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元生物与齐鲁共同开发“现成”使用的 CAR-iMAC 细胞疗法

欢迎关注凯莱英药闻

2022年9月9日,赛元生物(“CellOrigin”)宣布与齐鲁制药已达成一项全球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制造和商业化一种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衍生的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 (CAR-iMAC) ,用于癌症免疫治疗。此次合作将充分发挥双方优势,整合互补的技术和专长,结合行业领先的研发、制造和营销能力。双方将在新药开发和商业化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推动CAR-iMAC管线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关于赛元生物

赛元生物长期专注于 iPSC 衍生的先天免疫细胞及其在新型癌症免疫细胞中的应用。公司拥有 iPSC 衍生的 CAR-Macrophage 的专有技术,以充分释放 iPSC 衍生免疫细胞的潜力。这些细胞具有高度可编辑性、可扩展性和克隆性。针对影响巨噬细胞(MAC)体内功能有效性的因素——吞噬、极化、趋化,赛元生物采用技术模块逐个探究的方式,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技术优化,现已累积针对不同功能提升的系列产品,为后续产品管线升级及临床转化奠定了扎实基础,使其更好的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据官网资料显示,目前赛元生物已针对血液瘤和实体瘤建立起6条研发管线,均处于临床前阶段。2022年7月,公司宣布获得昆仑资本新一轮投资,用于开发其目前的 iPSC 衍生的先天免疫细胞,如 iPSC-CAR-Macrophage。此前,赛元生物还获得了舒兰健康和Nest的生物风险投资。

关于CAR-iMAC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是免疫抑制细胞和细胞因子网络的核心,在肿瘤免疫逃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巨噬细胞分为两个主要亚群,即M1和M2巨噬细胞。M1巨噬细胞是抵抗微生物感染的第一道防线,M1巨噬细胞还保持强大的抗原呈递能力,诱导强烈的Th1反应。相反,M2巨噬细胞在限制免疫反应、诱导血管生成和组织修复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因此M2型巨噬细胞的存在与促肿瘤活性相关,而M1型巨噬细胞的存在与抗肿瘤活性相关。

比起T细胞和NK细胞等免疫细胞,巨噬细胞可能在免疫抑制性微环境中更容易浸润肿瘤,为肿瘤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机会。

201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专家发表研究性论文,采用靶向HER2的CAR对巨噬细胞进行改造,并使用小鼠模型验证了CAR- iMAC(CAR-M)细胞对肿瘤的良好杀伤效果,并发现HER2-CAR-M能够将M2巨噬细胞转化为M1巨噬细胞,诱导炎症性肿瘤微环境,增强T细胞的抗肿瘤细胞毒性。

2020年,浙江大学的专家首次报道了CAR-iMAC在抗肿瘤免疫细胞治疗中的应用:表达CAR的iPSCs能分化为巨噬细胞样细胞,在无抗原的情况下,CAR-iMAC更接近M2极化状态;在存在特异性抗原的情况下,CAR介导的信号促进了CAR-iMAC的吞噬作用,并导致CAR-iMAC向促炎的M1型的转化。证明iPSC来源的巨噬细胞可能成为髓系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较于CAR-T,CAR-iMAC的优点包括:

  • CAR-iMAC能降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比例,影响MAC的细胞表型,对肿瘤的治疗有积极作用。
  • CAR-iMAC除了具有吞噬肿瘤细胞的作用外,还具有促进抗原提呈能力和增强T细胞杀伤的作用。
  • 与CAR-T相比,CAR-iMAC的循环时间有限,非肿瘤靶向毒性较小。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3款在研的CAR-iMAC,其中两种CAR-iMAC的临床试验已经获得FDA的批准,分别是CARISMA的CT-0508,目前正开发用于复发/难治性HER2过度表达的实体瘤患者;另一个是MaxCyte的MCY-M11,目前正开发用于复发/难治性腹膜间皮瘤、卵巢癌等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