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3世界赛突然蹦出如此多的科研下路,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什么?

2023年11月12日11:54:10 体育 5291

随着BLG输给WBG,S13世界赛已经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而12号即将进行的JDG和T1对决,势必将成为今年全球总决赛关注度最高的一场系列赛,不少赛评人甚至表示,这一场比赛之后,胜者将有90%的几率锁定今年的世界赛冠军,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这两支队伍都太强了,本应该是决赛的两支队伍,如今提前相遇了。

而说起最近的这几场系列赛,我们会发现大家都在下路拿出很多奇奇怪怪的组合阵容,不少小伙伴都感觉很诧异,为什么之前瑞士轮以及早前的八强赛都没有出现,反倒是最近这两场比赛疯狂搞科研呢?

S13世界赛突然蹦出如此多的科研下路,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什么? - 天天要闻

要解释这些“奇怪”组合背后的原因,其实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字:线权!

线权无论放在任何一个版本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件事,那为什么在如今这个世界赛版本变得尤为重要呢?

大家不妨简单回想一下,世界赛目前所使用的13.19版本之前更改了哪些重要的内容?没错,就是电刀!

在13.17、13.18连续两个版本中,斯塔缇克电刃这件装备遭到了连续的削弱,而削弱的一个主要方向就是清兵能力,这大大遏制了此前下路靠着电刀,不互动式的发育模式,而下路线回归到传统的对抗模式中,这仅仅只是其中的一个前提。

S13世界赛突然蹦出如此多的科研下路,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很早很早之前对于小龙buff的一次提升,虽然在13.6版本略微削弱了一些,但以下半区为战术重点的目标是很明确的,这一切都随着T1在对阵LNG那场系列赛中,高效快捷的速龙战术彻底摆在这些队伍面前。

所以综合以上这两点,让下路线权变得尤其重要,而要取得线权,那么一方面需要自家打野的cover,其次就是自身的组合打线强度要足够强,所以你才会看到类似女警+拉克丝、韦鲁斯+艾希、厄斐琉斯+璐璐、寒冰+大头这样的组合出现,目前都是抢夺线权,控制小龙节奏,打前期的优势推进。

S13世界赛突然蹦出如此多的科研下路,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说T1与LNG那场比赛只是一个引子的话,那么WBG和BLG这场系列赛就是把这套战术体系赤裸摆在众人面前最好的证明,那么很多人可能就要问了,T1和JDG这一场系列赛,也会是这样,对下路极致的线权抢夺吗?

其实这个事情也不能一概而论,WBG和BLG这一场比赛,看似战术侧重点在下路,但WBG赢的那几场比赛,theshy在上路取得的线权显然更加的有价值,也更加的重要,无论是兰博、男枪,都成为了救世主般的英雄,所以说下路的线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压榨比赛节奏,给对手施压的一种手段,而真正能赢下比赛的,还是要看双方真正投入资源去养肥的那个点,WBG除了第五局,前面四局的打野亲近率相信不用看数据都知道上路更高。

S13世界赛突然蹦出如此多的科研下路,背后的深层次逻辑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所以说JDG和T1这一场,就看双方对于资源投放的侧重点在哪条线了,我个人是觉得无论是JDG还是T1,他们的上下两路都有C的能力和空间,BP的博弈以及游戏内对于对方战术的拆解,才是这场系列赛值得关注的点。

体育分类资讯推荐

新加坡门将银行账户暂时冻结,隔壁老板抱怨:挡我财路 - 天天要闻

新加坡门将银行账户暂时冻结,隔壁老板抱怨:挡我财路

新加坡国足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中“如愿以偿”地输给了泰国队,1比3的比分将中国队顺利送进18强。比赛过程很精彩,赛后的故事更加精彩。这场比赛后,新加坡门将哈桑开的椰浆饭摊位意外走红,中国球迷纷纷前往打卡,以实际行动感谢哈桑的“善举”。
为开好中欧班列 5200名选手同台“拼技艺” - 天天要闻

为开好中欧班列 5200名选手同台“拼技艺”

6月13日上午8时30分,2024年“轨道上的新丝路”中欧班列(重庆)技能竞赛在重庆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现场启动,为开好中欧班列,来自铁路、枢纽、海关、物流4个板块约5200名选手将同台切磋技艺。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中欧班列(成渝)累计开行近1.6万列,稳定运行线路达51条,辐射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113个城市节点。...
专业网球品牌Wilson也要开始拼“颜值”了 - 天天要闻

专业网球品牌Wilson也要开始拼“颜值”了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姗界面新闻编辑 | 楼婍沁随着2024年法网公开赛的开赛,社交媒体上关于网球运动的讨论显著增多。在“网球美学”卷土重来的当下,诸多与网球鞋服穿搭的时尚内容也在社交媒体上顺势发酵,一些向来以专业形象示人的运动品牌也参与到了“颜值”比拼当中。网球行业知名的运动品牌Wilson在小红书上有一个热门词条...
杨贺:只要能跑,就能延续自己的足球生命! - 天天要闻

杨贺:只要能跑,就能延续自己的足球生命!

特约记者贾紫婷报道与杨贺见面,是在南京城市出征广西的前一天。远远望着这位中甲目前的助攻王一瘸一拐走来,记者问道:“脚伤了?广西还去吗?”“左右脚后跟的脂肪垫都伤了,但还得打啊!”杨贺回答。“走路都困....
从“申花笑柄”到“国足悍将”,这么励志的故事居然是真的! - 天天要闻

从“申花笑柄”到“国足悍将”,这么励志的故事居然是真的!

很多人说,年近30岁的球员很难再进步了,因为技术、意识都定型了,这样的说法不错,但“很难”,并不等同于完全不能。世预赛国足与韩国队一战上,首次为国征战的申花边后卫,今年年底就满30岁的杨泽翔,就用表现告诉世人:只要够努力,年龄不会成为进步的阻碍。最近几年对杨泽翔而言是梦幻的。从一个只能在预备队踢球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