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金坛华罗庚纪念馆

华罗庚纪念馆新馆位于城南风景区,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是由东南大学教授齐康设计的一座现代纪念性建筑,展厅呈圆形,与外部向四面延伸的墙体构成类似数学直角坐标系,也象征华老立足圆点,多方发展的大师精神。

华罗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做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华罗庚也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是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与陈景润华罗庚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带领达到世界水平。

华罗庚生前办公室还原,他经常和同事讨论数学方面的问题。

展馆里还原样摆放了华老生前使用的轮椅、办公桌、手杖、万能尺,以及大量手稿、书信、明信片原件。

这是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因为它不仅是反映华罗庚一生的事业与追求的展览馆,也是华老与夫人吴筱元的长眠地。华罗庚纪念馆也是国内拥有华老图文资料最全面的机构,想全面了解华老,到金坛应该来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太平天国戴王府旧址,位于金坛市区县前街18号,为太平天国戴王黄呈忠府第。

在战争时期,太平天国戴王府部分被拆毁。现在看到的是1984年拆用旧建筑翻盖的府内有大量极富有文化价值的建筑、雕刻和绘画,被列为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常州市著名旅游景点。

黄呈忠(1826-?),太平天国将领,戴王。清末广西人,参加太平军,后隶李世贤部,屡立战功。1866年2月,率部占漳浦(位漳州市南),5月漳浦失守,后不详。

太平天国戴王府仿清式砖木结构,四全辽布局,三面环水,景色宜人。正门匾额为书法大师舒同先生所书。

太平天国戴王府坐东朝西,原门前的照壁旗杆已毁,门屋亦经改建。前进正厅平面长方形,三间七架梁,梁上有太平天国龙凤彩绘。


王维克故居位于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西轿巷32号。故居坐北朝南,系民国时期所造,建筑风格为硬山式平房,砖木结构,平面呈长方形,前后四进,一至三进为平房,第四进系楼房,每进各有天井相隔,每进房屋面积大致相等

王维克(1900一1952),金坛冯庄村人。原名王兆祥,1925年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在此期间改名王维克,是世界著名女科学家居里夫人的第一位中国留学生。曾任上海中国大学数理教授、金坛县初级中学校长,是华罗庚的启蒙数学老师。可惜的是故居大门紧闭。看样子很长时间没有开放了。

王维克先生学识渊博,在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曾编著有《热力学原理》、《日食和月食》、《自然界印象记》等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还参加过编纂、审订《辞海》的工作。更出色的在于他精通多种语言,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一生译著数百万字,翻译作品有意大利但丁的《神曲》等。


金坛慰安所旧址位于金坛市金城镇沿河东路火巷32号。清代建筑,原为陈氏家宅,1937年被日军侵占为慰安所。房屋坐北朝南,分东西两路院落。

房屋建于清代,整体为一座大院落,主体建筑带有清代风格,砖木结构,以青砖砌成,外刷白墙。

金坛沦陷期间,这处慰安所里安置有来自日本朝鲜、中国的慰安妇大约15名。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投降,8月20日,金坛县城收复,日军撤往丹阳。此后,火巷慰安所改作他用。金坛慰安所旧址保存较好,为省内少见,是烙有时代印记的一处历史遗存,它见证了日本侵华的暴行,为研究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的历史提供了佐证,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进入院内,沿着窄小的胡同走进去,看到两个妇女在乘凉聊天。虽然只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并没有其他的实物,即使这样来到这里转转,让人也能感受到当年那些慰安妇受到的屈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