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局长提出建议:中国要分享嫦娥五号月球样品,如同阿波罗那样

嫦娥五号带着“新鲜”的月球土壤样本回到地球,这边我们还沉浸在探月工程中的喜悦时,美国的NASA坐不住了。

他们的局长建议,要中国分享嫦娥五号的带回的土壤,像他们当年的阿波罗计划一样。

按理说美国当初已经带回了这么多月球样本,足足300多公斤,为什么他们总惦记着嫦娥五号带回来的那点土壤呢?

原来这月球上不同地区的土壤,竟然不一样!

嫦娥五号返回

无价之土

我国的嫦娥五号的着陆地点,此前从来没有探测器去过,而且采集的土壤样本,比美国当年阿波罗采集的年轻很多

这说明一点,那里很有可能被宇宙中的陨石砸过,所以带来了更加年轻的成分

当年美国将1克月球样本赠送给中国,中国仅用0.5克就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可见月球的样本里面蕴含着巨大的信息

阿波罗登月计划

在人类还没有采集月球土壤样本的时候,关于月球的来历一直以来是个谜。

作为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人们对它的来历有了几种猜测。

猜测最多的就是,月球是地球的一部分,关于这个假说,地球上有一个巧合。

地球最大的海洋太平洋,如果使用岩石填海,那么填满太平洋所需的岩石体积恰好与月球相当。

因此在1898年,乔治·达尔文认为,太平洋是月球的发源地

太平洋曾被认为是月球的故乡

地球早期还不像今天那么坚硬,当时的它比较疏松多孔,所以一部分物质被地球甩了出去,形成了月球。

但是这个假说很快在1912年被魏格纳推翻,它的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所谓的太平洋,只不过是地球亿万年的一个“瞬间”

也就是说太平洋在45亿年前根本就不存在,何来的诞生月亮呢?

于是又有人猜测,月球是地球通过自己的引力俘获的卫星,因为太阳系形成初期,还没有成为今天的体系,所以有些混乱。

在月球上看地球

八大行星各凭本事,自己“抓”卫星,水星和金星比较“倒霉”,一颗卫星都没“抓”到。而地球最终“抓”到了月球,并建立了地月体系

不过一切的猜想都在阿波罗计划之后,逐渐归于一种假说——碰撞说

阿波罗计划带回来的月球岩石样本显示,它和地球岩石某些成分一样,但是某些成分又不一样,感觉像是地球和另一个天体“生”下来的月球

月球的诞生

由此科学家们认为,在大约45亿年前,地球还不是今天这个样子,它是一颗巨大的“火球”,整个太阳系也混乱不堪。

一颗只有0.14个地球质量小型天体与地球相撞,巨大的撞击直接将地球的部分物质砸了出去,进入到太空中。

小天体也被撞掉了一大块,这些碎片和地球的碎片混在一起,并在地球的引力下,在距离地球一定位置的地方聚合起来,逐渐形成了一颗围绕地球运行的卫星

这一切都是基于月球岩石样本建立的,不再是凭空的猜测。

月球表面

月球样本的新篇章

如果说月球岩石和土壤样本的过去让人类更加了解月球的历史,那么这些样本的未来,则关系到人类新的发展方向

月球表面含有丰富的氦-3,这是一种氦的同位素,它藏在月球的土壤中。

将月球土壤加热到700℃,就可以从中获取氦-3。

这是一种清洁、安全的能源,使用氦-3与氘进行热核反应,产物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这就意味着没有辐射

月球岩石样本

根据科学家的估算,月球上的氦-3储量在100万吨以上,而地球一年的耗电量相当于100吨氦-3参与反应

也就是说,月球的氦-3够地球的人类至少使用1万年

在嫦娥五号之前,只有美国有这个能力将月球土壤运回地球,这意味着当时的他们独享着月球的资源

如今,中国也具备了将月球土壤带回地球的技术,成为了未来月球能源争夺的参与者

未来的月球开采计划

航空航天被誉为新时代的“大航海计划”,谁掌握了太空,谁就掌握了未来。

地球的能源已经到了紧张的时刻,化石能源告急50年之后可能无石油可用200年之后可能无煤可烧

而所谓的新能源,还处于起步阶段成本昂贵,无法大面积推广。

对于人类来说,有机会成为未来能源的物质,都将获得巨大的关注。

最怕能源枯竭

月球的氦-3就是这样的能源备选

此外,中国带回来的月球样本更加年轻,对于研究月球的起源以及形成,提供另一个方面的证据

说不定,这些老一辈的假说,会因为中国带回来的样本被推翻,或许一个新假说会诞生

那么中国真的不会分享自己带回来的月球样本吗?

嫦娥五号带回来的月球样本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实,以我国礼尚往来”的传统美德,我们并不会介意分享月球样本给美国。

但是,是美国自己有规定,不能与中国航天进行合作的。

2011年,美国国会颁布了沃尔夫条款,里面明确规定,美国的航空航天局,也就是NASA,不能与中国航天进行任何合作,甚至与NASA有关的企业也不可以和中国有航天合作。

NASA局长向中国要月球样本的做法,是公然在违背他们美国自己的规定与中国分不分享没有丝毫关系

美国有规定NASA不能和中国合作

况且,中国自始至终都希望与国外的航天组织一起努力合作,是美国一直将我们挡在门外。

如今,他们自己想要月球样本了,搬出国际精神

那么当初将中国排挤在各种航天计划之外的时候,为何对国际合作精神闭口不谈呢?

难道这个国际精神它是灵活的?

还是说,这压根就是美国自己搞的薛定谔的合作精神

国际空间站

星辰大海

从1970年东方红开始,我国的航天事业白手起家,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次载人航天,再到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建立,第一台火星车“祝融号”登陆火星

渐渐地,我们正在缩小与世界航天的差距,这一切可以说是中国以一己之力完成的。

有人很好奇,纵观世界,发展航空航天的国家,多半都是发达国家,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为何要大力发展呢?

因为我们曾经错过了大航海不能再错过这次的星辰大海了。

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1405年,当郑和驾驶着世界上最先进的船舶开始下西洋的时候,哥伦布还没有出生。

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可谁也没有料到这不是中国航海的开始,反而是结束。

在那之后,麦哲伦、迪亚士、哥伦布先后远航,与此同时,中国实行了严厉的海禁。

大航海彻底改变了世界的格局,中国无意中的错过,为之后的一系列事情埋下了伏笔。

我国深知当年错过大航海付出了多么惨重的代价,所以在航天开展的时候,我国积极参与。

大航海运动

宇宙对于人类来说是无限的,这个无限不仅是空间上的,还会资源上的。

光一个太阳赋予地球的能量,就超过了地球人类一年的发电量

更何况太阳只是宇宙中平平无奇的一颗恒星,在银河系就有大约4000亿颗太阳一样的恒星。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也是摇篮,但是没有人会一直生活在摇篮内,想要走出地球,就必须从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开始探索起。

目前人类飞行距离最远的探测器是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它们已经飞跃出了太阳风层,进入到了星际空间,朝着太阳系之外的空间前进。

向着宇宙进发

相信未来的一天,我国的探测器也能到达这个位置,代表我们前往星辰大海。