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三号成功登月,并且还释放出了月球车,开始在月面上漫步行驶,这使得印度航天事业达到了高光时刻。对于这次软着陆成功,印度举国欢腾,欣喜若狂,但也有不少其他国家的网友不以为然,对月船三号着陆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
由于在软着陆直播过程中,印度并没有像嫦娥探月那样给出着陆腿视角的落月视频,而只是采用了动画演示的方式,并且在落月的一刹那立即宣布成功,但却完全看不到着陆区的影像和着陆瞬间的月尘,致使相当多的网友怀疑这是一场“动画落月”。
我国嫦娥落月视频,着陆瞬间吹起的月尘清晰可见
为了平息质疑,印度太空研究组织ISRO过了阵子又放出了一张照片,展示了月船三号着陆点的地形。
这张照片是从着陆器朝月面拍摄的,能够看到着陆腿产生的阴影。后来印度进一步公布了月球车的“出舱”视频。只见“智慧”号月球车沿着坡道从着陆器的“肚子”里驶下,最终登上了月面。由于月船三号登陆的地区纬度较高,接近南纬70度,因此太阳高度特别低,阳光斜射很厉害,就像在地球上的高纬度地区一样,因此月球车在月面上留下了长长的影子。
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阳光来发电,智慧号月球车的太阳能电池板是竖起来的,像一块广告牌,这与我国玉兔一号、二号水平放置的太阳翼有明显的不同。由于电池板高高竖起,所以更加显得月球车的影子很长,同时也能看到着陆腿的影子更长。
但就是这些影子,让一些网友看出了“不对劲”。他们指出:月球车的影子方向,与地面上几块“石头”的影子方向,正好是相反的!
这些“石头”就是下图红圈所标出的地方,它们恰好也在印度之前公布的着陆照片中出现过。即然这两批物体的影子出现在了不同的方向,网友据此就认为印度月球车视频涉嫌造假,并进一步猜测有可能是在“宝莱坞”的摄影棚里拍摄的,由于使用了多个光源而产生了影子方向相反的效果。
几块“石头”被指影子方向与月球车相反
这种论调一出,立即获得了不少网友的认同。大家都知道美国阿波罗登月的真实性近来饱受质疑,网友就是通过当年拍摄的照片来寻找“蛛丝马迹”,来佐证美国造假。其中也有一些所谓证据,就是在说照片中物体阴影的方向不对。
例如下面这张照片,登月舱和宇航员的影子角度有明显的不同,如果光源是非常遥远的太阳光的话,这二者的影子应该是平行的。网友认为只可能是摄影棚中的光源比较近,才会使影子方向出现差别。
再看下面这张照片,也经常被人诟病,不仅登月舱和月球车的阴影角度有差别,背景中那座山丘却似乎没有影子,让人疑惑。不过这些照片能否证明阿波罗登月造假,还是有很大争议的,因为用其它因素也能解释照片中的现象。比如地形的影响,高地起伏的地形确实有可能改变影子的方向。
但仍然有很多人把这当成质疑阿波罗登月的证据,现在又把这一招用在了月船三号身上。难道印度也学美国搞“宝莱坞登月”了吗?这种猜测显然有些离谱!印度登月直播虽然用的是动画,但软着陆成功之后美国航天局NASA和欧空局ESA都发来了祝贺,以这两家的技术实力,以及在月船三号中的渗透程度,如果月船三号着陆是造假,他们不可能不知道。
并且印度后来还专门放出了一段着陆器上方相机拍摄的落月全过程视频,虽然角度不佳,落月瞬间也是一闪而过,但还是能看出着陆器减速和悬停避障的过程,不太容易造假。
而被网友质疑的焦点:月球车视频中的影子方向问题,你只要再仔细看看视频和照片,就能发现这就是一个视觉错觉。月球车的影子方向显然就是光源所在的反方向,这是没有疑问的。而地面上的那些“石头”,其实并不是石头或凸起,而是一个个的“凹坑”。如果你把它们当成凹坑来看,那么影子方向和月球车就是一致的,不存在相反的问题。
至于你会将这几个东西看成是凸起还是凹坑,那就得看视频辨识能力了。我想绝大部分网友应该能看出这是几个凹坑,阴影位于凹坑内部,只有如此才能比较自然的解释这些阴影的角度。以照片中凹坑的深度而言,能形成这样的阴影,也充分说明这里的纬度比较高,影子比较长。只是有些坑的边缘稍微高出了地面,类似于“环形山”。
所谓的“石头”其实是凹坑
说到这里,我想您应该能够做出自己的判断了。所谓月球车与月面物体的影子相反,纯属视觉错觉造成的,并不能就此推断为在宝莱坞摄影棚中拍摄的造假视频。其实对于印度月船三号的成功软着陆,我们应该以平常心来看待。
一方面,他们的水平比起中国来还差得远,从运载火箭到着陆器再到月球车都是全面落后的。最明显的证据是印度月球车只有26公斤,还不到我国玉兔二号的五分之一,科学功能方面的差距简直不要太大。
而且月船三号不管是着陆器还是月球车,在月面的工作寿命都是14天,恰好就是一个月昼。可千万别以为它们能实现超设计寿命的工作时间,那是绝无可能的。因为月船三号没有携带核热源,在温度低到-183℃的月夜中无法生存,肯定会被“冻死”。
而我国嫦娥三号、四号的着陆器均携带了核热源,嫦娥三号着陆器上的月基天文望远镜,以及嫦娥四号的玉兔二号月球车,都工作了数年之久,熬过了不知道多少个寒冷的月夜。这种技术实力上的差距是印度目前难以弥补的。
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印度航天这些年确实一直在进步。月船三号能以区区7500万美元实现在月球南极附近软着陆,确实很有印度特色,很多国家都是做不到的。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好在我国的探月工程也在稳步推进,并且无论起点还是规划都比印度要高得多。
在嫦娥五号成功之后,嫦娥六号将实现月球背面的采样返回,嫦娥七号、八号将在月球表面建立科研站。特别是在2030年之前,我国计划实施载人登月。等实现了这些,你还会对印度月船三号耿耿于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