该学欧洲还是美洲”时,杨瀚森用行动给出第三种答案——做中国特色的全能中锋。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竞技体育的丛林里,从来没有永远的弃将,只有不肯熄灭的野心。下一站,巴黎奥运会?这个19岁少年正在书写新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