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专家:中国不要执迷不悟,如果继续研发芯片,将遇到经济危机

美国专家对中国芯片研发的看法挺火的,他们觉得中国要是继续在这条路上硬干下去,可能会撞上经济危机的墙。

这话听着挺刺耳,但也不是随便瞎说的,尤其现在中美科技较劲儿越来越厉害,美国那边对中国的动向盯得特别紧。

一、美国专家咋看中国芯片?

先说说这事儿咋来的,美国有个叫约翰·史密斯的专家,他曾在华盛顿一场研讨会上放了话,说:“中国要是继续执迷不悟搞芯片,经济危机迟早找上门。”

这哥们儿不是随便谁,他在技术经济国际贸易圈子里挺有名的。他这话一出,网上讨论就炸了锅,尤其是中美科技竞争这几年炒得火热,美国人对中国芯片的警惕不是一天两天了。

史密斯这观点背后有几条逻辑。第一,他觉得芯片这东西技术门槛太高,中国现在的技术底子跟美国、台湾、韩国比差得不是一星半点,想短时间追上几乎不可能。

第二,他算了笔账,说造芯片厂动不动就几十亿美金砸进去,还不一定赚回来,中国这么大投入搞不好就是打水漂。

第三,他还提到中国芯片用得多但自己造得少,关键技术还得靠进口,美国一卡脖子,中国就得傻眼。

这话听着挺有道理,美国也不是光嘴上说说,他们真干了不少事儿。比如对华为的制裁,搞了个出口管制,把高端芯片和设备拦得死死的。

还有2022年通过的《芯片法案》,拿出几百亿美金鼓励台积电、三星这些大厂去美国建厂,想把全球芯片供应链攥在自己手里。这背景一摆,美国专家的警告就不是空穴来风了。

二、中国芯片现在啥样?

中国这边也不是吃素的。政府早就看出芯片这块儿不能老靠别人,2014年就搞了个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江湖人称“大基金”。

到2023年,这基金攒了3000多亿人民币,投到芯片设计、制造、封装这些环节里。政策也跟上,补贴、减税、吸引人才,能用的招儿都用了。但说实话,路不好走。

造芯片不是光有钱就行,得有硬核技术。尤其是高端芯片,比如7纳米、5纳米那种,工艺复杂得要命,光刻机、EDA软件这些核心玩意儿中国基本靠进口。

美国一制裁,这些东西就拿不到手。中芯国际是国内制造的老大,但目前也就14纳米量产,跟台积电的3纳米比,差距不是一般大。

芯片这行需要顶尖人才,设计、工艺、测试,每一块儿都得有高手。中国这几年从海外挖了不少人回来,但总量还是不够。美国硅谷那边几十年攒下的人才库,中国短时间咋赶得上?

芯片不是一家公司能干完的,得整个产业链配合。设计有华为海思寒武纪这些,制造有中芯国际,但封装、测试这些环节还弱。全球分工几十年,中国想自己全搞定,难度不是一般大。

美国不光自己卡,还拉着台积电、三星去美国建厂,想把高端制造都搬走。中国这边压力山大,国际竞争越来越白热化。

这几年中国也不是没进步。华为的麒麟芯片当年挺牛,中芯国际14纳米也量产了,但跟国际顶尖水平比,路还长着呢。

三、美国专家的话有几分真?

史密斯这警告听着吓人,他说中国技术差得远,短时间没法突破。这话有点道理,但也不全对。中国高铁、5G不就是例子吗?当年谁也没想到中国能把高铁搞成世界第一,5G基站全球铺开。

芯片虽然更难,但砸钱、砸人下去,未必没戏。现在AI、量子计算这些新领域,中国也有突破,说不定能给芯片技术开个新路子。

他说中国投几十亿下去收不回来,经济得崩。这账不能这么简单算。中国是大市场,每年芯片进口几千亿美金,自己造出来哪怕贵点,也有需求撑着。

大基金也不是瞎扔钱,带着企业一起干,效率比以前高多了。长远看,这钱花得值不值,得看能不能把技术搞出来。

美国确实卡得狠,但这也逼着中国自己动手。华为被制裁后,硬是憋出了鸿蒙系统和一堆新芯片,虽然不完美,但方向对了。中芯国际也在加紧搞14纳米以下的工艺,美国越卡,中国越得往前冲。

史密斯觉得中国被美国一堵就没招了,其实不然。中国跟欧洲、东南亚这些地方合作不少,建半导体园区、搞技术交换,路子还是有的。

还有RISC-V这种开源架构,中国玩得挺溜,能绕开美国的技术封锁。中国不是没挑战,可也不是完全没招儿。

四、为啥中国非得搞芯片?

有人可能问,美国专家都这么说了,中国为啥还非得硬着头皮干?这得从现实说起。

第一,芯片是命根子。手机、电脑、汽车、飞机,哪样离得开芯片?中国一年进口芯片花3000多亿美金,比石油还多。美国一卡脖子,华为差点没挺住,这教训太深刻了。不自己搞,永远被人牵着鼻子走。

第二,科技竞争没退路。中美这博弈,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是零和游戏。美国不希望中国崛起,中国不干也不行。芯片是科技制高点,拿不下来,其他领域也得跟着吃亏。

第三,市场逼着干。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买家,需求在那儿摆着。自己不造,全靠进口,成本高不说,还不安全。有了自己的芯片,哪怕开头贵点,慢慢也能把价格打下来。

所以,中国搞芯片不是“执迷不悟”,是不得不干。

芯片技术靠创新,光抄是抄不来的。材料、物理这些基础学科得砸钱,大学、研究所得多出成果。人才也得培养,别老指望挖人,自己得种树。

设计、制造、封装,得一条龙搞顺。政府得牵个头,让企业别单打独斗,抱团干。中芯国际、海思这些得跟上下游配合好,别谁强谁弱差太多。

美国卡归卡,地球又不是只有美国。欧洲、日本、东南亚这些地方都能合作。技术共享、市场互助,能干的事儿不少。国际标准这块儿也得插一脚,别老让美国说了算。

中国市场大是个宝。5G、新能源车、AI这些领域需求旺,能倒逼芯片技术往前走。企业多试试,把新芯片用起来,技术自然就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