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立信推动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的打造
作者/ it时报记者 钱立富
编辑/ 钱立富 孙妍
不到两个月时间,2024年这一页就将掀过。在全球5g规模商用的第五个年头,也是全球5g-a商用元年,2024年给全球电信运营商带来了喜悦,但苦涩味也很浓。
从近五年情况看,虽然5g商用初期一举扭转了用户arpu值逐渐下降的颓势,但2024年上半年,在一些5g先发市场,运营商arpu值增长乏力,甚至有的运营商arpu值出现下降。而从近十年情况来看,全球前40大运营商主营收入平均增长率仅0.3%,5g增收不显著。
全球5g发展行至中场,进入瓶颈期。全球信息通信行业正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与变现方式,在爱立信中国区总裁方迎看来,高性能可编程网络是5g网络提质升级的一个目标,可编程网络依托“差异化连接”“ai赋能和意图驱动”以及“网络能力开放”三大基石,创造并释放“新质价值”。

新连接时代的新挑战
到目前为止,全球部署超过320个5g商用网络,5g用户数已超过19亿,人口覆盖率已超过50%,取得了明显成效。
在5g赛道上,中国毫无疑问是领跑者。根据工信部的数据,截至9月末,中国5g基站总数已经达到40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近1/3,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9.81亿户,全国5g用户普及率达到69.6%。
这充分说明,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已经进入5g占主导地位的新连接时代。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 5g发展正进入瓶颈期。在爱立信中国秋季媒体沟通会上,方迎表示,目前5g发展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商业潜力未充分挖掘,全球前40大运营商近十年主营收入平均增长率仅0.3%,5g增收不显著,且流量经营难度增大,流量增幅趋于平稳;二是5g网络运营难度提升,对多样化业务的支持,增加了网络复杂度和运维成本。
由于5g变现能力不及预期,以及缺少杀手级应用,运营商arpu值增长乏力,甚至有些大运营商arpu值出现下降,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
在爱立信中国cto王浩博看来,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从1g持续到5g初期的按量计费商业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同质化竞争导致目前arpu值难以升高”。

同质化竞争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蜂窝和wi-fi技术的同质化,“5g刚出现的时候,场景区分很清楚,人们在室内通常用wi-fi。随着蜂窝网络流量越来越便宜,wi-fi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化越来越小,基本模糊,”王浩博说道。第二个原因是5g和4g同质化,在很多用户看来,没有什么业务非得需要5g来承载。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运营商之间提供的服务也趋同质化。
正也因为同质化,使得目前运营商业务发展和业务模式真正进入瓶颈期。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打造高性能可编程网络
如何改变?在爱立信看来,要推动5g网络向高性能可编程网络的持续演进,打造“新质网络”,从而进一步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可编程网络有三大基石:差异化的连接、ai赋能和意图驱动、网络能力开放,让网络更灵活、更智能、更开放,从而更好应对5g面临的挑战。”方迎说道。
第一个基石是“差异化连接”,这是指为不同业务提供专门定制的有保障的连接服务。只有当网络能提供差异化连接时,运营商才能更好地满足每个客户的不同需求,还能改变商业模式,不再只是简单地按量收费,而是能根据服务的质量和业务类型来收费,推动5g更好变现。
以新加坡电信为例,较早就意识到要提供差异化服务。在2022年新加坡f1大奖赛上,新加坡电信给观众们提供了切片服务,用户可以通过额外付费享受更好的网络连接服务。2023年,新加坡电信推出三个切片的服务等级,除了传统的embb,还有针对公共安全保障的切片和针对高优先级消费者的切片,如果消费者额外支付5元新币,就可以享受vip pass,流量会更优先接入。
如今5g-a网络正不断涌现,而5g-a包含很多新技术,比如通感一体、无源物联等,这会帮助运营商更好实现差异化连接。
第二个基石是“ai赋能与意图驱动”。
ai正在深度嵌入千行百业,包括通信行业。今天,ai在网络设备、网络运维与优化,服务提升等方面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意图驱动网络则是指用机器决策代替人工决策,运营者只需告诉网络想达成的目标(即意图),网络即可理解并自动实现意图。
爱立信在ai领域跟进了十多年时间,推出诸多产品解决方案,比如“运营引擎”(eoe, ericsson operations engine)网络维护管理平台,它将ai和自动化深度融合,结合意图驱动,能够将业务需求转化为实时网络操作,并通过ai洞察来优化资源使用,提升网络性能。
“我们建议在电信领域引入ai,可解决多方面问题,从而确保网络性能、防止安全威胁、在控制运营成本的情形下应对复杂的网络挑战等等。”爱立信中国区云软件和服务总经理张志军说道。

第三个基石是“网络能力开放”,通过标准化的、简单易用的方式将网络能力api开放给广大应用开发者,让基于网络能力的编程变得更普及。
目前业界正在共同推动open api,gsma的open gateway倡议已获53家运营商支持,覆盖全球66%连接数,进展颇为迅速。
爱立信积极推动open gateway倡议,而且在一个多月前干了件“大事”,与at&t、t-mobile、verizon、bharti airtel、reliance jio等多家全球电信运营商签署了一项协议,宣布将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销售网络应用程序接口,为数百万开发者提供单一连接,集结所有产业合力推动整个网络的增长。

继续根植中国市场
在沟通会上,方迎再次重申爱立信继续植根中国市场的态度。他表示,爱立信进入中国已经超过130年,是唯一一家参与了中国从1g到5g移动网络建设的跨国企业,“我们一贯高度重视与中国本地产业伙伴的合作,始终致力于将最新的全球趋势和技术带到中国,也将爱立信在中国研发的技术和实践与世界分享。”
方迎表示,在中国市场,爱立信携手中国运营商与产业伙伴,从“建”、“管”、“用”三方面,持续推进5g的发展。
从“建”网角度,爱立信积极参与国内5g-a网络的建设,推进包括多载波聚合、redcap的商用,并参与中国移动5g-a其他新技术的测试和预商用。近期,爱立信也率先完成了imt-2020组织的5g-a的数字孪生测试,imt-2030的测试也正在进行中。与运营商及合作伙伴共同率先完成了实验室下行4载波聚合测试,目前专门服务低空经济的通感一体功能的外场实地测试也正在进行中。
从“管”网角度,特别是绿色节能方面,爱立信与江苏移动合作,在南通现网的3200多个基站部署4g和5g基带节电解决方案。
从“用”网角度,最近爱立信、江苏移动与张家港港务集团完成了张家港5g智能港口的商用部署。在该项目中,5g技术真正融入“生产要素”的环节,助力张家港干散货码头实现了关键生产环节的无人化、自动化与智慧化。
排版/ 潘璐
图片/ 爱立信 上海电信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e n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