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梁无力筑新巢,屋漏缸残任雨敲。
随着我国不断的崛起,欧美对我们也开始了步步紧逼,先是芯片领域不断封锁,获得突破以后,又开始在新能源领域中的关键部位——电池,不断拱火。
只可惜如今的我们国运兴隆,无论欧美如何打压如何釜底抽薪,我们都能突破层层限制。
一,欧美对我们的封锁越来越狠
随着我国高科技不断发展,害怕被超越的欧美只能一个劲的对我们进行各种封锁。
起初,这种封锁是技术层面的,因为早十年二十年我们的技术确实落后欧美很大一截。
但随着最近几年我国技术的不断提高,各种技术壁垒已经被我们攻克,欧美实在没有能力在技术方面对我们进行封锁,只能开始从其他角度,刻意刁难。
如今,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三个领域:
- 一个是新能源电池。
- 一个是芯片。
- 一个是航空航天。
三个领域之中,电池我国大有“独秀”的态势,新技术可谓是层出不穷,造价也不断降低,欧美实在没办法了只能甩开脸“造了”,封锁开始不断升级。
第一阶段,采用的是地域封锁。
2022年8月,美国会通过了一个地域法案,内容就是北美地区生产的电池,可以享受7500美元的免税政策。
简单来说,在北美制造的电池,税可以更低,利润更高,而在我们这边的,就要单独加上这笔电池税,这样的话最终结果是我们的整车,利润大幅度降低,失去了市场的竞争力。
但这样的办法对我电池行业用处不大,因为我国有许多电池厂商,直接把厂子开到了美国本土上,像国轩高科,就在伊利诺伊坎州,投资了20亿美元,修建了一座10GWh锂离子电池组和40GWh的锂电池电芯厂。
比亚迪、宁德时代、意华股份、亿纬锂能等,都在美国本土有电池制造的厂子。
第一阶段的封锁限制,就这么告吹了。
第二阶段,手续限制。
2023年3月,欧盟规定所有国家的电池,只要在欧盟,都要提供从原材料到回收整个过程周期的数据。
也就是说,一块电池,怎么来的,各个环节都要有过程证明和记录,要知道我们材料来源本身就是机密,而且整个过程可谓是程序繁琐,这不明摆着就是要限制我们么。
没办法,欧盟的电池封锁也是对外不对内,宁德时代第一时间在德国和匈牙利建造了生产基地,让这一部分限制成彻底失败。
第二阶段的封锁也这么被攻克了。
第三阶段,直接禁止。
2024年1月20日,美国防部禁止从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四家中国企业采购电池,并且想要彻底切断我们的产业链。
做法就是通过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措施,让墨西哥取消我国企业在当地的锂矿开采权。
当下是锂电池的世界,锂作为电池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一旦我们供应不上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的电池行业将会受到巨大冲击。
我国锂矿的储量不是很多,数据显示,全球锂矿储量为2800万吨,大部分分布在南美锂三角(玻利维亚、阿根廷和智利)美国、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
其中智利储量为930万吨,澳大利亚为480万吨,阿根廷为360万吨,我国为300万吨。
目前我国每年进口锂矿数量非常庞大,一旦真的被全面禁止,危害确实很大。
只可惜,这样的想法或许真的能够“打蛇七寸”,但我们的国运来了,谁也挡不住。
二,四川发现亚洲最大单锂矿
欧美本以为,通过限制我们进口锂矿石,可以阻挡我们在电池领域的发展。
但可惜,我们的勘探队却给了他们一记重创。
我国勘探队在四川雅江发现了百万吨以上的锂矿。
要知道,锂资源很稀缺,储量超过10万吨,就已经可以被称为大型锂矿了。
而雅江的锂矿,不仅锂矿存储量达到了508万吨,平均品味超过了1.42%,氧化锂含量很高,矿脉也非常集中,开采条件非常优越。
这样的锂矿储量,既能够保证我们自己使用,又能够让我们具备战略储备, 进可攻退可守。
欧盟认为,锂是14种关键材料之一,美国也将锂认定为43种重要矿产资源之一,而我国雅江的锂矿,可谓是战略型的,欧美知道的话估计都得气吐血。
但没办法,我们就是地大物博,就是发展前景好,加上我们热爱生活辛勤劳动,自然能够收获幸福的硕果。
写在最后
新能源的未来肯定是非常庞大的,雅江发现的亚洲最大规模伟晶岩型单体锂矿,彻底奠定了我们未来新能源持续发展的基础。
其实回顾一下,每一次别人对我们的封锁,我们总是能够从容攻破,从芯片的封锁后我们的突飞猛进不难看出,越封锁我们反而越促进我们发展,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时代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我们的崛起也是势不可挡的,那个万邦来喝的盛世,一定会被我们这一代人见证的!
为强大的祖国点赞,为辛勤付出的劳动人民点赞,也为我们的国运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